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論文模板(10篇)

時間:2023-03-23 15:24:4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論文

篇1

近年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已被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被納入各國政府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綠化建設投入不斷加大,步伐進一步加快。

當前,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性也已被我國政府和市民所共識。而新型城市化的建設對城市園林綠化的建設與管理都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在城市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將城市園林綠化與周圍環境更加有機的結合起來、如何更好地實現城市園林綠化的生態服務功能,這些都是當前城市園林綠化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園林綠化在城市中的應用是有實際意義的。

1 城市園林綠化含義

城市園林綠化是將功能、科學、設計等知識融入城市綠化建設的藝術手段,將具有不同形態、生長規律的城市綠化植物進行有序組合,使群體美、個體美和細部的特色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將所有綠化植物以飽滿活力展現在人們面前。城市綠化的景觀,不僅要有優秀選擇規劃方案,還要有專業人員指導整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才能使城市綠化工程具有藝術性和科學性的高度統一,并營建出符合現代城市建設理念的綠化景觀效果。

2 當前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中的問題

2.1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大多數城市都十分注重城市園林綠化,并把城市園林綠化納入城市的總體規劃中。但是由于園林綠化的規劃理念落后,不能與時俱進,造成城市園林綠化的布局、層次、景觀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許多地方只追求量大,沒有追求質高,表面看起來綠地面積占地大,場面震撼,但實際其產生的群眾親近自然的效益、總體生態和社會效益卻不成正比。許多公共綠地植物配置單一,樹種不豐富,喬灌木搭配不合理,沒有形成應有的層次感,觀葉植物和觀花植物配比不合理,沒有形成四季有花的綠地景觀,無法體現城市園林景觀特色。有些綠地的人工雕琢的氣息太重,沒有體現城市園林綠化的自然美,這不僅僅造成城市園林綠地建設成本高,而且造成后期的養護成本很高,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剪、維護。園林綠化規劃中忽視了城市園林綠化是有生命力的,沒有將建立城市園林綠化自身生態維護系統作為目標,只是為綠化而綠化,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2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不科學

城市園林綠化職能部門制定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往往具有局限性,沒有通盤考慮,缺乏科學性。沒有高水平、科學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就無法合理的開展城市園林綠化的布局、建設,其生態環境的質量也是可想而知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應依據城市的人口、地理位置、現有的綠地水平、社會的需求等方面綜合考慮,而不僅僅是看見空地就插綠。造成城市園林綠化的比例中,公園綠地、道路綠地、附屬綠地、防護綠地比例不協調,沒有形成合理的配比,造成局部的失衡。

同時,在區域城市園林綠地的布局中,也存在不科學的問題,如:居住區綠地分布不足,造成市民的休憩、運動都擠到公園,造成公園人滿為患。郊區建設了大型的公共綠地,但是由于距離遠,很少有人去游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閑置。在日常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管理中,職能部門沒有后期的跟蹤、反饋,綠地規劃建成后,沒有去評估績效,沒有收集市民的反饋意見,這樣無法更加科學、合理的開展新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無法形成良性循環。

2.3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的監督不到位

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未建立一整套規范、有效的監督機制,沒有將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有效結合。由于受長期弱視城市園林綠化的因素影響,園林綠化的內部考核沒有擺在重要的位置,沒有列為各級政府重要考核指標,無法開展強有力的監督。沒有監督、考核就沒有壓力,無法提升工作效率,優化工作質量,只有開展有效的內部監督和考核,包括上級對下級,各平行部門之間,才能將有關的城市園林綠化政策、法規落到實處。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沒有重視外部監督,沒有建立有效的監督平臺,沒有疏通有效的反饋渠道,這樣無法有效傾聽市民的訴求,無法在城市園林綠化的實際建設和管理中滿足社會和人們的需求。

3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中的對策

3.1 加強綠化規劃中的計劃性

長期的綠化規劃主要是著眼于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這種長期的規劃必須符合城市長期的發展方向,而且這種長期規劃決不能是某一任領導的個人意志的體現,必須是經過科學論證、受公眾的廣泛評價,并最終確定的一個規劃。

在城市綠化規劃中,應加強綠化規劃的計劃性,要長期與短期規劃相結合,避免政府的短期行為,導致大量的財務、物力、人力資源的浪費。另外,長期規劃要根據短期規劃的成果和成效進行不斷的調整,長期規劃始終要符合社會總的發展需要,并且長期規劃要能夠引導人們更加重視城市綠化。但是也要注意計劃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獲得更好的綠化享受,而非為計劃而計劃,所以計劃在制定前一定要經過充分的調研和數據收集,計劃必須建立在科學基礎上,才能夠為綠化的長期發展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強化市林業和園林局在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各階段的規劃職能和參與度,確保園林建設各項指標在城市規劃的各個階段得以落實。

3.2 合理配置園林生態

城市園林綠化規劃中綠化植物是最為重要的主體。成功的城市園林綠化規劃,離不開合理的配置綠化植物。合理的配置城市園林綠化植物,首先需要摸清立地條件,根據不同的土壤、水文種植適宜的樹種,也就是經常講的“適地種樹”。城市園林綠化中應根據地域、氣候、色彩、香味等因素綜合、合理、科學的配置植物,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態景觀。

現代城市園林綠化的規劃不再僅僅是簡單的造地形、種植喬灌木,也應著力建設能夠自身形成循環系統的生態園林,這個系統將食物結構、空間結構、群落結構科學、有效的融為一體,逐步形成這片城市園林綠地能夠自身更新,自身維持生態平衡,逐步脫離人工的維護。生態園林提供的不僅僅是觀賞效果,還有社會公益效益、緩解人們生活壓力、供人們強身健體場所等功能,其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改善微環境的作用。生態園林的規劃還要結合城市的實際情況,融入城市的優良文化傳統,創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園林綠化景觀。生態城市園林綠化,不僅要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氛圍,還要保護自然界動植物的繁衍生息。

3.3 強化監督機制

我國城市園林建設監督機制的建立,要在借鑒國際上園林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的基礎上,同時遵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園林管理部門應在法規制定、人才教育與培訓、市場培育等方面作為宏觀調控者和市場秩序維護者,規范園林行政執法行為,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把政府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和公眾服務上來。

(1)建議在城市道路綠化中全面實行“考核管理制度”、“末位淘汰制度”、“爭先創優制度”等。將考核結果與養護經費掛鉤。開展評比評先活動,促進綠化養護質量的提高。只有理順城市園林綠化管理體制,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溝通、運行順暢,促進城市園林必須健全綠化管理法律法規體系,依法加強管理,走依法治綠之路。

(2)建立推動綠化發展市場化的相關政策。比如研究制定綠化建設資金籌措的配套政策;研究制定綠化產業發展政策,制定完善綠化市場管理辦法,最大化開放綠化管理市場,對內引入管理競爭機制,形成以公眾滿意為核心的政府綠化服務核心理念,并利用市場經濟手段分解管理責任,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擴大城市管理的張力。

(3)要重視綠化“面”,對于小區綠化、企事業單位的綠化等都應制定與之配套的綠地養護管理標準和規范,提高綠化整體的法治化水平。從立法上引導公眾參與綠化管理,注重在園林綠化管理制度上的大量創新,如廣泛邀請市民參與、征求市民意見等,讓廣大市民能夠更多地參與綠化,并在參與中了解綠化知識,把愛綠護綠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市民。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其它城市和地區同樣出現城市園林綠化發展無法適應城市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需求的問題,大家都在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研究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如何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代社會發展、滿足人民需求,及時運用新方法、新手段解決存在的問題。城市綠化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綠量,對提高綠化質量,綜合利用城市空間,綠化美化環境,具有不可估量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探討城市綠化設計,目的是為了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城市綠化這一特殊的綠化形式對于改善城市環境,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篇2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城市化節奏的加快,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多,城市園林綠化設計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和難點。分析并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是廣大園林工作者的共同職責。提升園林綠化種植設計已然變成我國適應現代化要求的必需過程。園林綠化工程是集建筑學、植物學與社會科學三位一體的學科。園林工程是一種特殊化的工程建設,它需要滿足建設工程基本使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同時要起到美化環境的效果。在園林工程建設過程當中一定要達到其綠化環境的良好效果,滿足人們在使用性能、美觀性及觀賞性等方面的需求。首先來分析城市居民區綠化的作用和目的:

一、 城市居民區綠化的作用和目的

居住區綠化是建立在居民區許多因素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是利用植物的特點形成一個既對立又同意、既美觀又大方、既有穩定性又有朝氣蓬勃氣息的生活環境。對城市美容和城市人生活質量的重要標準,對居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有著不可估計的作用。

