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0 02:46: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組織人事工作要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強化干部職工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
加強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確教育和引導干部職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帶好隊、收好稅的前提和保證,只有解決好為誰收稅,才能解決好怎樣收稅的問題,各局要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有針對性地做好干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解決干部職工在現實工作,現實生活中出現的思想問題,開展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發揮工、青、婦組織的作用,黨組成員、班子成員要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會做思想政治工作,從形式上要靈活多樣,喜聞樂見,將“公民道德建設月”、“民族團結教育月”和“黨風廉政教育月”等重點教育和具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將帶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的集中教育和個別談話、促膝交心、重點教育結合起來,改變大課傳統教育、滿堂灌述、態度生硬、方法簡單、暴聲暴氣毫無意義的思想工作,從方法上要采取號準脈搏、探根問源、和風細雨、入情入理,既要教,更要幫,使干部職工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從內容上既要豐富廣泛,又要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感召性。加強“三德三觀”、理想信念、艱苦敬業的教育和用汶川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先進事跡,先進人物教育、感化和鼓勵干部職工。加強對新招錄公務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針對80后青年干部文化知識功底扎實,思想活躍,反應靈敏,可塑性強,但吃苦耐勞差,艱苦奮斗、勤儉敬業等基礎薄弱的特點,州局在今年適時召開青年干部大會,表彰一批年青干部,鼓勵和鞭策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吃苦耐勞,兢兢業業。通過不同的形式,靈活的方法,把干部職工的思想統一到為州直地稅事業發展上來。
三、繼續加強干部人事管理
(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自治區地稅局的安排部署,進一步推動人事制度改革,在區局制定干部管理相關制度的基礎上,結合州直地稅系統實際情況,州局于20*年制定下發了《**州直地稅系統干部管理實施辦法》(伊州地稅黨字[20*]10號)各局要嚴格按照《實施辦法》貫徹執行,加強干部管理。
(二)建立后備干部庫。加強后備干部的管理和培養。根據第三輪科級干部競爭上崗考試情況和日常學習工作表現,州局將對一些業務熟練、群眾基礎好、政治立場堅定,有培養前途的干部納入后備干部庫,重點加強對這些人的培養,作為科級職務添空補缺人選。各基層局也要建立后備人才庫,加強日常管理和教育培養。今年各局將進行新一輪的科所長競爭上崗工作,各局早做準備,提前謀劃,根據德、能、勤、績、廉的要求,結合業務考試,將盡量啟用一批年青干部到科所長崗位上,并加強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和傳、幫、帶,使他們盡早成為州直地稅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三)根據《全區地稅系統各地、州、市稽查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的指導意見》的要求,做好州局一級稽查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計劃上報工作,并做好后續工作,加強稽查力量,充實稽查隊伍,努力提高稽查業務質量和稽查人員素質。
(四)加強對工資福利特別是對規范后津補貼的管理,績效考核獎金要按照要求拉開檔次,嚴格執行工資福利政策,各單位人事干部要認真學習有關政策,提高業務素質,增強責任心,正確運用,不遺漏,不錯報,不遲報,加強人事檔案歸類管理工作。
(五)繼續做好系統機構編制,干部安置,公務員錄用工作。機構編制管理工作要嚴格按照自治區機構實名制管理有關要求,認真做好領導職責,機構編制,人員配備等有關數據的統計、錄入總結等各項工作。在認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做好系統錄用公務員的計劃上報工作,對招錄的公務員及時辦理工齡認定,工資確定等工作。
(六)繼續加強對老干部的工作。關心照顧好老干部是每個班子每位人事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全面落實老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加強老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重大節日走訪老干部等制度,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豐富老干部的晚年生活;關心退休干部,積極幫助解決他們在生活方面存在的具體困難。
