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物流體系模板(10篇)

時間:2023-06-29 16:42:2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藥物流體系,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醫藥物流體系

篇1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31920130091)中圖分類號:F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009(2015)22-0051-01

醫藥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醫藥物流業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產業化的影響,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然而,由于我國特色的醫藥生產銷售機制,使得我國醫藥物流起步較晚,整體發展水平落后,物流成本較高,最終造成藥品價格虛高,生產者、流通企業和消費者三方利益受損的局面。地處西北的甘肅省由于其地理位置為我國偏遠地區,又加上甘肅地形狹長,醫藥物流相對于全國來說更加落后。因此本文通過分析甘肅省醫藥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以促進甘肅醫療物流更快更好發展,達到“降費增效”的目的。

一、甘肅醫藥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甘肅醫藥物流基礎設施的力量比較薄弱。在綜合醫藥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方面由于沒有很好地規劃,導致其在地區、行業、企業間呈現分散狀態。同時,醫藥物流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人工手寫仍然是有些配送中心進行藥品分揀的方式;包裝、配送還沒有實現網絡化管理;條形碼不規范;對市場缺乏及時、準確、動態的把握之外,我國專業藥品物流缺乏相關的供應鏈管理技術,沒有建立配套的藥品物流體系

(二)信息化水平低

甘肅大多數醫藥流通企業的物流信息化水平比較低,許多企業還沒有物流信息系統。企業間信息不能或很少相互鏈接和共享,數據不能被快速準確地傳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庫存管理、采購、訂貨、訂單處理裝卸配送等的自動化水平。達不到物流運作水平的需要請求。既便是現在有很多的供應商、中間商和零售商以及醫院藥房等都配備了計算機,但是由于它們之間的信息系統是相互之間沒有聯系,無法為醫藥物流形成一個統一的平臺,也就是說整個供應鏈的信息不對稱,共享程度低,使上游和下游企業不能有效銜接物流活動。

(三)無法實現規模效應

甘肅醫藥物流企業多數規模小而散亂,缺乏企業間的合作意識,領先的物流資源不能有效整合,使得醫藥品物流企業的業務量不足,無法形成規模而使成本過高,又加上甘肅省招標藥品價格不高,使得很多商業企業無法承擔甘肅偏遠地區的藥品配送成本,進一步壓縮了甘肅醫藥物流的利潤空間。

(四)藥品物流網點布局不合理

目前位于甘肅農村的物流中心和零售藥店極為稀少,而大部分都分布于城市。醫藥物流企業在城市中競爭激烈,導致實力削弱,企業自身發展緩慢。而農村人口遠大于城市人口,因此農村的用藥潛力遠沒有開發出來。

(五)醫藥物流人才匱乏

由于醫藥精密器械、液態針劑、血制品、低溫保存制劑等對醫藥流通中的運輸、儲存等條件要求極為苛刻,因此,需要既懂得物流管理知識又了解醫學知識的人才。而甘肅從事醫藥物流研究的大學和專業研究機構的數量極少,企業的短期培訓是目前醫藥物流培訓的主要方式,人才缺乏制約了甘肅醫藥物流的發展。

二、甘肅醫藥物流發展的對策分析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對于醫藥物流體系的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是很重要的。而甘肅大多數流通企業規模較小,實力較弱,因此需要政府部門進行必要的引導,盡量避免單個企業建設物流中心的現象,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建設簡約化、集中化、有規模的醫藥物流系統。

(二)加快醫藥物流信息化建設

醫藥物流企業作為聯系醫藥產業上下游的紐帶,比其他企業更需要建立現代物流,依靠其強大的信息系統跟醫院、零售網點、供應商建立信息共享,幫助供應商、醫院、零售商供貨、存貨,提供服務。

(三)實現規模化經營

實現規模化經營的途徑有以下幾點:1、重組聯合,規模化經營。甘肅醫藥流通企業數量之多,聯合重組在擴大物流規模的同時,還能避免重復建設,減少資金投入。中小型企業的落后觀念,大企業和成功的企業要積極引導,使中小型企業依靠比自己強大的企業進行發展,同時大企業和成功的企業還可以通過一個高效的區域物流中心的改造,將中小企業開發為自己的配送中心。通過重組聯合,可以克服低集中度的醫藥物流市場,成為跨行業、跨地區的大型醫藥物流公司。2、第三方物流的發展。第三方物流與傳統物流不同,每一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可以是透明的溝通和交流,實現信息共享,還可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甘肅醫藥商業企業可以選擇類似于隴郵這樣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醫藥配送,尤其是隴郵依托于中國郵政的網絡能夠覆蓋到很多偏遠地區尤其是鄉村地區。