居住區綠地是分布最廣泛、離居民最近、充分被居民使用和享受最大的一種綠地環境。居民區的綠化的合理性,不但能給居民創造非常好的戶外生活與輕松的環境,而且能為居民提供多姿多彩的生活場所,實現各種休憩的目的。而且綠化植被本身能夠給人們以充足的氧氣,能夠美化環境,調節氣候,增加空氣濕度,防止日曬,減小風速,組織和協調空間,使區內容豐富多彩。

二、 居住區園林綠化的狀況

居住區的綠化是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修復。有的綠化部門或投資者不能對居民區原來的用地條件進行實際調查,我們應該實地進行勘探和分析,對所選的植物本身的生長規律和對區環境和條件的要求沒有做細致的思考,就盲目地進行綠化和總體規劃設計,或照抄不誤的照搬別人的作品,獨斷想法認為只當種上草,栽上樹木,綠化的目標就實現了。

三、城市園林綠化種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3.1自覺執行綠化法規的意識不夠

尚未形成規范化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管措施,些建設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改變了部分規劃綠地使用性質。如:擺攤設亭,建存車棚、停車場等。綠地成了無視法規的擠占對象。宣傳執法力度不夠,管理辦法落實不夠。對隨意折枝、摘花、伐樹和車輛碾壓綠地等行為,查處工作薄弱,無形中助長了侵占、蠶食、破壞綠地的行為,致使一些人和個別單位的領導綠化意識淡薄,法制觀念極差。

3.2綠化規劃與藝術美脫節

我們發現,無論是哪一類工程都會追求美觀的特性,比如,建筑工程。但是對于園林綠化工程來講其更加講究的是工程的藝術性,美好的建筑藝術效果會給人以美的享受。但是藝術美在工程中的一些部分是不容易完成的,需工程技術工作人員不斷的努力,通過優質的設計來達到最終要求的藝術美效果。

3.3非專業化的設計人員

在工程管理行業有存在不少的工作者根本不具備專業的設計技能及相關資質就參與到管理工作中的現實情況。這種情況在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也是較為常見的。且像很多大型的園林綠化工程交給一些非專業化的設計部門開展有關設計工作,這種情況完全不具備符合有關規范的設計體系,園林設計工作人員素質較低,這種情況肯定會導致所開展的管理工作違背客觀規律,使得管理在一個無序的狀態下展開,將嚴重影響到工程總體管理。

3.4設計不適宜,與施工“分家”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與城市的規劃發展都是息息相關的,但是目前不少城市的園林綠化設計都存在“老套子”現象,缺乏創新,在與周邊建筑物搭配、草木種植、植物造型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很好地將設計科學性和藝術相協調統一。另一方面,設計與施工脫離,在施工中沒有很好地進行設計圖紙的交底,部分設計人員不進駐一線施工對施工進行指導,導致施工人員不理解設計者的設計意圖,更有部分施工人員根據自己理解擅自修改設計圖紙,由于缺乏溝通而導致最終的施工效果和設計效果差別太大,也造成了花草的設計缺乏科學依據。

四、城市園林綠化種植設計要點

4.1植物造景要有良好的景觀效應

人是居住區的主人,居住區的所有事物都圍繞著人的需要而實行建設、變化的,一直趨向于文明和理性的社會越來越注重人的需求和身心健康,植物景觀要符合居民的需要,也需要進一步向更人性化的方向進步。植物景觀和人的需要完美合并在一起,是植物景觀優美的表現。強調人性化居住小區的植物景觀要特殊強調依據不同的植物的干、形、葉、花、果、莖等觀賞因素特性實行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依據地區特色結合季節變化對植物實行合理的優化的配置。優等的居住綠地應該形成3季有花,四季有綠的配置效果。制造出優美的、效果獨特的花卉風景,最終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境界。

4.2科學估算園林綠化的建設及費用

不同設計方案的園林綠化,建設成本和維護管理費用不盡相同,很多本是比較好的規劃設計,由于建設成本和建成后維護管理費用超過單位實力,只有低水平維護,最后觀賞效果不理想,很多應有的功能喪失,有的草坪被雜草擠占,綠化帶太多難以很好修剪,蛀莖害蟲易危害難以防治等,很多中小城市的運動場也按高標準建植草坪,不管是建坪費用還是將來維護費用都跟不上,最后仍達不到高水平運動場地的要求。我們近幾年的經驗是既發展一部分高檔次、管理要求高的綠化景點,也積極探索大眾化、低成本、低維護費的綠化方法,并不斷推廣,得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在設計時對植物根據性狀的合理選用,論證其管理費用高低,有利于綠化單位更好地達到綠化效果。

4.3提高設計水平,增加設計的藝術效果

一份高水平的設計圖紙是一個優質工程的基礎,園林圖紙是否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感將直接影響園林綠化工程的成敗。因此在進行設計時,首先要發揮設計者自身的潛力,在良好的溝通前提下,使設計者能將自己的構思和意圖通過圖紙充分的展現出來;其次,設計人員要樹立良好的責任感,強化服務意識,配合施工單位到現場進行技術交底,及時解決施工現場發生的與設計相關的問題,真正做到“畫藍圖為現實。”第三,工程參建各方要嚴格執行圖紙會審制度,加強事前控制,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設計變更要建立相應的操作流程,嚴格控制。

五、結束語

總的來講,城市園林綠化設計跟其他的非生物性建設設計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因園林道路、土方、休息除外的很多東西都是帶有生命體的植物,植物會在自然環境中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下而得以生存。為此,園林規劃設計方案的制定需要兼顧到來自外界很多方面的因素,這是需要我們的園林設計師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以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俞孔堅,李迪華,吉慶萍.景觀與城市的生態設計:概念與原理[J].中國園林,2001(6):3-10

[2]劉成達.淺析園林規劃及其設計方法[J].硅谷,2009,(2).

篇3

 

[前言]目前隨著建設生態住宅、綠色住宅的興起,房地產開發商在住宅小區建設的同時突出進行園林綠化、為業主營造溫馨優美的生態居住環境。目前新近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更加突出地域特色、具有鮮明的個性,符合當地的民族風格,從而發揮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從形象化轉到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的軌道上。目前建設生態宜居園林城市以在全國迅速普及,從中心城市普及到中小城市及村鎮。2009年5月7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遼寧沈陽為“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筆者針對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合理確定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布局。政府規劃部門堅持規劃先行,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嚴格界定生態保護用地、水系及水源保護用地、文化建設用地、旅游發展用地和工業發展用地。規劃生態功能區,保留沈陽市東北部原始次生林和人工林,重點發展生態旅游業,發展鐵西、渾南高科技產業;沿渾河兩岸建綠色長廊和文化公園、觀光公園等城市綠肺,在行政、居住和商貿功能區分別建設不同規模的生態和綠化用地,成為具有生態特色的中心城,實現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所有的建設項目必須服從規劃,嚴格審批建設用地,不得擅自突破規劃。

二、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

生態宜居園林景觀設計是在傳統園林設計的基礎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學、文學、地域等相關專業知識的設計人員對自然環境進行有生態意識改造的思維過程和籌劃。具體講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城市建筑和布置園林、道路、橋梁等途徑創造貼近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環境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證地域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在設計上體現人類文明的程度和價值取向及設計者個人的審美觀念。景觀設計的內容要根據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設計理念,大面積的河域治理,城市總體規劃大多是從人文地理,生態角度出發;突出的大型主題公園設計伴隨幾個中等水平的園林公園及星羅棋布的街道景觀設計服從規劃和園林的角度出發;規劃面積相對合理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住宅小區庭院等是從詳細規劃與建筑角度出發設計園林景觀.在規劃及設計過程中對景觀因素的考慮包括鋪裝,雕塑,涼棚,座椅,燈光,果皮箱、及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觀等等.

