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脊髓型頸椎病 多節段 椎管擴大成形術 頸椎曲度 脊髓漂移
摘要:目的探討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頸椎曲度和椎管擴大成形術后脊髓漂移的關系,進而明確對不同術前頸椎曲度患者實施椎管擴大成形術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65例因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而行椎管擴大成形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術前X片測量的頸椎曲度將65例患者分為曲度后凸組(n=17)、曲度變直組(n=19)和曲度正常組(n=29),根據術前及術后MRI圖像對患者手術后C3~C6節段的脊髓漂移距離進行測量,比較三組不同術前頸椎曲度患者手術后各節段脊髓漂移距離,分析患者術前頸椎曲度與椎管擴大成形術后脊髓漂移距離的相關性,并在術前、術后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協會(JOA)評分評定,比較三組患者手術后的神經功能改善情況。結果手術后,三組不同術前頸椎曲度患者的各節段脊髓均出現向背側漂移,且其C3~C6節段脊髓漂移距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兩變量線性相關分析顯示,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的術前頸椎曲度與其術后脊髓漂移距離不存在相關性(r=0.089,P=0.746);手術后,三組患者神經功能JOA評分均較術前明顯升高(P均〈0.01),但無論術前、術后組間JOA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不同術前頸椎曲度的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采取椎管擴大成形術治療均可有效改善其神經功能,使其脊髓有效漂移,但患者各節段脊髓漂移的程度與術前頸椎曲度無關。
中國廠礦醫學雜志要求:
{1}本刊強調論文的原創性,嚴格遵守著作權法,提倡健康優良的學術風氣,堅決杜絕剽竊抄襲行為。
{2}稿件若屬科學基金資助或國家攻關項目或獲科技成果獎者,請在稿件首頁頁腳內寫明項目名稱及其編號并附相關項目文件。
{3}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為250個實詞左右。中、英文摘要內容要對應,力求用詞、語法、拼寫、含意和邏輯正確。
{4}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5}注釋主要用于對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內某一特定內容作必要的解釋或說明。篇名、作者注置于當頁地腳;對文內有關特定內容的注釋可夾在文內(加圓括號),也可排在當頁地腳或文末。
{6}正文中表示標題級別的序號形式,一般從大到小依次為:“一”“(一)”“1”“(1)”“①”等。可以根據標題的實有級別,跳過某些形式的序號。
{7}作者署名應為作者真實姓名。題名下應標明作者通訊地址(包括工作單位及所在部門名稱、所在省市名稱及郵政編碼)。
{8}外文文獻在前,中文文獻在后。同一作者不同時期的文獻按出版時間的先后順序排列。外文書名以斜體書寫,實詞首字母大寫;外文論文篇名以正體書寫,僅篇名首字母大寫。每條頂格寫,回行時空兩格。
{9}重要的或后文將提及的公式,應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號,序號加括號;推導過程的中間步驟應盡可能忽略,各種符號應遵循有關規則;特別注意參數和變量的符號(包括下標),參數和變量字體均為斜體。
{10}所有來稿請遵守學術規范和學術道德,請勿一稿兩投。所有來稿均不退稿,請自留底稿。來稿若一個月未接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