(四)加強農村地區醫藥物流資源配置

甘肅農村地區絕大多數地處偏遠地區,由于薄弱的交通基礎設施,醫藥流通困難。因此要加強規劃和協調農村醫院和藥店的布局,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如隴郵)進行醫藥物流配送。

(五)加強醫藥物流人才培養

我國醫藥物流業有好的前景,商機不可限量。甘肅省醫藥物流發展需要當地醫藥物流人才的支持,一方面,甘肅當地醫藥院校可以開設一些有關醫藥物流管理的課程,這樣便可以培養出既懂醫藥知識,又精通物流技術的人才。另一方面,為了能夠高效地管理醫藥物流企業,有必要對醫藥物流企業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教育,使他們掌握現代物流知識以及現代物流所需的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篇2

近年來, 歐美的不少醫藥企業意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加強了物流在藥品渠道中的應用,使得藥品流通費用大幅度下降,渠道效率得以提高。而我國醫藥物流的發展相對滯后,制約和影響了藥品物流的發展。物流是供應商和零售商之間的重要橋梁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所以現代物流體系對加快醫藥物流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1.我國醫藥物流發展的現狀

1.1我國醫藥物流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人們對藥品的需求將快速增長,這為我國醫藥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深化,企業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已由節約原材料的“第一利潤源泉”、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第二利潤源泉”,轉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統的“第三利潤源泉”,越來越多的醫藥批發、零售連鎖企業開展了配套物流設施的建設。

1.2我國醫藥物流企業面臨嚴峻的競爭態勢

長期以來國內醫藥企業重生產輕物流,往往忽略采購、運輸、倉儲和配送等環節,這大大增加了醫藥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入世后,我國醫療器械和藥品平均關稅率明顯下降并將開放藥品分銷服務和醫藥服務的市場。外商可在我國從事醫藥商品的采購、倉儲、運輸、配送、批發、零售及售后服務。醫藥流通市場開放給國內醫藥物流企業帶來嚴峻的挑戰。

2.我國醫藥物流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無法實現規模效應

流通企業的規模效應體現在成本固定的條件下,所經營的商品越多,平均每個商品所負擔的成本就越少。但我國從事藥品流通的企業偏多且小,現有企業之間缺乏合作意識,物流資源不能有效整合。這就造成了藥品流通企業業務量明顯不足,難以形成規模致使流通成本過高。目前,大多數醫藥企業在物流中心建設中均以單個企業為主體,呈現分布點多、投資大的狀況,且物流能力設計規模往往是企業現有物流業務規模的3到5倍,致使先進物流設施“吃不飽”,有些醫藥物流中心每天僅工作2到3小時,閑置時間多,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2.2政策不協調

國家制定藥品監管政策是以藥品的性質為依據的,而沒有充分考慮到物流的性質和運作特點,因此政策層面與物流技術層面的不協調, 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醫藥物流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如工商、稅務部門在醫藥物流發展方面的政策與藥監部門不配套。藥監部門為促進醫藥物流發展,鼓勵醫藥連鎖、跨區域經營以及對異地所屬連鎖門店進行統一管理和配送。但工商、稅務部門要求同一法人主體在同一區域范圍內設立的分店全部按子公司管理, 分別交納稅費,而不能由連鎖公司統一對外繳納,這種政策無疑加大了醫藥物流的運作成本,阻礙了醫藥物流的規模化和網絡化,制約了醫藥物流在更大范圍內的發展。

2.3尚未實現信息化

現代的物流管理需要借助網絡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以信息化預測未來,“為定單而采購,消滅庫存”,通過減少庫存,節約資金,降低成本。實現信息共享是現代物流管理與傳統經營方式的根本區別。雖然《藥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對藥品流通企業需要具備的獨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有詳細的規定,許多藥品生產企業、醫院藥房等也都配備了電子計算機,但是僅具備一定的硬件基礎,由于很難與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合作的伙伴關系,相互間不能形成網絡互聯,醫藥供應鏈的上中下游企業間信息無法共享,物流活動也無法有效銜接,難以實現現代化的物流管理。