三、城市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是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本地自然條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對園林植物的合理選擇。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減少不必要的大興土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資金投入,降低養護成本,而且更加貼近自然。自然起伏的多變地形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輕松、溫馨與浪漫,更富有詩情畫意,錯落有致的建筑在小區園林綠化簇擁中更能顯示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特點。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應以鄉土植物為主,還可適當選取用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小區的植物種植結構。論文大全。設計施工中應模仿自然生態環境進行布置,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層次搭配,造就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強調人性化生態宜居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要特別強調人性化。人們置身在園林綠地中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人工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服務的,具有人情味。人們能在樹蔭下乘涼、聊天、散步,天真活潑的孩子們能在草地和石縫中找到小蟲,捉到蝴蝶蜻蜓;老人們外出歸來能有個歇腳的地方。因此在住宅小區入口及分戶入口,都要進行綠化,使人們被綠色環抱,盡情享受園林景觀,隨時隨地地享受到新鮮空氣、陽光雨露、鳥語花香以及和諧的人際關系。建設高質量優美的生態宜居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提高生態宜居生活區域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小區的硬件建設必要條件。

四、提高城區綠化建設質量

全面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在創建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礎上,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把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作為生態建設的長遠目標之一,進一步完善綠化生態系統,把加快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步伐作為改善生態環境、美化人居環境、優化投資環境的重點工作,努力為沈陽市民打造一個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綠色生態宜居家園。沈陽城市建設部門,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以城區道路、渾河兩岸綠化為骨干,廣場和公園及庭院綠化為中心,全方位立體綠化模式。2010年的沈陽市園林綠化宗旨是改建八個公園,增加通透性、可游性、觀賞性。經引活水入園,節能循環用水,使公園因水而富有生機和靈氣。論文大全。在突出位置點綴具有東北民族特色的雕塑,結合滿清歷史,圍繞東陵、北陵打造遼寧地域文化氛圍。

五、綠化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

城市綠化需要動員全社會力量,使城市綠化轉為廣大市民的自覺行動。由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沈陽城市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市變綠了、變美了,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綠化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日益顯現出來。沈陽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為招商引資創造的環境因素可見一斑,沈陽城市品位逐年提高。通過加快城市綠化建設,使城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城市各主要道路由過去的光禿禿的路變成如今的綠意簇擁,鮮花環抱,園林隨處可見,使廣大市民的生活環境貼近自然.小橋流水綠樹草坪可謂春光無限。生態園林城市促進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綠化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化進程,優美的人居環境每年都吸引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向沈陽市內轉移。推動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優美的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資金和項目,市內幾個開發區聚集了數萬家外資企業及合資企業、促進沈陽市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中心城市作用日益增強。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當然水源和水量的限制是北方園林發展的制約因素,沈陽正大規模的引水入城,渾河及南北運河正在發揮其改善城區小氣候的作用,水系是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的最重要的條件。

沈陽市城市綠化雖然進入“國家森林城市”及“園林城市”的行列,但城市綠化水平、綠化質量與與廣大市民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著差距。應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發展綠色經濟,強化以城市園林綠化為重點的生態環境建設,努力把沈陽市建成山水特色突出的園林型綠色生態城市。論文大全。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和污染整治,切實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近幾年來,沈陽市創建了國家園林城市、以建設生態宜居為目標,接近實現“藍天、碧水、綠地、宜居、綠色工程,2010年伊始便改造景觀公園,環城綠化帶、鐵路、道路兩側綠地、廣場綠地和小區綠景的建設工作。

[結束語] 建設沈陽生態宜居園林城市的基本路線正在實施,2010初沈陽太原街“萬㎡”大綠地”項目總投資3.5億元,今年投資約2億元以開工立項,沈陽對引進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對不符合環保規定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審批,堅決制止高污染、高耗能項目。發展生態工業園建設,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工業生態學原理和清潔生產要求設計建立。通過物流或能流傳遞等方式把不同工廠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建立“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物質循環方式,使一家工廠的廢物或副產品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或能源,尋求物質閉路循環、能量多級利用和廢物產生最小化,最終實現園區污染“零排放,使沈陽天藍、水碧、山綠、城美,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持續發展、歷史古跡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沈陽正在崛起,并堅定不移地朝著現代機械制造業基地、生態旅游名城的目標大步邁進!

[參考文獻]

[1]城市綠地設計規范GB50420-2007

[2]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暫行)

篇4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城市園林綠化設計是以多種多樣的園林植物、完整的綠地系統、優美的景觀環境和完各的設施來發揮其改善城市生態和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園林工程是我國現代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是城市生態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美化了城市景觀,而且降低了城市的熱島效應,大大提升了現代城市的生活質量,隨著城市展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城市與及人們開始認識到園林綠化在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過運用園林綠化所使用的樹木、花草等加強對城市的綠化,花卉是整個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過程中對花卉的栽培和養護,將直接關系到整個園林綠化的效果,因此,加強對園林花卉栽培和養護的探討,有助于園林工程的健康發展。

二.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栽培

1.花壇

花壇內部組成的紋樣多采用對稱的圖案,并要求保持鮮艷的色彩和整齊的輪廓。一般選用植株低矮、生長整齊、花期集中、株形緊密、花或葉觀賞價值高的種類,常選用一、二年生花卉或球根花卉。植物的高度與形狀,對花壇紋樣與圖案的表現效果有密切關系,如低矮而株叢較小的花卉,適合于表現平面圖案的變化,可以顯示出較細致的花紋。在配置時應注意陪襯種類要單一,花色要協調,每種花色相同的花卉布置成一塊,不能混種在一起。

2.花叢和花群

這種應用方式是將自然風景中野花散生于草坡的景觀應用于城市園林,從而增加園林綠化的趣味性和觀賞性。花叢和花群布置簡單,應用靈活,株少為叢,叢連成群,每簡均宜。花卉選擇高矮不限,但以莖干挺直、不易倒伏、花朵繁密、株形豐滿整齊為佳。花叢和花群常布置于開闊的草坪周圍,使林緣、樹叢樹群與草坪之間有一個聯系的鈕帶和過渡的橋梁,也可以布置在道路的轉折處或點綴于院落之中均能產生較好的觀賞效果。同時,花叢和花群還可以布置于河邊、山坡、石旁,使景觀生動自然。

3.花臺

花臺又稱高設花壇,是將花卉種植在高出地面的臺座上而形成的花卉景觀,我國古典園林中這種應用方式較多。現在多應用于庭院,上植草花作整形式布置,由于面積狹小,一個花臺內常只布置一種花卉。因花臺高出地面,故選用的花卉應株形較矮、繁密匍匐或莖葉下垂于臺壁,如玉簪、芍藥、鳶尾、蘭花、沿階草等。

4. 花缽

花缽可以說是活動花壇,它是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花卉種植施工手段逐步完善而推出的花卉應用形式。花卉的種植缽造型美觀大方,這種種植缽移動方便,里面花卉可以隨著季節變換,使用方便靈活、裝飾效果好,是深受歡迎的新型花卉種植形式。主要擺放廣場、街道及建筑物前進行裝點,施工容易,能夠迅速形成景觀,符合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需要。

三.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養護

花卉是整個園林綠化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花卉進行栽培以后,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進行規范嚴格的養護管理,如此,既可以讓花卉獲得更好的生長環境,同時,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審美效果和藝術效果。

1.要規范做好花卉的栽植和更換

在筆者多年的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城市綠化選擇的花卉基本都是一到兩年生花卉,這這些花卉年生較短,因而對栽植和更換顯得更為嚴格,更換也會比較頻繁一些。在后期的花卉養護過程中,要進行定期的多次更換,如此,既可以保持花卉的花色新鮮,有有助于保持花壇整體的美化效果。因而,在這種類型的花卉中,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范,做好育苗工作,待花苞將綻放的時候進行移植,花謝凋零后及時清理更換,要據花期的長短進行花卉的移植更換。

2.要改良花卉土壤,合理調整土壤的肥力

一般而言,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花卉對土壤的要求并不是很為嚴格,但是為了促進花卉在移植生長過程中,能夠在一個肥力高,透氣良好的環境中生長,將有利于花卉更好的發揮其美化香化功能。但是,筆者在多年的園林施工過程中,有一些城市由于受到工業污染較為嚴重,肥力低,鹽堿化嚴重,土壤不太適合花卉的生長,因此,在進行花卉栽培種植之前,要進行土壤的改良,之后進行移植。在花卉移植之后,要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施肥,比如,對于多年生花卉,一般情況下,可以再花卉的栽培移植過程中就進行施肥,對一些一到兩年生的花卉可以再育苗過程中就加強施肥管理。當花卉移植到花壇之后,在一般情況下,不會施肥,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采取液態肥進行肥力改善。

3.要對花卉進行規范的修剪和整理

在園林工程綠化施工過程中,對花卉實施定期的規范的修剪整理,是保持整個花卉藝術效果的必要措施。一般情況下,在花卉的幼苗時期,要保持花卉比較原始的狀態,輕易不會修剪整理,只有當花卉移植到將要綠化的位置之后,才進行修理,這樣,既可以減少在幼苗時候的花卉損害,又可以再移植修剪后,花卉整體的整齊,干凈,花色更為清新。在進行花卉的修剪整理過程中,要把一些凋落,枯死,病殘,果實等部分及時修剪處理。在一些毛氈花壇中,對花卉設計生長的圖案和花卉的整體生長高度有著很嚴格的規定,只有經常修剪,才能讓設計生長的花卉圖案更加和諧。同時,如果植比較容易發生倒伏,一般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支架進行支撐。在冬季時候,要做好一些花卉的防凍防寒措施。

