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線咨詢服務,立即咨詢

400-838-9662 購物車(0)

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時間:2023-03-06 10:27: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篇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0引言

高校是培養各種類型人才的搖籃,是保證各行業實現科學健康發展的基礎,所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是現代高校工作的重點,而且也是高校實現發展擴大影響力的必經之路。放眼全球,人才的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所以高校任重道遠。尤其是對于基礎教育階段的教育人才培養來講,關系到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更關系著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應當受到國家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其培養模式應是地方高校研究的重點課題。

1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情況概述

對于國家發展來講,高校是重要的保障機構,為國家輸送各類型的人才,滿足國家實際的發展需要,滿足“中國智造”的人才需求,所以高校格外關注人才培養質量。近些年來,我國一直在探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辦法和模式,在高等教育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現代高等教育起步相對較晚,僅有百年歷史,因此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國民整體教育觀相對落后。典型案例就是在我國仍然可見“讀書無用論”,更嚴重的是很多高校畢業生并不具備創新和創業的能力。社會發展需要創新能力和綜合能力較強的人才,但此類人才供應量較小,所以出現人才供需失衡。這就要求高校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優秀的創新應用人才,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1]。改革開放之后的40年,我國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有統計數據顯示當下我國各類高校多達2000余所,其中660所是地方高校,在我國本科院校當中占比為33%。地方本科院校與科研型綜合高校和應用型職業技術院校相比,其人才培養方面對于能力與技術的定位十分模糊,這就導致其畢業生就業困難、失業率較高,這樣的局面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因此,教育部發布相關文件,要求地方師范院校做出重大改變,增強實用性與應用性[2]。

2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痛點

2.1人才培養方式單一

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最大問題就是師范生的素養與實際用人需求不匹配。高校與小學之間的聯系較弱,導致師范類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并不了解一線教學情況與需求,高校理論教學和小學實踐脫鉤,所以對于高素質小學教師的能力結構是模糊的。縱觀地方師范學校的教學形式,近些年雖然在小學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了很多先進的理念和方式,但卻沒有在實際教學中貫徹執行,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形式化問題突出;學生走上小學講臺的實踐機會很少;所以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充分結合起來,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3]。在很多地方師范院校教學中,專業課教學中的理論教學比重仍然很大,但是進入小學課堂實操鍛煉的機會卻不多。雖然師范院校有見習、研習、實習、雙導師等多元化培養模式,但在執行過程中流于形式,這樣的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當然很難滿足當前基礎教育對于小學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

2.2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

如上所述,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師范類院校在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上,此前一直都沒有清晰的目標和定位,同時對于社會的需求以及變化并不了解,高校的教學現狀和教學條件也沒有結合時代和社會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所以人才培養淪為了形式主義。比如在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方面,有的學校領導層參考的是國內最優秀的師范院校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但是卻沒有融入自己院校的實際教學情況與師資情況,而且也沒有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導致其目標過高難以實現。國內頂尖的師范院校在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人才素質和能力都很高,所以就業選擇較多,尤其是能夠勝任大中型城市的重點小學的教學工作。而實力較弱的師范學院培養出來的學生,無論是綜合能力還是實際工作能力都相對弱一些,所以很難獲得優質的工作機會,而這類學生一般會進入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小學[4]。但是鄉鎮小學由于師資力量較為薄弱,所以對于全科小學教師尤其是一專多藝教師的需求量較大,而實際情況是地方師范學院在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需求,而是過度重視理論型小學教師,導致學生實際的教學技能與才藝缺失,這類教師走進實際教學當中如果依然不具備提升自身綜合水平的意識和覺悟,那么將很快被教育行業所淘汰。再加上欠發達地區的師資匱乏,對新教師的培養力度不夠,導致教師專業發展的后勁不足。

2.3專業教學缺乏實踐機會

我國小學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也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教學質量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響。如課程設置上過于重視理論教學,同時在各門課程的分配方面也不合理,通識課與教師教育課程占比較大,但是能鍛煉學生實踐教學能力的課程和教育實踐的課程很少。這些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日后的就業有非常大的作用,實踐課程是決定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能力的關鍵。實踐教學總結起來分為兩個部分,即教育見習和畢業實習。師范類院校一般在大三學年每學期安排一周時間讓學生進入小學進行教育見習。而畢業實習一般安排在大四,但是考慮考研學生的實際需求,部分學生可以申請延期進行實習。在地方師范院校這種情況十分普遍,所以參與畢業實習的學生并不多,僅僅能達到畢業生人數的1/3左右。形式化的方式導致實習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并沒有通過實習來實踐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所以不僅造成學生就業能力較低,而且教學能力也不高[5]。因此,地方師范院校需要對小學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調整,這是提高學生就業率和綜合素質的需要,也是當代基礎教育對于地方師范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

3卓越教師培養背景下小學教育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3.1培育目標轉變,培養創新應用型人才