2.4醫藥物流企業管理人才的問題

據統計, 國內已達到218所高校開設物流管理本科專業,截至目前已經突破250所。據統計,500所高職高專院校開設了物流專業,中職院校突破了1000所。目前從中專、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學生,物流專業在校生大概在50萬人左右, 專任物流教師3萬多人。中專、高職高專、本科、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物流學歷教育體系已經形成,為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醫藥企業需要的是既具備現代管理科學知識,又具有醫藥知識的復合型物流管理人才培養體系還沒有形成。

3.醫藥物流發展的建議

3.1實現規模化經營

現代化的醫藥物流管理客觀上要求企業業務具有一定的規模,我國藥品流通領域企業實現規模化經營可以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可以通過專業化運作、集中采購獲得規模經濟。我國的第三方物流剛剛起步,專業的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更是寥寥無幾。國內大型醫藥批發企業具備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的能力,在原來物流的基礎上擴大規模,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最具可行性。這需要欲從事第三方醫藥物流的批發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建立區域聯盟,充分應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物流技術,與物流勞務的供需雙方形成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緊跟市場節奏,及時調整企業經營戰略,提高服務水準。在滿足自己需要的前提下向其它醫藥公司提供物流服務。

3.2國家政策的宏觀保證

要發展醫藥物流, 必須從宏觀上建設與培育醫藥物流市場,并使這一市場逐步規范化、法制化。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法規維護醫藥物流的正常發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使醫藥物流市場在競爭環境中形成,并建立嚴格的醫藥物流市場的準入制度,控制惡性競爭。同時,應充分利用好國債資金、國際資金,加大發展醫藥物流的投資。

3.3提高醫藥流通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信息化是醫藥流通企業能否成功擴張、降低管理成本的關鍵因素,也是更好、更快地響應客戶的最基本支持。作為聯系醫藥產業整個產業鏈的紐帶,醫藥物流企業比其他企業更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以便依靠其強大的信息系統與醫院、零售網點、供應商建立信息共享,幫助供應商、醫院、零售商供貨、存貨,提供服務。物流信息處理已經成為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創造物流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基礎,它使物流企業能隨時隨地掌握最新物流信息, 進行科學決策、快速準確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實施最優化物流方案,并通過開展電子商務,使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同步運作、相互配合、共同發展。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不但企業要加大投入,而且政府也要努力建設公共信息平臺和智能化交通指揮系統,使之發揮廣泛的帶動作用,促進全社會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

3.4加強現代物流人才的培養

人才是知識和觀念的載體。目前現代物流人才的培養遠遠落后于硬件和軟件的引進,從而導致如今醫藥物流業出現的諸多誤區,因此要結合我國醫藥企業的實際情況,培養熟悉有關法律知識和醫藥知識,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較強的創新能力的醫藥物流管理人才。加強人才培養和培訓,推進醫藥物流人才的隊伍建設,更新人們的觀念和認識,使醫藥物流業建設走出誤區。一方面, 高等醫藥院校可增設藥品物流管理課程,培養既懂藥學知識,又精通物流技術的人才,只有大力培養藥品物流專業人才并在實踐中鍛煉提高,才能為我國的物流業發展提供人才的保障。另一方面,對現有的醫藥企業管理人員進行現代物流知識的培訓教育,使他們更多地了解信息系統、技術和管理,以至對企業進行高效的管理。 [科]

【參考文獻】

篇3

信息化是現代醫藥物流建設的前提,也是傳統醫藥物流向現代醫藥物流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正是由于現代信息技術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把藥品流通環境、流通模式、監控手段等提高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藥品流通企業通過資源規劃系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以下簡稱Eta)實現對藥品經營環節的管理,通過倉庫管理系統(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簡稱WMS)完成藥品流通作業過程的控制,并且發揮ERP/WMS的系統控制和信息管理功能,建立起龐大、嚴密的藥品流通數據庫,進而建立起標準化質量管理模式和準確、高效、便捷的作業控制途徑。