四.結束語

花卉是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最為基礎的環節之一,對整個園林工程的綠化效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園林綠化過程中,要加大對花卉栽培和養護的重視力度,要結合園林施工地區的整體氣候環境了,在綜合分析各種花卉生長條件和特殊要求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栽培,養護。同時,要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做好花卉的肥力保持工作,并定期做好花卉的修建和整理,如此,不僅僅有助于花卉的良好漲勢,也可以保持花卉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的藝術效果和境界。作為園林綠化的施工人員,要不斷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專業技能,不斷總結花卉栽培和養護的經驗,提高花卉等植被的栽培和養護水平,如此,可以讓花卉更好的發揮出其美化功能。

參考文獻:

[1]石曉艷 淺談花卉在園林綠化中的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4期

[2]江曉玉 有關園林綠化中的花卉栽培與養護研究 [期刊論文] 《中國科技縱橫》 -2011年13期

[3]丁建領 淺談花卉在園林綠化中栽培與養護要點 [期刊論文] 《時代報告(學術版)》 -2011年7期

[4]李秀麗 大花君子蘭的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08年23期

[5]于暉 淺淡城市綠地中花卉栽培與養護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5期

篇5

前言:

園林工程的施工建設包括多個方面:如鋪裝、地形改造、水景布置、綠化種植等各個方面的施工內容,是一個系統工程。而綠化種植施工又作為園林施工工程的主題部分,并且具有調節城市自然條件和居民生活條件的雙重功能,發揮著生態、藝術和游憩的散打效益。

一、當代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

1、園林綠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得不到重視

很多管理機制無法認識到園林綠化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其主要原因是因為園林綠化前期需要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資源,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制約了經濟的發展,體現不出經濟效益。這就造成了不少城市規劃建設中,高標準的綠化景觀相對較少,工程項目完工后, 若發現質量問題, 如果是苗木問題, 其損失難以彌補;林小品也不可能拆卸、解體、更換配件。 如此一來, 園林綠化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就必須放在第一位。

施工過程中園林的綠化設計規劃不周

園林綠化與城市的發展變化密不可分,它必然會成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的一個主要載體。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豐富,對精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園林只做綠化,不注重藝術水平的要求,根本不能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很多園林綠化并沒有通過專業設計人員進行設計,園林藝術水平低,豪無觀賞價值,根據現有的園林綠化設計,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

3、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的種植和養護的不科學。

因為缺少專業技術人員,大部分的市園林綠化無法達到沒有高質量的施工,以及擁有高質量的園林看護,再加上園林植物是在城鎮生態條件下由人工組建的植物群落,與野生森林土壤條件相差甚遠。在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按照預期進行,就必須嚴格按施工圖進行綠化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產品。如果種植前后不注意綠化養護工作,種植好的樹木不久就可能枯萎死亡,那么前面的綠化工作就全部白費,設計者的意圖和園林景觀更無從談起。

二. 加強現代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1.推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監理制。

推行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監理制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保障。隨著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不斷完善,園林綠化工程監理制已全面進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行業。園林綠化工程監理是一種高智能的技術服務,遵循科學準則,以科學態度,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工作。園林綠化監理工程師既維護業主的利益,又維護施工單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誠信、公正、科學,從而保證了工程施工質量。園林綠化監理人員從工程施工到工程竣工驗收能夠做到全過程跟蹤,發現不合格材料、工序、產品做到及時整改,保證了園林綠化工程每個環節不出問題,從而保證了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

2.合理規劃與布置施工現場

從施工現場的整體布局出發來著眼于施工現場的安全,出發點是減少和遏制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的誘因。因此,要先期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布置規劃,確保施工現場井井有條,施工過程中對施工現場及時清理,排查事故隱患。園林綠化工程多在市區和與城市毗鄰的地方,來來回回進進出出人員車輛密集,安全風險大。有些與周圍的建筑挨邊搭界,一旦發生垮塌極易引發大規模事故。針對此特點,在對施工現場布局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采取預防和及時補救等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如針對現場大量的建筑支架,及時擺放有序,防止落下砸人;針對大型車輛,在主要路道設置減速帶;對空中致命的懸浮物在施工完后放回安全位置或者設置警示牌等。消除安全隱患,注意生命安全,必須從具體的小事做起。

3.強化安全意識

意識指導行動。通過對施工現場的規劃來降低事故發生率只是止于行為上,只是使行為主體被動達到目的,而最終實現施工安全事故零發生率到底還是要通過強化安全意識,從思想上使施工安全認識內塑于心。對此,必須從施工現場警示標識、施工主體的安全知識宣傳培訓和外部的監督來著手。一是施工現場警示牌設置。從目前來看,在危險段和容易誘發安全事故的部位設置安全警示牌是許多施工方主要采取的措施,而且也是效果最明顯的。園林綠化工程多涉及到水(噴泉)、山(假山、石頭)、雕塑等物件,由于施工場地大和園林周圍人流密集的特點,許多外面人可能會深入施工現場卻不容易被發現,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因此,針對警示牌設置,必須要細致且識別明顯。如園林里的噴泉,因為池底往往敷設有電線,要及時擺放禁止入池或禁止玩水等提示牌;對施工中的假山周邊要標上"施工中,請勿靠近"等類似的警示語;還有在園林邊緣設置"禁止入內"或"嚴禁攀爬"等提示語。針對施工人員,要在接觸頻繁的部位設置明顯的"注意安全""請帶上安全帽"等提醒語,防止工人出現麻痹大意或粗心等錯誤,也從側面強化了工人的安全意識。二是定期的安全知識培訓教育。安全知識培訓教育除了強化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主要是幫助施工參與人員了解到可能誘發安全事故的細節,并作出對應的預防措施。由于工程復雜,牽扯到的安全隱患必然多,而許多施工人員并不知曉其中的人身安全問題,所以進行及時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有助于施工人員進行事先預防和針對要發生的安全隱患及早發現及時排除。只有主動對安全事故進行排查,才能有效地將安全事故發生率降到最低。

4.制定園林綠化專業的標準

對于地方政府方面,及時制定園林綠化地方標準。隨著園林事業的迅猛發展,制定園林綠化專業的標準勢在必行。通過制定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等園林綠化地方標準,使園林施工、監理、驗收有據可尋,明確設計和項目經理、施工隊伍之間在施工過程中的職責、關系,規范樹木調配、種植、養護和驗收,可協調好設計和施工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完成園林項目,提高園林景觀質量和效果。

5.創新新的建設模式,

長期以來園林建設行業都把設計與施工以兩種不同形式進行階段劃分并實施建設管理,在這種模式下工程建設運作缺乏主體控制,往往產生設計方案與竣工現狀出現迥然不同的結果。創新新的建設模式,采用設計―建造承包方式,其設計、采購、施工由一個工程總承包公司或設計與施工單位組成的聯合體承包,承包商對工程造價、工期、質量全面負責,從而實現設計、采購、施工之間的深度交叉和內部協調,促進承包商主動對設計方案進行優化與完善,能較好地確保項目產品功能和質量,建造出美輪美奐的城市園林綠化作品。

三、園林綠化施工技術管理模式

1、土方放樣施工技術

通過園林土方放樣,來表達意境,是園林綠化的重要環節。施工人員要充分理解作品的意境與內涵,對作品的主旨能夠精準的表達。因此,園林綠化施工中,強化方格網法放樣技術,才能確保表達的準確。

2、邊坡綠化施工技術

在邊坡綠化施工技術中,比較常見的是“客土噴植”技術。材料就是用復合肥等噴在坡面上。土壤不會改變物理性質,缺點是不能防止雨水沖刷,也不能綠化巖石邊坡,優點就是成本低;巖石邊坡綠化就是在基巖石坡面上,一層植生質噴附上。邊坡綠化是這些年新興起的一個行業,與已有的傳統綠化技術不同。現在,還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國家也沒有頒布標準的具體方法.

