關鍵詞:自然保護區 森林生態系統 生態值屬性 地塊選擇算法 戴云山
摘要:在自然保護區規劃設計中,如何以最合理地塊構建自然保護區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安全,是緩解生態保護與經濟開發矛盾所亟需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針對戴云山地區探討地塊選擇方法的適用性,基于戴云山地區生態評價,結合空間特征和生態現狀要求,提出戴云山自然保護區空間優化建議。結合保護區植被多樣性特征,應用地塊選擇算法,將戴云山所屬地區共18 762小班進行網格分割,根據森林資源二類調查資料,選取地類、樹種組成、郁閉度、平均樹高、平均胸徑、齡組和立地質量7個指標,求得各網格的生態值,繪制戴云山地區生態值分布圖,引入改進的nal-Briers優化模型,實現保護區范圍的最優化選擇。依此方法共選擇88個地塊(網格)組成5個構建自然保護區的備選區域,其中包含原自然保護區2處備選區域(編號2,3),新增備選區域位于原保護區東部(編號4)、北部(編號1)和東南部(編號5)各1處。考慮保護區設計原則,編號2,3和4備選區域形成的區域可有效減弱邊緣效應的影響,為建設戴云山自然保護區最優區域組合。選擇后的戴云山自然保護區,實現了地塊數量與生態值間的最優組合,最大限度保護戴云山整體植被多樣性。地塊選擇算法在國內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設計中可能具有適用性,為我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設計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福建林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本刊按國家標準編輯,要求來稿有較高的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包括正確使用國際法定計量單位及其符號。
{2}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來稿一律不退,請作者自留底稿。自稿件發出之日起3個月未收到本刊錄用通知,請及時向本刊雜志社查詢,確認不錄用后,可將稿件改投他刊。
{3}參考文獻:論著文章要求15條以上,主要引用近3~5年內的新文獻。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
{4}研究論文(包括研究簡報)書寫順序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與中文一致),英文作者及單位,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5}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