創新人才指的是擁有創造性勞動的能力,而且通過這種能力給人類和社會發展進步作出創新性貢獻的優秀人才。從個體角度來看,能夠突破自身限制,獲得突破性的成績這也是創新人才。創新人才需要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同時在實際工作當中還要保持較強的探究欲與好奇心,在實踐過程中能夠通過極強的決斷力和敏銳性來獨立解決問題,進行創新。而應用型人才則是能夠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進行生產與服務的技術人才。這類型人才需要扎實的專業實踐知識和能力,同時還要經歷過完整的專業學習與訓練,具備堅定的意志與良好的職業道德。所以,創新應用型人才就是在社會實踐與生產中能夠將所學技能與知識進行創造性應用的人才[6]。當下我國教育行業就亟須培養這樣的人才,地方師范院校要培養這類人才,需要勇于改變,基于卓越教師的要求調整人才培養的目標,注重學生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人才綜合素質。

3.2培養機制轉變,與地方政府和學校合作

相比于我國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與實際教學相脫離的情況,西方發達國家的培養機制更為科學和完善。高校教育學院承擔小學教師的培養,同時學校會與附近的小學建立聯系與合作,這也給高校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教育見習和畢業實習的機會,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授課技能,更有利于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培養。所以國內不少綜合實力較強的師范院校已經開始借鑒這種模式,轉變小學教育專業的培養機制,結合自身情況進行設置,就目前情況來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通過高等教育提升專業文化知識,通過教育見習和具體教學實踐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增強對教師的角色認同。具體而言,地方師范院校可以從四方面來做:1)與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議,結合實際調整教學目標與計劃,實現教師培養的專業、規范與科學;2)與實習基地小學簽訂合作協議,給實習師范生提供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師范生,提高小學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3)探索教師發展新機制,保證教學先進性;4)建立實用的實踐教學體系,讓學生通過實踐為后期就業提供豐富的經驗。

3.3培養方案轉變,提升教學實踐能力

要實現創新應用型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那么地方師范院校就不能忽視培養方案的作用。完善的課程培養方案對于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地方師范院校需要結合學校長期教學實踐以及用人單位的需求,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實踐課程比重[7]。1)開設研究性的課程,旨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實踐研究性學習,鼓勵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育調查與分析,讓學生具備教研能力。2)要做好社會實踐課程設置,為的是能夠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與綜合能力。3)開設技術類課程,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比如開設鋼琴、繪畫、陶藝等課程,幫助學生實現一專多能。

3.4職業能力轉變,做好教育技能提升方案

在傳統教學當中更加注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研究能力,這也是一般師范院校培養小學教育專業人才的方向。但是當下師范院校的教學目標結合實際需求調整為提升專業知識與教學技能,學生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滿足基礎教育階段小學對于優秀教師的需求。除此之外,很多地方師范院校在培養小學教育人才方面,對于其專業教學內容設置上沒有很明確的認識。要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地方師范院校對當地小學教師群體進行調研與分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減少盲目教學的情況,科學制定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科課程。當下不少院校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合理增加專業學科課時量,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培養較高的學科素養[8]。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所以就要求師范類學生掌握較高的專業技能,師范生要想在就業與實際工作當中脫穎而出,那么師范院校就必須提升專業技能與實踐訓練的比重,增加教學方法與教材分析的課程,對表達進行專門的訓練,將學生的培訓效果量化并進行考核,提升人才培養效率。另外,為了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地方師范院校還可以組織各種類型的競賽,比如教學技能大賽等,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競爭與交流中,提升其各項基本技能。

4結束語

在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當下,人才才是促進國家發展的最終力量,基礎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對于國家提高國際影響力,實現穩健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于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十分重要。培養卓越教師是國家長遠發展和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所以當下需要結合時代特點,革新教育理念,做好小學教師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提升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使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秋慧,齊聰.卓越教師培養視域下民辦高校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職業認同提升策略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1):10-12.

[2]崔自杰.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的問題與對策:以河南省“十三五”教師培訓實施為例[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21,30(4):15-20.

[3]王麗,溫新苗,趙春蘭.卓越教師培養計劃背景下小學全科教師培養的探索:以張家口學院小學教育專業為例[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2):26-28.

[4]熊澤文,章曉琴.關于四川農村中學語文卓越教師培養項目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思考:以樂山師范學院語文卓越教師計劃為例[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9,34(11):112-117.

[5]王楨.地方高師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卓越教師培養課程改革探析:以H學院課程方案分析為例[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6(3):274-278.

[6]杜劍華,叢建民.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小學教育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6,30(12):128-130.

[7]肖霞,曹迎.地方高師院校“卓越教師”職業認同的培育:以玉林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卓越教師班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7,38(3):128-131,138.

[8]陳紅梅.卓越教師培養視角下“案例驅動—任務導向”型教學模式在學科教學論課程中的應用[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21(4):59-62,112.

作者:韓志華 單位: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国产人精品视频69|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 美国玩尿眼道videos| 日韩伦理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youjizz大全|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高请| 欧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视频|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动漫视频| 国产偷久久久精品专区| 亚洲人成网站看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99在线观看精品免费99| 好男人视频社区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日本高清免费aaaaa大片视频|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狠狠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蜜桃|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美国式禁忌矿桥|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apgf | 小小的日本电影在线观看免费版|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无忧传媒视频免费观看入口|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 久久国产精品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