3、綠化地整理施工技術

綠化地整理是為樹木等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確保植物的根部能夠非常充分的吸收養料、水分。還要確保土壤的硬度適當,保證土壤合適的排水性、透水性。

四、實行科學管理,促進園林綠化事業的全面發展

1.改革傳統的管理方式,吸收應用管理科學的新成果,改變園林綠化事業的落后面貌。

2.加強園林植物的引種馴化、遺傳育種的研究,培育具有特性和抗性的園林植物新品種,實行以植物材料為主進行園林綠化建設的技術政策。

3.加強瀕危、珍稀動、植物種的異地保護、繁育、研究,為保護物種多樣性做出貢獻。

4.針對園林設計、施工、植保、養護、管理、測試監控、專用機械等方面的發展開展科學研究。同時加強園林綠化科技情報工作,開展國內外橫向交流,引進先進的園林綠化技術和植物品種。

5.利用自身一切條件和手段加強對人民,特別是青少年的熱愛自然、保護環境、保護園林綠化成果和各項園林綠化科學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社會維護生存環境、自然生態,園林綠化的意識,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搞好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

6.加強各級園林綠化部門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崗位技術、職業道德的教育,有計劃、多形式、多層次地培養人才,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素質。

結論:

我國的園林綠化建設近幾年得到迅速提升,尤其在城市環境規劃中非常注重自然生態和社會功能。園林綠化、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三足鼎立,構架了人居環境建設的新局面。這對緩解城市污染無限膨脹,遏制生態環境遭到更大破壞,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持續優化必將產生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蔡成樣. 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控制[J]. 科技資訊 , 2009,(17)

[2] 姚芳. 園林綠化工程檔案的管理與控制[J]. 城建檔案 , 2008,(07)

篇6

關鍵詞: 地被植物;特征;分類;應用形式

Key words: ground cover plants;characteristics;classification;application form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4)23-0322-02

0引言

隨著生態園林城市這一概念的提出,園林綠化建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其中地被植物依靠其高密度的綠化覆蓋率、豐富的季相變化效果,在喬木、灌木和草坪組成的群落之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組成園林景觀的重要部分,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1地被植物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所謂地被植物,在植物學上通常是指苔蘚、地衣,以及一些覆地生長的低等植物,對于這些低等植物來說,通常依靠孢子進行繁殖[1]。而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常用的地被植物,主要包括草坪,以及具備觀賞價值,在平地或坡地、林間隙地等環境中進行大面積鋪設,并且能夠對地面進行覆蓋的植物。覆蓋植物主要是多年生草本,以及低矮叢生、匍匐性或半蔓性的灌木及藤本植物[2]。地被植物的特征主要表現為:

①地被植物多為多年生植物,經過種植后,一般不需要經常更換。②花朵或者果實比較艷麗,對于這類地被植物來說,花期越長,觀賞價值就越高。③在株型、葉型、葉色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季節性特征,進而給人留下絢麗的感覺。④匍匐性或可塑性良好,能夠對特殊的環境造型進行充分的利用。⑤植株相對較矮。⑥抗逆性和適應性比較強,進而便于粗放式管理。⑦根系比較發達。⑧具有較強或

特殊凈化空氣的功能。⑨具有經濟價值。⑩較高科學的

價值。[3]

2地被植物的分類

2.1 按覆蓋性質分

①活地被植物層。該類植物的植株通常情況下比較低矮,并且生長致密,對地面能夠進行覆蓋,同時能夠豐富植物的層次,進而為周圍環境增添景色。

②死地被植物層。這類植物一方面對人們的正常活動不構成影響,另一方面能夠保持水土,防止土層被沖刷。

2.2 按生態環境區分

①陽性地被植物類。對于洋甘菊、常夏石竹、半支蓮等在全日照的空曠地上容易生長的植物來說,通常情況下這類植物只有處于陽光充足的環境下,才能正常生長,并且花葉茂盛,否則會生長不良,甚至會造成自然死亡。

②陰性地被植物類。虎耳草、連錢草、金毛蕨等在建筑物密集的陰影處或郁閉度較高的樹叢下易于種植的植物,在日照不足的陰處,這類植物依然能夠正常生長,當、光照、濕度條件等發生變化,會導致這類植物的葉色發黃,甚至葉的尖端出現焦枯等。

③半陰性地被植物類。諸葛菜、蔓長春花、石蒜等在稀疏的林下或林緣處,以及陽光不足的地方易于種植該類植物。在半陰處,這類植物生長良好,反之生長欠佳。[4]

2.3 按觀賞特點區分

①常綠地被植物:其特點是四季常青,沒有明顯的休眠期。

②觀葉地被植物:其特點是葉色與葉姿比較特殊。

③觀花地被植物:其特點是花期長,花色艷麗。

④觀果地被植物:這類地被植物以果姿奇,果色艷而見長。

⑤芳香型地被植物:植物的葉片或花能夠散發出一定的芳香。[5]

2.4 按地被植物種類區分

①草本地被植物:在園林綠化的過程中,廣泛應用草本地被植物,通常情況下,這類植物主要是多年生宿根、球根類草本[6]。

②藤本地被植物:在垂直綠化中,藤本地被植物得到廣泛應用。進行綠化時,沿地面一部分木質藤本和草質藤可以匍匐生長,覆地效果較好,主要用于地被性質栽植,效果較為理想[7]。

③蕨類地被植物:對于這類植物來說,喜歡蔭濕環境,在郁閉度較大的園林中更加適合該類種植的生長。

④竹類地被植物:竹類地被植物通常莖干低矮,葉形清麗,養護方便。

⑤矮灌木地被植物:是指一些枝葉茂密、叢生性強,有些甚至呈匍匐狀、鋪地速度快的植物或是極耐修剪能控制其高度植物。

2.5 按園林用途劃分

①觀賞型地被植物:通常情況下,該類地被植物的某個部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通過對欣賞部位進行強化培育并應用于地被中。

②游憩型地被植物:在抗踐踏、抗修剪能力方面,這類材料往往具有較強優勢,便于人們在上面休息和游憩。

③環保型地被植物:這類植物在抗污染方面表現優秀,對有毒氣體和煙塵等能夠起到一定的吸附作用。

④保健型地被植物:在殺菌、抑菌、改善人體健康方面,由于該類植物的枝葉能夠散發一定的揮發性物質,進而能夠起到良好的作用。[5]

3地被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3.1 優先選擇本土植物的原則我國地域廣博,南北方氣候差異明顯,因此在園林綠化設計中,本地的地被植物應優先選擇。對當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本地地被植物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即使從深山中搬到城市,與外地引進來的植物相比,它的適應性也非常強。同時大量選用本地地被植物,既可以節約成本,增加效益,又能體現地方特色,避免與其他地區園林的雷同。

3.2 實行生態配置的原則在選擇地被植物進行綠化時,需要對生態習性、生長速度,以及長成后達到的覆蓋面積進行充分的考慮,與喬、灌、草等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合理搭配,充分發揮生物自身的優勢,使各種植物構成和諧、穩定,并且能夠的植物群落,實現較理想的景觀效果。郁閉度很高的常綠樹種下,因為常年得不到光照,林下常常會形成禿斑或空地。在這種情況下,設計時應多考慮耐蔭地被,如麥冬、八角金盤、沿階草等地被植物,不僅易成活,同時可以降低后期的養護成本。

在樹林中,如果林木分密度不大,并且這些地方具有較好的光線,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喜陽的開花地被植物。一方面增加綠量,另一方面在花期盛開期能夠與喬木的綠色遙相呼應,進而增加炫麗色彩。

3.3 注重色彩搭配的原則地被植物中觀葉、觀花、觀果等方面的種類繁多,在花色、葉色、果色等方面,憑借自身的優勢,在與上層喬、灌木等進行合理配置,通過色彩搭配,季節變化等,進而能夠起到良好的美化效果。在配置過程中,如果上層喬灌木為落葉樹,那么需要選擇常綠地被植物;如果上層喬灌木具有季節性色葉或者是開花性植物,在這種情況下,下層地被植物的花期和色彩需要與上層喬灌木相呼應。

3.4 植物間高度搭配的原則在由植物構成的群落中,對地被植物進行配置時,往往需要將其配置在最下層,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喬灌木起到襯托作用,通過合理配置地被植物與上層喬灌木之間的關系,確保植物群落之間的錯落組合。如果上層樹木的分支點比較低,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的地被植物,能夠貼地生長;如果上層喬灌木分支點較高,這時需要選擇植株較高的地被植物。[8]

4地被植物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形式

4.1 “點”形綠地中的應用點形綠地在綠地空間中作為最基本的單位,一方面包括花壇花池、建筑小品節點等,另一方面包括樹池、構筑物基部等邊角空間。進行園林綠化時,需要對栽植環境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對地被植物的品種、顏色、形狀、大小等進行精心的選擇和配置,進而對其進行充分的利用,營造良好的園林空間。

例如,花壇、花池等通常情況下是以草本花卉為主的眾多植株的集合體,花壇的圖案紋樣或模紋造型通過艷麗的花卉群體色彩進行充分的表現,具有工藝美的表現特

點[9];樹池內的一般喬、灌木,由于數量多,遮蔭面積大,多為半陽性環境,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一些半耐蔭的觀葉草本植物。

4.2 “線”形綠地中的應用路緣是體現園路范圍的標志,也是與游人最接近的游覽點,設計中通常是結合園路的寬窄與周圍環境的變化,以植物的色彩或形式與周圍環境形成對比,將游人牽引至此,同時,路緣的植物配置還應起到分隔空間的作用;將高度不同的地被配置在林緣處,同時向林下延伸,進而與草地或園路相互銜接,實現喬木與綠化之間的自然過渡,充分體現景觀的完整性。

4.3 “面”形綠地中的應用在陽光充足的區域,對地被進行整形處理,同時選擇一些花朵艷麗,色彩多樣的植物,通過采用大手筆、大色塊的手法,進行大面積的栽植,并形成一定的群落,進而充分顯示低矮植物的群體美[10]。

5小結

近年來,城市的園林綠化設計逐漸由園林向生態園林建設轉變。憑借自身的獨特功能和多樣,地被植物得到廣泛應用,一方面增加了植物層次,豐富了園林景色,另一方面給人們營造了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下階段,我們應該加大對地被植物品種的收集、開發、研究和應用,為園林設計提供更多的素材。

參考文獻:

[1]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8.