(七)進一步加大干部培訓力度。轉變培訓思路,創新培訓機制,崗位自學和集中培訓相結合,鼓勵干部自學,集中培訓要本著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缺什么訓什么的培訓原則,加強師資力量的選拔培訓,圍繞新征管軟件上線和稅收管理員崗位職責要求,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各局抓緊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訓和“三員”教育培訓,州局今年原則上不再安排少數民族干部的集中培訓。各局要組織好總局稽查業務等級考試前的復習工作和區局將于下半年組織的征收大廳人員業務大比武前的準備工作。
名、資格審查、組織考試、演講答辯、組織考察等規范的程序進行,一般干部雙向選擇,競聘上崗,進一步調動積極性,增強隊伍活力,形成競爭擇優的激勵機制。全市60多個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了競
爭上崗,競聘中層職位500多個;不少單位結合競爭上崗,在單位內部實行了輪崗。
2、建立績效考核機制,抓好全市干部隊伍日常考核工作。經過深入調研,出臺20*年全市考核工作意見,建立以績效考核為重點的考核機制,以實績論英雄,以成效定獎懲,改革了以往考核采
取背靠背打分、投票表決等作法。明確規定績效考核不合格,綜合考核不合格;績效考核優秀,才具備綜合考核評優資格。要求各單位依據考核結果,拉開各等次獎金分配差距10%-20%,實行獎優罰劣
。各科室每個季度對所聯系單位日常考核工作進行一次以上督促檢查,及時收集情況。6月份,由四名局領導各帶一個組,對全市日常考核工作進行了一次全面督查,推介了一批典型,發現了存在問題
,指出了努力方向,確保后階段考核工作平衡推進。
3、貫徹競爭擇優機制,組織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組織我市鄉鎮機關60個職位的考試錄用工作,經審查有316人符合報考資格,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組織了筆試、面試
、體檢等工作,紀檢、組織部門全程參與,整個招考工作組織嚴密、程序到位,獲得了長沙市人事局的充分肯定,也贏得了考生的好評。
4、強化能力素質提升,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要求和上級人事部門部署,認真履行職能,切實加強干部能力建設。認真組織好市委干部教育領導小組安排的培訓
工作,制定了全年培訓計劃,開展了鄉鎮干部法律法規、專技人員權益保護、全國計算機考試、人事干部工資業務、電子政務等培訓項目。狠抓辦班管理,確保培訓質量。
5、學習宣傳《公務員法》,強化公務員執政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設。組織人事干部學習宣傳貫徹《公務員法》,印發學習資料,在瀏陽人事人才網上建立學習宣傳專欄,每周開展一次學習討論
,并帶動全市人事干部和公務員認真學習《公務員法》,堅持依法行政,提高公務員隊伍的執政能力。
二、推進人才強市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有新的舉措
1、勇于創新,健全人才工作機制。4月份召開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會議,研究確定了20*年全市人才工作要點、黨政干部聯系人才制度、政府雇員制度、干部交流方案、職業經理人培
訓方案、鄉鎮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園區人才服務方案等,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一是創新人才工作理念,將各類人才引向經濟建設第一線,促使企業成為我市吸納人才的主要載體。二是創新了
人才引進的形式,建立人才柔性引進機制。積極與省市國專家部門聯系協調,協助神力化工公司引進德國專家赫爾納,成功開發出堵漏靈、石材膠二個高科技品,提高了企業競爭力。三是創新人才評價
辦法,改革職稱評聘方式和拔尖人才選拔辦法,試行職稱評(考)與聘任分開的試點工作,建立拔尖人才動態選拔和培養制度。
2、深入調研,科學編制“十一五”人才規劃。制定了《瀏陽市“十一?五”人才規劃編制工作方案》,對“十五”期間人才工作情況進行了評估,出臺調研報告,對人才規劃編制
工作開展了調研,設立了八個子專題,由相關部門制定專題規劃方案,使全市人才規劃切合實際、操作性強。上半年已完成了人才規劃初稿,為開展好“十一五”人才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注重服務,推進人才市場化配置。建立網上平臺,舉辦網上人才交流會,充分發揮人才網站的作用。舉辦人才交流會,加大了人才配置力度。深入省內10多所高等院校進行宣傳發動,派出專
人到湖南大學、湖南農業大學、湖南商學院、湘潭大學、長沙大學等高等院校張貼招聘信息,寄送邀請函到40多所高校,動員大專院校畢業生,特別是瀏陽籍的畢業生回瀏陽應聘,到瀏陽經濟發展第
一線創業,組織100多家企事業單位進場選才,促進了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5月27日成功舉辦了第十一屆“相約瀏陽河”大專院校畢業生人才招聘會,1*家企事業單位提供近800多個就
業崗位,其中衛生系統招聘醫護人員200余名,教育系統招聘教師76名,來自省內外50多所大專院校畢業生及各類人才1600余人與用人單位進行了洽談,當場簽約300人。另外舉辦每月15日
、30日舉辦“相約瀏陽河”實用人才交流會,250多家(次)單位進場招聘,1800余人次應聘,配置實用人才1100余人。
4、規范管理,加強人事工作。建立政府雇員制、人才派遣制。澄清人才底子,分類建立充實人才信息庫。做好全市近3000名流動人員的人事服務工作,對人事人員檔案進行了全面
清理,查漏補缺。人事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為企事業單位提供了優質的服務。
5、合理引導,促使人才創新創業。發揮網絡優勢,通過瀏陽黨建網、人事人才網等宣傳人才政策、先進典型,指導人才資源開發、開展網絡求職招聘等活動。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啟動
