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結構 形式 意義 共時研究 歷時研究
摘要:民間敘事的結構主義研究充滿了張力與爭議。通過聚焦于與結構主義密切相關的結構與形式、共時形態與歷時意義研究的爭論,簡要梳理了結構主義理論及其對中國民間敘事研究的影響。認為普羅普與列維-斯特勞斯二人都不否認形式、內容與意義的不可分割性,普羅普強調應該按照形式--歷史--意義的順序進行研究;而斯特勞斯則在二元對立的模式中將表層與深層結構相統一,最終達到對意義的追尋,二人殊途同歸。中國學者借鑒結構主義理論對民間敘事進行結構形態分析時,始終面臨文本與語境、共時形態與歷時意義兩種研究范式如何兼顧的挑戰,這也是民間敘事研究者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
河池學院學報雜志要求:
{1}摘要應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須用第三人稱語氣表達,不宜使用評述性語言,20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可選3-5個。
{2}獲得基金資助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并在圓括號內注明其項目編號,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
{3}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數據可靠、層次清楚、文字精煉、圖表清晰。
{5}參考文獻:本刊參考文獻附于文末,執行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7714—2015的規定,序號用數字加方括號表示,如[1]、[2]...。
{6}數據與表格:文中有計量意義的數據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數據核對應準確無誤,需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統計學符號均用斜體。
{7}引言一般不超過300個字,闡明研究目的、研究或觀察依據、國內外研究現狀等。引言部分可引用少量參考文獻,不應進行詳細討論。
{8}作者如對文章題名、責任者、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需做必要的解釋或說明,請在當頁用才腳注表示;對于文章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請用“注釋”方式置于文后,序號用帶“[]”的阿拉伯數字表示,連續編號。
{9}題名: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 20 個漢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 15個實詞。
{10}稿件請提供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學歷、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地址、聯系電話和E-mail等。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