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字人文學者 數字技術 技術就緒度 數字賦能
摘要:隨著人文計算的興起以及各類數字技術的普及,數字人文研究的陣營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紛紛加入到數字人文研究的相關項目中。其中,來自傳統人文領域的學者也在不斷地接受并學習各種數字化工具和方法,然而由于信息素養、領域知識結構等差異,不同數字人文學者的技術就緒度大相徑庭。因此,了解當前我國數字人文學者的技術就緒度水平,并基于此提出相應的數字賦能策略,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研究課題。文章首先回顧了數字人文的相關研究,總結歸納數字人文學者的特點和分類,并闡述了技術就緒度和數字賦能的概念。接著對我國數字人文學者的技術就緒度展開調研,采用并改進現有成熟的量表,結合數字人文項目特色和我國現階段數字人文研究的特點進行實證分析。最后,從平臺設計、技術培訓以及跨學科合作的角度提出相關數字賦能的對策。
圖書館論壇雜志要求:
{1}表格應按統計學制表原則,采用三線表,標明序號和表題,表中同一項目保留小數的位數應一致,上下行位數要對齊。
{2}文稿要適合本刊選題,要求觀點明確、重點突出、數據準確、文字精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3}來稿需準確標注參考文獻。本刊采用文末注(對稿件中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可采用頁下注),順序編號。著錄格式依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執行。
{4}來稿請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個中文關鍵詞。
{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資助,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基金資助項目(基金編號××××)”,并附證書復印件。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