[2]吳麗梅.淺談地被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J].國土綠化,

2010,3.

[3]尹衛.園林地被植物的含義及分類[J].青海農林科技,2005(4).

[4]王艷梅.地被植物的研究及應用[M].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5-16.

[5]茹雷鳴.南京公園綠地地被植物群落調查與優化配置研

究[D].南京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

[6]胡中華,劉師漢.草坪與地被植物[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7]劉建秀,周久亞.草坪?地被植物?觀賞草[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1.

篇7

該論文基于對朝陽區內五個不同類型公園綠地的植物種類、生長狀況、配植等方面進行的系統調查,總結出較適合在北京的公園內進行綠化應用的一些樹種和優秀群落,并從其生態、美化功能角度對公園植物配置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意見,給以后的公園景觀種植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公園,園林植物,群落,植物配置

一、調查方法

該調查采用實地考察、測量記錄與拍照等手段結合分析統計的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樣線法人工普查調查區域內的所有植物種類、形態及其生長情況,記錄在北京市園林植物資源調查表中。調查中,園林植物的種類要求不能有遺漏,記錄的數據要以事實為基礎。

2.結合樣圓法進行每木調查,具體做法:在整個區域內選取綠地,在其中定一點,以該點為圓心作直徑為十米的圓作為樣地,詳細測量記錄該樣圓內每棵樹木的種類、生活型、株高、喬木胸徑、灌木地徑、冠幅、生長勢、病蟲害及草本和地被植物的蓋度等,并描述蓋群落的位置和微域環境。

3.在調查區域范圍內以植物搭配合理、結構層次科學、種植間距合理、植物種類豐富、每個群落有20株左右為原則,選取典型群落,詳細測量記錄群落樹木的種類、生活型、株高、喬木胸徑、灌木地徑、草本地被蓋度、冠幅、生長勢、病蟲害等,描述其位置及微域環境并進行植物配植評價,完成園林植物群落配植調查表,繪制群落平面圖,拍攝實際效果。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朝陽區內公園常用園林植物應用現狀調查結果

朝陽區內被調查公園常用的園林植物大約有115種,其中木本植物96種(喬木57種,灌木33種,藤本4種,可做地被的木本植物2種),草本植物有19種。

常綠植物共有17種,其中常綠針葉樹10種,闊葉常綠樹4種,此外還有竹子和鳳尾蘭有特殊觀賞價值植物。總體上常綠樹應用較少。由于受到北京冬天天氣較冷的影響,能露地越冬的樹種不多,所以常綠的闊葉樹種很少,基本上是常綠的針葉樹種,出現較為頻繁的就是油松、白皮松、側柏、圓柏、雪松、砂地柏等。

落葉闊葉喬木共有46種。其中有發葉很早的楊樹、柳樹,也有落葉較晚的國槐等;有春色葉樹種、秋色葉樹種,也有彩色葉樹種;有觀葉形的樹種,也有許多大喬木開花的觀花樹種。出現概率高且生長良好的樹種有銀杏、楊樹、垂柳、欒樹、元寶楓、英桐、臭椿、香椿、玉蘭、櫻花、碧桃等等。總體上,落葉喬木樹種的應用相對較為豐富,是進行城市公園綠化的主要材料。

藤本4種。其中紫藤、葡萄、獼猴桃應用于棚架,至于供人休息的僻靜場所,既起到景觀節點的作用,又起到分隔空間、遮蔭的作用,景觀與功能均發揮很好的效果,其中以紫藤的應用較為常見。五葉地錦主要用于墻面和裸地、坡地的綠化,較為耐蔭,在北京地區生長良好。

灌木種類約為29種,觀賞價值較高,適用于北京市城市綠化。觀花灌木,大多主要是春季開花,少量夏秋開花,個別花期很長可以由夏初延續到秋末。出現較多的種類主要有:黃刺玫、貼梗海棠、紫薇、丁香、迎春、連翹、金銀木、棣棠、榆葉梅等等。

地被約為19種,除野牛草、土麥冬等草坪草和鳶尾、萱草、馬藺、玉簪、萬壽菊、孔雀草、秋海棠、矮牽牛以外其余為野生。野生的草本植物如二月蘭、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在草坪上形成綴花草坪,給景觀增添了一定的野趣,但是目前在公園的綠化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應用。

2、朝陽區內公園園林植物應用分析

(1)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

經過調查統計,朝陽區常用常綠樹種約有17種,其中常綠針葉樹種有10種,落葉樹種約有79種,二者的比例約為1:5.2,常綠樹種約占總樹種的13.4%。常綠樹種通常群植或孤植,孤植時一般種在草坪上,主要用的樹種是雪松。

(2)針葉樹種與闊葉樹種的比例

經調查統計,朝陽區常用的針葉樹種有10種,闊葉樹有86種,針闊葉樹的種數比約為1:8.6。從針、闊葉樹種數的比可以看出,針葉樹種還不夠豐富,這主要受到北京市地理條件的制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加大對針葉樹種的引種與應用,以達到針闊葉樹種的比例和諧,從而使得北京市公園的冬季景觀不會蕭條。

(3)喬木與灌木的比例

經調查統計,北京市朝陽區公園常用喬木樹種約有53種,灌木樹種約為37種,喬灌種數比約為1:1.3。該比例比較適中,基本能夠在植物群落的配植過程中達到多層混交,使得群落的植物種類較為豐富、類型多樣。植物數量上喬木多于灌木,在以后的群落配植中應該再多引進一些灌木的變種,使得現有的群落配植更為新穎,景觀更為獨特,更具有觀賞價值。

(4)藤本樹種

朝陽區內公園目前應用得藤本樹種有4種,主要應用于棚架綠化、垂直墻面綠化以及裸地、坡地綠化。應用于棚架綠化的主要是紫藤、葡萄和獼猴桃,體量較大這三種植物棚架一般建在中央綠地廣場等供人休息的地方,景觀作用與功能效果都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垂直墻面綠化、裸地和坡地的綠化主要應用的樹種是五葉地錦,生長狀況良好,但是種類較為單一,在以后的種植設計中應該多應用其他可以在北京氣候條件下生存的藤本樹種來進行垂直綠化和裸地、坡地的綠化,比如南蛇藤、膠東衛矛、木香等。

(5)綠籬樹種

經調查統計,朝陽區公園常用的綠籬植物主要是大葉黃楊、小葉黃楊、金葉女貞、紫葉小檗、圓柏等,其中紫葉小檗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葉細密紫紅,觀賞價值極高。總的來說目前綠籬植物的應用較為單一,這主要是受到北京地理氣候的影響,建議在充分研究樹種耐寒性的前提下,多引種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綠籬植物。

(6)草坪及地被植物

朝陽區內公園的草坪主要以土麥冬、野牛草、沿階草為主,土麥冬適應性強,色澤夏天翠綠,冬天墨綠,質地較為粗糙,夏季開小花,觀賞效果好,但是不耐踐踏。野牛草較細弱,適應性較強,耐寒耐旱耐貧瘠,具有一定的耐踐踏性。

地被植物包括草本和木本兩類,木本地被中有常綠和落葉兩種,常綠木本具有觀賞期長、觀賞效果好等優點,例如砂地柏。落葉木本地被在朝陽區公園中主要用的是平枝兆櫻觀賞價值較高,但總體來說木本地被在朝陽區公園的應用中較少,也比較單一,在以后的設計應用中應根據需要多引種和應用。

觀賞價值較高的地被種植設計景觀應該多注重多種草本地被植物的合理搭配使用,比如在公園的大草坪上可以撒一些野生草花的種子,形成綴花草坪,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增添了一份野趣。