1.1 藥品驗收方式改變

隨著國家有關藥事管理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政府主管部門對藥品生產、藥品包材和藥品標簽、說明書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同時,生產企業、經營企業按合同約定承擔各自質量責任的概念逐步清晰,這就使得經營企業在藥品驗收時采取開箱檢查和抽樣檢驗的傳統方式逐漸失去其實際意義。相反,如何在驗收過程中及時查驗、核對和反饋到貨藥品的信息,對流通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醫藥現代物流企業通過調整工作流程和改變作業方式,以品種申報審核所提供依法批準的文件為基礎,以采購合同和實際到貨信息為驗收依據,進行有針對性的查驗核對,這一做法既克服了傳統模式的盲目性,又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有效的控制流程,即在首營企業、首營品種審批時,將通過審核的企業和品種的基礎信息錄入ERP系統,建立合格供應商目錄和可采購品種信息,采購部門根據系統提供的基礎信息數據庫開展采購業務,訂立采購合同。當商流的采購合同正式啟動時,ERP系統自動采集整理這些信息,通過電子信息交換方式(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以下簡稱EDI),及時將全部數據下達至物流的WMS系統,物流部門WMS系統根據《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ood Supply Practice,以下簡稱GsP)的要求從數據庫中導出相關信息,生成并制作預收貨文件(Advanced Shipment Notice,以下簡稱ASN)。倉庫質量驗收組ASN表單與隨貨同行的質量文件與實際到貨藥品的包裝標識或說明書進行查驗核對,確認無誤后輸入終端作業工具(Radio Frequency,以下簡稱RF)。RF將現場檢查驗收的結論反饋至WMS并及時上傳ERP系統。

作業過程中,現場操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不再是檢查、檢驗到貨藥品的內在質量,因為對流通企業來說,不具備藥品內在質量檢查、檢驗的技術手段和責任權限。而是著重進行藥品質量文件項目和藥品包裝標識內容的查驗、確認,同時根據合同約定進行隨機開箱抽查。這一改變為做好進入流通領域藥品基礎信息和藥品包裝標識的實貨核對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1.2 藥品儲存環境跟蹤

藥品的質量與藥品儲存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GSP把藥品儲存環境,特別是溫度、濕度控制標準作為認證考量的重要依據。要實現藥品倉庫溫度、濕度控制,以及全時段監測和記錄,必須借助于現代測量技術和信息化平臺。

考察傳統藥品倉庫,對庫區溫度和濕度的測量、記錄及控制主要是通過人工作業來完成的。由于人工作業受到作業人員主觀因素的制約,作業過程非標準化和隨意性難以杜絕,這就成為藥品儲存環境跟蹤和控制的一大難點。藥品流通領域的規模化、規范化發展,以及引導藥品經營企業向社會化、專業化醫藥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轉變,客觀上也需要建立在信息化平臺上的庫區溫度、濕度自動監測控制系統。從上海醫藥股份物流中心的庫區溫度、濕度自動監測控制系統實際運行情況來看,是完全可行和可控的。

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mg 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SFDA)頒布的GSP中有關藥品倉庫溫度、濕度控制標準為依據,在相應的庫區中按測量裝置所規定的技術要求設置若干個測量點,得到最高和最低兩個絕對數據后對同一區域的各個點的測得值進行加權平均后獲得該庫區的控制點,作為標準值輸入WMS系統的庫區溫度、濕度控制子系統,由系統按設定的波動區間進行調節和控制物流設備作業系統,并對每次控制軌跡和波動區間進行記錄。庫區溫度、濕度自動監測控制系統的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倉庫溫度、濕度控制及記錄的不規范和隨意性現象

1.3 企業信息資源共享

藥品流通的過程,既是商品交換的過程,也是企業之間信息溝通和交流的過程。傳統物流運行過程中,商物流信息的溝通往往處于靜態之中,盡管也可以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交流,但是這種交流的信息都是“過去式”的。醫藥現代物流通過信息平臺,構建起ERP與WMS兩大系統的無縫對接,將運行中的物流信息與當前實際的商流信息對接,流通過程中各類信息資源經過整合后,通過網絡向在網客戶終端開放,實現信息資源的互通和共享。特別是醫藥現代物流開辟的“第三方物流”專業服務窗口,這一根本性轉變顯得尤為突出。

藥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在各自ERP系統中建立的數據庫,相對來說還是一種企業內部的質量信息系統,當藥品的流通借助于專業物流商(即醫藥現代物流企業或機構)完成藥品由生產經營領域向終端消費領域轉移時,醫藥現代物流的信息平臺利用WMS與ERP的對接,為進入現代物流的生產經營企業和臨床使用終端開放可供“檢索、瀏覽、下載”的端口,將企業內部的信息轉化為公共的信息。生產企業以EDI形式將藥品可供量和相關的質量信息直接傳輸給經營商,醫藥現代物流又將藥品的生產經營信息和物流信息轉換成標準化的條碼符號(bar code),這些條碼符號既可以成為生產、經營、物流三方進行流通信息查詢的切入口,又是流通終端單位收貨驗收信息的采集點。同時利用醫藥現代物流的藥品質量數據庫和信息平臺端口可以為藥品流通領域的上、下游客戶提供藥品質量檢驗報告及進口藥品注冊證信息的查詢檢索,避免了流通過程中單據反復傳遞所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就目前已經建立醫藥現代物流運營機制的國藥集團醫藥物流有限公司和上藥集團上海醫藥物流中心有限公