了職業經理人培訓工作,利用網絡開展企業家在線培訓。抓住重點,大力開發農村實用人才。在花炮中級職稱評審取得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啟動了園藝系列中級職稱工作,擴充我市主導產業花卉苗木人
才隊伍。將農村實用人才開發列入人才工作的重點,在各鄉鎮街道設立了鄉土人才聯系點,各村聘請了人才聯絡員,建立了鄉土人才資源開發的網絡體系,為花炮、生物醫藥等行業培養、盤活一批實用
的技能人才,全面推動人才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
三、突出機制創新,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有新的進展
1、改革用人制度,積極推進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參與制定了衛生、房產等部門的人員聘用制方案,衛生系統出臺全員聘用制的辦法,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2、嚴把入口,認真做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錄工作。以“相約瀏陽”人才招聘會為平臺,積極引進瀏陽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招考工作的報名、筆試、面試、體檢等環節,均按照“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5.088
A Solid Advance Pilot Work "Double Million Plan"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HE Zongzhao
(Guang Tie (Group) company personnel department
(Party Committe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88)
Abstract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early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through the system of locomotive depot, Guangzhou EMU Depot launched the "double million plan" pilot, the Guangzhou Railway Group to carry out "double million plan" the background, methods, achievements and the problems we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and thinking, put forward to carry out a comprehensive "double million plan" idea.
Key words early culture; "double million plan"; practice; exploration
近年來,為培養選拔適應鐵路運輸生產一線需要的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廣鐵集團積極探索大學畢業生入路初期培養管理辦法與舉措。以機務系統、廣州動車段開展的“雙萬計劃”試點工作為例,對廣鐵集團開展“雙萬計劃”的背景、做法、成效和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和思考,并提出了下一步全面推進的思路。
1 廣鐵集團開展“雙萬計劃”試點的背景
廣鐵集團運輸生產一線人才隊伍中,現有正副班組長12622人,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4427人,占35%;30歲以上10255人,占88.4%;技師(含高級技師)3072人,占24%;助理工程師(含工程師)429人,占3.4%,班組長的學歷、技能和年齡結構等需要進一步的改善和優化。為有效緩解運輸生產一線技術技能人才緊缺的問題,近幾年來,廣鐵集團共批量引進大學畢業生2.3萬余人。新入路的大學生在鐵路專業知識、現場工作經驗等方面普遍比較缺乏,且存在眼高手低、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等問題,對崗位期望值過高,相當一部分大學生不愿意到一線崗位工作,動手能力較差。如何培養好這批大學畢業生,使他們盡快成長、成才,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就成了我們一直思考的一個重點課題。
廣鐵集團根據大學畢業生成長成才規律和鐵路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為大學畢業生量身定做了“萬名大學畢業生班組長培養計劃”和“萬名大學畢業生雙師(工程師/技師)型人才培養計劃”,即“雙萬計劃”,重點是把鐵路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發展路徑融入職業生涯管理方案當中,抓好大學畢業生入路后前5年的職業規劃,引導和培養大學畢業生立足一線成長成才,著力解決當前集團運輸生產一線班組長隊伍后備人才匱乏、青黃不接、素質能力不適應發展需求,以及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動手能力不強、現場經驗不足等突出問題。
通過推進實施“雙萬計劃”,對于提升單位人才隊伍素質,改善單位人才隊伍結構,使之適應廣鐵集團“五個發展”的人才需要,具有源頭性、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
2 廣鐵集團開展“雙萬計劃”試點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