(7)鄉土樹種

鄉土樹種是指野生或經過引種馴化逐漸適應當地立地條件,生長勢良好的樹種。朝陽區公園里應用了很多此類樹種,有楊樹、柳樹、榆樹、槐樹、香椿、臭椿等等。外來樹種或引種的樹種主要有雪松等。因此,在保持骨干樹種地方風格的前提下,可以憑借優良的小氣候條件來適當引種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外來樹種以豐富城市公園生態及景觀環境。

(8)古樹名木

朝陽區的各個公園中有很多古樹名木,越是歷史古老的公園古樹名木越多,其中日壇公園還開展了古樹名木認養活動,號召人們保護古樹名木。很多的古樹都能達到300多年以上的歷史,可以單獨留出空地種植,在不影響景觀效果的前提下用柵欄圍起來供人們觀賞,同時使用樹池或綠籬形式增加其周圍的植物及養護條件,形成合理的群落結構,以提高小氣候環境和觀賞效果。

3、朝陽區內公園優秀群落賞析

公園綠地群落與其它綠地群落在植物選擇和構成上差異不大,主要是形成復層混交的群落,由喬―灌―草、喬―草、灌―草等組成結構。優秀的植物群落種類豐富,尤其是林下二層、三層,耐蔭灌木和地被種類多,季相變化明顯;優勢種明顯,外貌各異,富有特色;結構緊湊,層次分明,復層混交,綠量大,生態效益好。

(1)群落一

群落微域環境描述:該群落位于水邊,東、西、南三邊和水面相接 ,北邊是一條園路,周圍無建筑,為一開放性的綠地。陽光充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小氣候環境優良。

群落組成:楊樹、懸鈴木――紫葉李 、雪松、圓柏、黃刺玫――野牛草

群落配植評價:該群落植物種類應用簡單,大喬木以自然的方式栽植在草坪上,形成疏密有致的綠地空間,復層混交,層次感較強,整體景觀很好。整個群落以楊樹和懸鈴木為背景樹,有雪松、圓柏等常綠樹,還有紫葉李的異色葉,可以說這個群落的顏色較為豐富。該群落的主要觀賞期在夏天,這時紫葉李的葉子最鮮艷,而黃刺玫開黃色的花,整體群落觀賞價值極高。

群落圖及照片:

圖2-1群落一平面圖 圖2-2群落一照片

(2)群落二

群落微域環境描述:該群落正前方為一條園路,所在地方有一定的地形起伏,周圍沒有水源,光照充足,土壤條件良好。

群落組成:懸鈴木、楊樹、銀杏、雪松、華山松――碧桃、大葉黃楊――砂地柏、鳶尾、四季秋海棠、野牛草

群落配植評價:該群落植物種類應用較為豐富,在地形的襯托下,整體景觀很有層次感。地被和彩色葉樹種的應用使整個群落顏色較為鮮艷。且由于各樹種葉子顏色也各不相同,使整個群落的顏色很活潑。并且該群落設計較為科學,林下空間較為寬裕,微域環境基本都能滿足各物種生長所需的條件,所以各物種生長狀況良好,整體群落形成的景觀觀賞價值較高。

群落圖及照片:

圖2-3群落二平面圖 圖2-4群落二照片

三、結論

通過系統調查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北京市朝陽區公園綠化中應用到的植物約有115種,喬木57種,灌木33 種;其常用樹種有油松、雪松、白皮松、銀杏、圓柏、側柏、砂地柏等20種。

(2)總結出了5 個優秀群落可以在北京地區的公園綠化中應用借鑒。它們分別是:楊樹、懸鈴木――紫葉李 、雪松、圓柏、黃刺玫――野牛草;懸鈴木、楊樹、銀杏、雪松、華山松――碧桃、大葉黃楊――砂地柏、鳶尾、四季秋海棠、野牛草;懸鈴木、油松、華山松――碧桃、紫丁香――玉帶草、野牛草;刺槐、紫桐、圓柏――櫻花、連翹――野牛草;油松、楊樹――大葉黃楊、金葉女貞、榆葉梅、箬竹――野牛草。

(3)總結出北京市朝陽區內公園綠化種植的一般特點:植物種類較為豐富,品種及應用形式多樣;群落組成豐富,綠地類型多樣;樹種選擇以鄉土樹種為主,引種其他觀賞植物為輔,新型的植物品種應用較少;主要以植物造景為主,缺少和其他園林景觀要素的搭配使用,同時文化和科普氣息不濃厚,在以后的公園種植設計中應加強。

參考文獻:

[1] 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 賴爾聰,觀賞植物景觀設計與應用[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3] 胡長龍,城市園林綠化設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

篇8

中圖分類號:K92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園林工程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包括園林設計、施工和養護。施工處于園林工程的中期,強調進度與質量,關注于最后的成果;而養護處于園林工程的后期,強調實效,力求實用與美觀, 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才能使園林理念得以延續。也就是說三者雖然各有特點,但卻并非孤立,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的。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離不開施工和養護這些分項工程的有機結合,否則, 園林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就不能得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意義。因此園林施工與養護管理兩者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2 園林施工要點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頒布,為城市綠化工程施工與驗收提供了詳細具體的標準。按照規范,嚴格按批準的綠化工程設計圖紙及有關文件施工,對各項綠化工程的建設全過程實施全面的工程監理和質量控制。

2.1切實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掌握設計意圖的基礎上,據設計圖紙對現場進行核對,編制施工計劃書,做好分部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部署,認真做好施工測量、場地平整、定點放線、給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準備工作,往往會加快施工進度。

2.2總體按設計圖紙施工,現場適當調整

綠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設計要求藝術地種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設法使植物盡早發揮綠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說設計是綠化工程的靈魂,離開了設計,綠化工程的施工將無從入手。施工人員要掌握設計意圖,根據現場實施情況及時與設計單位的聯系,不符之處做適當變更,符合整個設計意念和周圍環境,達到預期綠化美化效果。按圖施工及時調整,是保證綠化工程質量的基本前提。

2.3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用

根據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各種需要量,編制施工組織計劃,施工時落實施工進度的實施,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對進度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條不紊, 在重點難點工序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保證工程進度計劃的實施,盡量縮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點工程施工上有十分顯著的作用,特別是招投標制度在園林工程上的實施,更加有必要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用。施工組織機構需明確工程分幾個工程小組完成, 以及各工程小組的所屬關系及負責人,注意不要忽略養護組。人員安排要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按時間順序安排。

3 園林養護要點

園林工程竣工后,養護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樹木栽植是一時之事,而養護則是長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種樹木有著不同的生態習性、特點,要使樹木長的健壯,充分發揮綠化效果,就要給樹木創造足以滿足需要的生活條件,就要滿足它對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過多使其遭受水澇災害。要防蟲防病,做好預案措施。

3.1灌 溉

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滿足樹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過大的情況下,都應設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據植物葉片內滲透壓或吸收水分的大小決定。灌溉時,如葉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則證明水分不足,就應及時噴水。抗旱灌水雖受設備及人力條件的限制,但必須掌握新栽的樹木、小苗、灌木、闊葉樹要優先灌水,長期定植的樹木、大樹、針葉樹可后灌。夏季正是樹木生長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陽光直射、天氣炎熱的中午做好不要澆水,中午時葉面噴水也不好。

灌溉時要作到適量,最好采取灌透、勤灌的原則,必須根據樹木生長的需要,因樹、因地、因時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證樹木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分供應又不受淹。當前生產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樹木定植以后,一般喬木需連續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質不好或樹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則應延長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喬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來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經化驗可用的廢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單穴灌溉、畦灌、噴灌、滴灌等。灌溉應符合以下質量要求:①灌水堰應開在樹樹木土球新生根系以外,不要開的太深,以免傷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滲透后及時封堰或中耕,切斷土壤的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

3.2排水

土壤含水過多,造成樹木生長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樹種、不同年齡、不同長勢以及生長條件的不同,樹木對水澇的抵抗能力會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澇方法有①地表徑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 1~0 3% ,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溝排水:適用于大雨后搶排積水,③暗溝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線并與排水溝或市政排水相連,但造價較高。保持土壤濕潤是樹木成活的主要條件,除在栽植后澆足定根水外,還應根據氣候情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枝葉萌動、生長旺盛的季節,常綠樹栽植后,干旱時除澆定根水外,對枝葉也應經常噴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終呈飽和狀態,通氣性不良,不利于樹木生長發育,所以也要干濕適當、中耕翻土。低洼地區會導致積水,應注意挖排水溝及時排水。對大面積的綠化要求比較高的地區,可以在綠化區設置自動噴灌設備或預埋水管,定時澆水。

3.3施肥

樹木成活進入正常生長狀況后,可以追加肥質較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應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經松土除草后進行。

3.4病蟲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藥物毒殺和生物防治2種,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要掌握病蟲的發生規律,利用綜合防治,抓住有利時機用最少的人工和藥物取得最佳效果。