司來看,信息化平臺的建立和運用,實現了企業間資源共享、數據共用、信息互通,這樣,既可以滿足客戶需求又大大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和能源消耗。

2 物流管理模式的調整和推行

2.1 規范作業流程,注重細節管理

隨著自動化、智能化的物流作業體系的建立,藥品的實物轉運已被機械化和半機械化的作業方式所取代。當藥品儲存過程被程序自動控制后,傳統物流中平面式碼放、手搬肩扛、單據人工填寫的簡單繁瑣的保管員個體作業概念逐漸淡出。即新的標準化的作業程序打破了原有線條管理模式中對傳統崗位職能的界定,開始倡導扁平式的模塊化管理。這就要求我們根據現代物流過程中不同階段、不同環節、不同工序的重新優化組合,建立適應新的物流管理模式需求的現代物流作業規范:

1)藥品分類管理。醫藥現代物流充分運用系統數據庫對條碼符號的識別、組合、規類能力對GSP所要求的藥品分類管理貫徹到底,一方面在系統中實施分類數據庫管理,另一方面在現場作業中將分類條碼印制在標簽上,對運行作業過程的藥品進行標識。為了防止作業過程的偏差,以“標準操作規程”(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以下簡稱SOP)形式對標簽的制作和使用進行規范,規定在需要更替已有標識時,應清除或完全覆蓋已作廢的原有標識,如遇有特殊保障要求的藥品,應設置防護隔離帶和警示標識。現場作業人員均有責任避免對藥品標識造成損壞。SOP的推行保證了標識的完整、準確、清晰、牢固,保證了藥品分類管理的有效推進。

2)藥品儲存管理,藥品儲存過程的程序化管理,不僅實現了對庫房控溫、控濕、避光的封閉式管理,還將庫區內(包括作業區和吞吐場所)所有藥品的物流作業處于標準化控制環境之中。如規定藥品的堆碼方式,有效避免了藥品直接堆放于地面的不規范行為,防止藥品受污染;根據藥品的自然屬性、理化性能及管理要求,設定分類存放的庫區(庫位),并按同一品種、同一規格、同一產地、同一批號的原則組盤,實行狀態化和定置化管理;對于特殊管理藥品實行封閉式專庫管理等。

3)藥品在庫養護。養護人員接受程序化管理的作業指令,通過對庫存藥品進行檢查、巡查,遵循GSP規程,及時監控庫區溫度、濕度,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維護藥品儲存環境,保障貯藏藥品質量的完好性。檢查核對藥品包裝標示信息,掌握庫存商品周轉情況,依據標準化程序指導保管員合理存放藥品,杜絕區(位)混放、橫置、倒置等現象的發生。同時,根據運行管理需要,在系統控制程序中設置常規養護和重點養護模式,及時提供重點品種的質量信息,保證藥品質量。

2.2 開展體系評審,強化糾錯措施

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評審有利于規范體系運行,確保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結合醫藥現代物流運行的實際情況,在周期性評審的同時,根據組織結構、服務標準、市場結構、顧客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或調整時,調整評審頻次。醫藥現代物流的評審,除GSP規定的內容外,重點應放在質量方針目標的落實、運行過程的測量和監控情況、部門審核及過程管理的業績和符合性、顧客滿意度以及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在實踐中,發現已有或潛在不合格項并采取糾正或預防措施,是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評審的關鍵。一般來說不合格項的出現,主要來源于作業過程的不規范或隨意性,針對不合格項所采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從根本上來說是強調和重建標準化作業規范。內審過程中的工作檢查記錄、內部審核記錄,顧客投訴記錄等,實際上是對不規范和隨意性的分析和評判。