4園林施工與養護有機結合

4.1施工與養護均是設計意圖的體現

園林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設計者預想工程完成后所要達成的效果,就必須深刻領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并按施工圖結合現場調整進行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作品。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必然是設計與施工密切配合的結果。例如植物配置,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從選苗到現場施工, 園林設計師均須親臨指導。至于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園林設計師的現場把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復雜地形的施工現場,更是如此。

同樣,園林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 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 這是打造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對園林養護的必然要求, 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和延續。例如已經施工完畢的一處園林景觀,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層次對全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在養護工作中充分理解設計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徑來控制植物層次、高度,來體現和延續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這就需要在養護作業和考核時與設計者的介入。

4.2園林養護應貫穿施工全過程

就綠化工程為例,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為保證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必須在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時用浸濕的草繩繚繞樹干,采取適當的遮蔭等養護措施。

4.3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合理安排資金

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 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結合到施工、養護的每一個環節。要根據資金安排把握施工、養護檔次,合理選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環節, 避免施工中隨意更改設計,切忌重此薄彼,削減養護資金影響后期養護效果。

5 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按園林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植樹、栽花、種草,并使其成活,盡早發揮綠化效果的過程。種植和養護是其中重要的兩部分。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及養護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種植屬于短期施工工程,養護管理屬長期、周期性工程。

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掌握園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備指導現場施工及養護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較好地把園林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造出既經濟、又實用、且美觀的園林作品。

參考文獻:

1、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工程分會,中國建筑業協會建筑施工分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技術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02-01

篇9

1.1切實做好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掌握設計意圖的基礎上,據設計圖紙對現場進行核對,編制施工計劃書,認真做好場地平整、定點放線、給排水工程等前期工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做好準備工作,往往會加快施工進度。

1.2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

綠化工程施工就是按設計要求藝術地種植植物并使其成活,設法使植物盡早發揮綠化美化的作用。所以說設計是綠化工程的靈魂,離開了設計,綠化工程的施工將無從入手;如不嚴格按圖施工,將會歪曲整個設計意念,影響綠化美化效果。施工人員對設計意圖的掌握、與設計單位的密切聯系、嚴格按圖施工,是保證綠化工程的質量的基本前提。

11根據對施工現場進行調查,確定各種需要量,編制施工組織計劃,施工時落實施工進度的實施,并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對進度計劃進行適當調整,往往能使工程施工有條不紊,保證工程進度計劃的實施,盡量縮短工期。在工程量大、工期短的重點工程施工上有十分顯著的作用。特別是招投標制度在園林工程上的實施,更加有必要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應用。施工組織機構需明確工程分幾個工程組完成,以及各工程組的所屬關系及負責人。注意不要忽略養護組。人員安排要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按時間順序安排。

2園林養護要點

園林工程竣工后,養護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樹木栽植是一時之事,而養護則是長期之事,即“三分栽,七分管”。各種樹木有著不同的生態習性、特點,要使樹木長的健壯,充分發揮綠化效果,就要給樹木創造足以滿足需要的生活條件,就要滿足它對水分的需要,既不能缺水而干旱,也不能因水分過多使其遭受水澇災害。

2.1灌溉

樹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主要是由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能滿足樹根的吸收量,或地上部分的水分消耗過大的情況下,都應設法滿足他們的需要,這種措施就叫灌溉。

灌溉一般根據植物葉片內滲透壓或吸收水分的大小決定。灌溉時,如葉片的吸水能力很大,則證明水分不足,就應及時噴水。抗旱灌木雖受設備及人力條件的限制,但必須掌握新栽的樹木、小苗、灌木、闊葉樹要優先灌水,長期定植的樹木、大樹、針葉樹可后灌。夏季正是樹木生長的旺季,需水量很大,但陽光直射、天氣炎熱的中午做好不要澆水,中午時葉面灌水也不好。

灌溉時要作到適量,最好采取少灌、勤灌、惺灌的原則,必須根據樹木生長的需要,因樹、因地、因時制宜地合理灌溉,保證樹木隨時都有足夠的水分供應。當前生產中常用的灌水方法是樹木定植以后,一般喬木需連續灌水3~5年,灌木最少5年,土質不好或樹木因缺水而生長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則應延長灌水年限。每次每株的最低灌水量——喬木不得少于90kg,灌木不得少于60kg。灌溉常用的水源有自來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經化驗可用的廢水。采用的方式主要有單堰灌溉、畦灌、噴灌、滴灌等。灌溉應符合以下質量要求:①灌水堰應開在樹冠投影的垂直線下,不要開的太深,以免傷根;②水量充足:③水滲透后及時封堰或中耕,切斷土壤的毛細管,防止水分蒸發。

2.2排水

土壤含水過多,造成樹木生長不良甚至死亡。不同樹種、不同年齡、不同長勢以及生長條件的不同,樹木對水澇的抵抗能力會有所不同。常用的排澇方法有①地表徑流:地表坡度控制在01~03%,不留坑洼死角;②明溝排水:適用于大雨后搶排積水,③暗溝排水:采用地下排水管線并與排水溝或市政排水相連,但造價較高。保持土壤濕潤是樹木成活的主要條件,除在栽植后澆足定根水外,還應根據氣候情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是枝葉萌動、生長旺盛的季節,常綠樹栽植后,干旱時除澆定根水外,對枝葉也應經常噴水,但是土壤中水分始終呈飽和狀態,通氣性不良,不利于樹木生長發育。低洼地區會導致積水,應注意挖排水溝及時排水。對大面積的綠化要求比較高的地區,可以在綠化區設置自動噴灌設備或預埋水管,定時澆水。

2.3施肥

樹木成活進入正常生長狀況后,可以追加肥質較為淡薄的肥料。施肥工作應在多日未雨、土壤干燥、并經松土除草后進行。

2.4病蟲害的防治

其方法主要有藥物毒殺和生物防治2種,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要掌握病蟲的發生規律,利用綜合防治,抓住有利時機用最少的人工和藥物取得最佳效果。

3園林施工與養護有機結合

3.1施工與養護均是設計意圖的再現

園林施工的過程就是把園林設計者的設計意圖轉化為具體園林景觀的過程。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設計者預想工程完成后所要達成的效果,就必須深刻領會設計者的設計意圖,并嚴格按施工圖進行施工,使其轉化為現實的園林作品。一個優秀的園林作品必然是設計與施工密切配合的結果。例如植物配置,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從選苗到現場施工,園林設計師均須親臨指導。至于自然山水園的放樣、施工,沒有園林設計師的現場把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對于復雜地形的施工現場,更是如此。

同樣,園林養護應充分體現設計理念。園林設計是創造園林景觀藝術的基礎,在養護管理中貫徹設計的理念,這是打造一個成功的園林作品對園林養護的必然要求,養護要全力促成園林設計理念的實現和延續。例如已經施工完畢的一處園林景觀,有植物配置及建筑小品,其中的層次對全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需要在養護工作中充分理解設計理念,采取合理修剪等途徑來控制植物層次、高度,來體現和延續設計者的設計意圖。這就需要在養護作業和考核時與設計者的介入。

3.2園林養護應貫穿施工全過程

就綠化工程為例,要保證樹木種植的成活率,達到預想的綠化效果。為保證移栽樹木的水分平衡,必須在樹木起挖、運輸、種植過程中減少根系受傷、減少樹冠失水,對樹冠進行必要的修剪,必要時用浸濕的草繩繚繞樹干,采取適當的遮蔭等養護措施。

3.3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合理安排資金

園林施工與養護均應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充分結合到施工、養護的每一個環節。要根據資金安排把握施工、養護檔次,合理選用工程材料,做好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環節,避免施工中隨意更改設計,切忌重此薄彼,削減養護資金影響后期養護效果。

3結語

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是按園林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植樹、栽花、種草,并使其成活,盡早發揮綠化效果的過程。種植和養護是其中重要的兩部分。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及養護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種植屬于短期施工工程,養護管理屬長期、周期性工程。

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掌握園林工程原理,又要具備指導現場施工及養護等方面的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較好地把園林綠化工程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建造出既經濟、又實用、且美觀的園林作品。

參考文獻:

[1]周敏,馬紅英.淺談園林施工管理與技術難點的幾個問題[J].四川建材,2006(3).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日本处888xxxx|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日本电影里的玛丽的生活| 尤物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爱做人成小视频|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毛片| 15一16毛片女人|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日本三级免费看|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国产V亚洲V天堂A无码|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freesexvideo性欧美医生护士|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新梅瓶1一5集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ankhazone度盘| 老师那里好大又粗h男男|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 在线观看h网站| 又粗又长又黄又爽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 91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