篇4

高考試題年年變,而解題所依據的基礎知識卻是相對不變的,所以扎實的生物學基礎知識是學生取勝高考必須具備的。復習時,首先,要讓學生牢牢把握生物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理論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對諸多概念的正確理解上。其次,要注意知識的縱向銜接,使知識連成一片。再次,要關注知識的橫向聯系,使知識更加系統化、立體化。生物學科中的章節之間既有遞進關系也有并列關系,內容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因此,我們要牢牢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這根主線,豐富知識的內涵,擴大知識的外延,把生物知識匯成一張完整的網絡。我們要指導學生學會把某一理論放在整個生物理論體系中加以考慮,并通過實例來深化、拓展,使自己對生物理論的掌握更加完善,運用起來更加精確。

二、圖案和文字相結合

在現行的高中生物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這些圖像概括性強、生動直觀,是對課本內容的高度濃縮和升華,其作用是語言、文字無法代替的。從近幾年生物會考的試題來看,圖像和圖表分析題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有些圖像又直接或間接地來自于課本。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時應重視課本圖像的復習。而實際上在總復習的過程中,師生往往忽視對圖像的復習,片面認為只要把課本中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記住,也就萬事大吉了。這樣復習的結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成績不夠理想。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復習時,應強調學生讀文對圖、看圖釋文、文圖活用、讀圖解題,使圖文充分結合。教師講解時,應該重視圖的作用,以圖引文,以圖釋文,而絕不能忽視圖的作用。

三、基礎題和較高要求的能力題相結合

在復習中,設計適量的練習題,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所復習知識的掌握和鞏固。但所選習題要把握難易度。難題、大題和易題、小題在復習考試中各有其作用。一般來說,易題和小題偏重于打基礎,主要是對學生基礎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而難題、大題是建立在易題、小題的基礎上,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在總復習時,應當注意難易結合,立足于以小題、易題打基礎,以大題、難題促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復習水平和應試能力。

四、講解、練習、評價相結合

復習中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一個個知識點,并逐步形成知識的網絡和系統。只有把這一基礎打牢固,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而僅僅靠做題是難以達到上述目的的。在復習時,教師一定要把引導學生理解好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放在第一位,同時要安排適當的練習以深化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講要立足于基本知識點、考點、知識的連接點、生長點;練要突出重點、難點、關節點和易混易錯點;練習之后還要進行必要的評價。通過精練、精評,使每一次練習都能有所收獲。確保學生牢固掌握知識,不斷提高能力。

五、掌握知識與培養解題技能相結合

生物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生既要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做到提取準確,遷移靈活,運用合理。又要學會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應向學生傳授一些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這樣,才能靈活應對考題中設置的新情景、新問題。

近幾年生物學高考題目主要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類,其中,非選擇題有填充題、分析說明題、學科內的綜合題。題型不同,要求也不同。在解題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注意審題,搞清每一道題命題教師的考核意圖;其次,要學會區分對立概念和相似概念,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遞進關系,還是包含關系;接著,要知道生物符號的特殊含義和正確寫法;最后,要具有分析歸納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六、課內復習和開展課外探究活動相結合

篇5

一、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供應體系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電子商務在藥品流通中已經被廣為使用。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必將成為醫藥貿易的趨勢所在。醫藥電子商務發展既是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醫藥企業應對國內外競爭的必然選擇。醫藥電子商務是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藥品生產單位、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保險公司為網絡成員,通過網絡應用平臺, 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開放并易于維護的醫藥貿易電子商務平臺。醫藥電子商務主要包括B2B、B2C 和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等形式。

從首屆“互聯網藥品信息與交易服務高峰論壇”透露的信息:截止2007 年6 月18 日,全國已獲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總共1178 家,占申請企業數的50.09 % ,其中經營性385 家,非經營性793 家;截止2007 年6 月26 日,全國已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有9 家,其中第三方平臺5 家,B2C 經營模式4 家(只能經營OTC),而B2B 經營模式目前還沒有企業獲得證書。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很多文獻在談醫藥B2B 模式,實際上當前我國所謂的B2B 是通過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的,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B2B 模式。我國醫藥網站還停留在通過互聯網進行醫藥信息的與獲取、藥品價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這兩個較低層次上,鮮有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 (一般認為完整的電子商務,也即通過互聯網完成從藥品信息和獲取到在線交易、在線支付的全過程。達到覆蓋醫藥行業的招標、信息咨詢、招商、批發流通等一系列環節),也沒有成熟的基于第三方的醫藥電子商務交易和服務平臺。

二、醫藥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供應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電子商務在我國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尚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安全問題、支付問題、配送問題等。結合醫藥衛生的行業特點, 目前醫藥電子商務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1.基礎條件差, 投資不足

國內因特網用戶僅有多1000多萬,普及率僅為0.21%,商用計算機聯網普及率低, 不足10%。我國網絡基礎設施落后,遠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當前投人到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及醫藥電子商務方面的資金還不充足。

2.對電子商務的作用、意義和內涵認識不足。由于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網絡信息化技術普及率不高,大多數企業和消費者對電子商務不了解甚至誤解也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在發展醫藥電子商務時, 網絡運營商必須要考慮如何讓用戶成為真正的贏家, 只有這樣醫藥電子商務才能生存。

3.我國醫藥行業信息化水平低,電子商務應用層次低。雖然我國醫藥企業已經開始應用電子商務進行藥品的流通貿易如B2B 模式,但它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我國醫藥網站還停留在通過互聯網進行醫藥信息的與獲取、藥品價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這兩個較低層次上,鮮有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一般認為完整的電子商務,也即通過互聯網完成從藥品信息和獲取到在線交易、在線支付的全過程。達到覆蓋醫藥行業的招標、信息咨詢、招商、批發流通等一系列環節,我國的電子商務系統由于技術水平和網絡安全等因素導致交易雙方“網上談判,網下付款”,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割裂,在流通領域,表現為流通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市場分散、效益低下,由于具有全國性覆蓋網絡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沒有形成,導致資金流與物流割裂。

三、對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保障體系中作用的探討

從醫藥流通體制的角度出發,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地途徑之一是,截斷醫藥之間內在的利益鏈條,實行醫藥分家。即在醫院信息系統和制藥企業信息系統之間搭建一個開放性的、信息共享的醫藥流通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市場化的導向,將藥品流通的業務流程信息化,提高監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尋租機會、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達到流程信息化、程序透明化、監管公開化。當然,為了防止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結成利益同盟,我們可以引入第三方機制,即在已有的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再建設一個監督平臺,可以由政府相關部門、醫療保障部門或其他部門組成。兩個信息平臺依托的是一個大型的公共數據庫。其數據架構如圖示 :

第三方醫藥信息平臺構建的基本設想是:在吸收當前各種模式和推進“兩個信息化”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流程再造,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同行政機關和藥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隸屬關系和利益關系),逐步完善電子商務平臺(虛擬的電子商務市場) 的建設,使醫藥電子商務平臺與交易關聯各方相連,成為醫藥行業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構建新型醫藥流通體制,從而改善藥品供應鏈的現狀,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其基本流程圖如下:

平臺可以將市場交易主體(原料企業、生產企業、配送企業、分銷企業、醫院、制劑企業、批發商、零售商和最終消費者) 、監督主體(衛生、藥監、物價、保險、專家組和公眾) 和服務主體(銀行、運輸、藥檢)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將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相統一,涵蓋了電子商務大部分模式。鑒于目前我國眾多醫藥企業處于電子商務初級層面,平臺能滿足醫藥電子商務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6

一、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供應體系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電子商務在藥品流通中已經被廣為使用。隨著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必將成為醫藥貿易的趨勢所在。醫藥電子商務發展既是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醫藥企業應對國內外競爭的必然選擇。醫藥電子商務是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藥品生產單位、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以及保險公司為網絡成員,通過網絡應用平臺, 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開放并易于維護的醫藥貿易電子商務平臺。醫藥電子商務主要包括B2B、B2C 和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等形式。

從首屆“互聯網藥品信息與交易服務高峰論壇”透露的信息:截止2007 年6 月18 日,全國已獲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總共1178 家,占申請企業數的50.09 % ,其中經營性385 家,非經營性793 家;截止2007 年6 月26 日,全國已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的企業有9 家,其中第三方平臺5 家,B2C 經營模式4 家(只能經營OTC),而B2B 經營模式目前還沒有企業獲得證書。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很多文獻在談醫藥B2B 模式,實際上當前我國所謂的B2B 是通過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交易的,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B2B 模式。我國醫藥網站還停留在通過互聯網進行醫藥信息的與獲取、藥品價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這兩個較低層次上,鮮有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 (一般認為完整的電子商務,也即通過互聯網完成從藥品信息和獲取到在線交易、在線支付的全過程。達到覆蓋醫藥行業的招標、信息咨詢、招商、批發流通等一系列環節),也沒有成熟的基于第三方的醫藥電子商務交易和服務平臺。

二、醫藥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供應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電子商務在我國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尚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如安全問題、支付問題、配送問題等。結合醫藥衛生的行業特點, 目前醫藥電子商務的主要問題表現為

1.基礎條件差, 投資不足

國內因特網用戶僅有多1000多萬,普及率僅為0.21%,商用計算機聯網普及率低, 不足10%。我國網絡基礎設施落后,遠遠不能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要求。當前投人到醫藥行業信息化建設及醫藥電子商務方面的資金還不充足。

2.對電子商務的作用、意義和內涵認識不足。由于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較低,網絡信息化技術普及率不高,大多數企業和消費者對電子商務不了解甚至誤解也制約了電子商務的發展。因此在發展醫藥電子商務時, 網絡運營商必須要考慮如何讓用戶成為真正的贏家, 只有這樣醫藥電子商務才能生存。

3.我國醫藥行業信息化水平低,電子商務應用層次低。雖然我國醫藥企業已經開始應用電子商務進行藥品的流通貿易如B2B 模式,但它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我國醫藥網站還停留在通過互聯網進行醫藥信息的與獲取、藥品價格信息的和交易的撮合這兩個較低層次上,鮮有完整的電子商務服務。一般認為完整的電子商務,也即通過互聯網完成從藥品信息和獲取到在線交易、在線支付的全過程。達到覆蓋醫藥行業的招標、信息咨詢、招商、批發流通等一系列環節,我國的電子商務系統由于技術水平和網絡安全等因素導致交易雙方“網上談判,網下付款”,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割裂,在流通領域,表現為流通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市場分散、效益低下,由于具有全國性覆蓋網絡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沒有形成,導致資金流與物流割裂。

三、對電子商務在醫藥流通保障體系中作用的探討

從醫藥流通體制的角度出發,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有效地途徑之一是,截斷醫藥之間內在的利益鏈條,實行醫藥分家。即在醫院信息系統和制藥企業信息系統之間搭建一個開放性的、信息共享的醫藥流通電子商務平臺,通過市場化的導向,將藥品流通的業務流程信息化,提高監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尋租機會、改善信息不對稱狀況,達到流程信息化、程序透明化、監管公開化。當然,為了防止醫療機構與醫藥企業結成利益同盟,我們可以引入第三方機制,即在已有的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的基礎上,再建設一個監督平臺,可以由政府相關部門、醫療保障部門或其他部門組成。兩個信息平臺依托的是一個大型的公共數據庫。其數據架構如圖示 :

第三方醫藥信息平臺構建的基本設想是:在吸收當前各種模式和推進“兩個信息化”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流程再造,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同行政機關和藥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隸屬關系和利益關系),逐步完善電子商務平臺(虛擬的電子商務市場) 的建設,使醫藥電子商務平臺與交易關聯各方相連,成為醫藥行業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構建新型醫藥流通體制,從而改善藥品供應鏈的現狀,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其基本流程圖如下:

平臺可以將市場交易主體(原料企業、生產企業、配送企業、分銷企業、醫院、制劑企業、批發商、零售商和最終消費者) 、監督主體(衛生、藥監、物價、保險、專家組和公眾) 和服務主體(銀行、運輸、藥檢)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將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相統一,涵蓋了電子商務大部分模式。鑒于目前我國眾多醫藥企業處于電子商務初級層面,平臺能滿足醫藥電子商務的需要。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 R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2(c)-0167-03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herbal drugs monomer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gainst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TAO Yaling XU Lichun

Research Center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dical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Yangzhou 225001, China

[Abstract]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are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clinic. Currently, non-targeted therapy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of tumors often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chemotherapy, and serious toxici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anti-tumor effect and fewer adverse reactions, natural herbal drugs monomer becomes a hotspot for anticancer drug development. Natural herbal drugs monomer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chemotherapy will be one of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ancer chemotherapy. The research is about the newest progress of natural herbal drugs monomer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gainst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Key words] Natural herbal drugs monomer; Western medicine; Gastrointestinal tumors; Inhibitory effect

目前,消化道腫瘤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健康,臨床大多采用手術切除腫瘤以及化療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但是化療藥物毒性作用大,而且常產生毒副作用。5-氟尿嘧啶作為臨床上的一線抗腫瘤藥物,為高效抗代謝藥物,其抗瘤譜廣,但它的毒副作用大,首過代謝明顯,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比較接近[1]。天然藥物能減少化療藥物的毒性,調動機體的抗癌能力,從而改善患者的全身情況。就腫瘤的化學治療而言,采取多藥聯合用藥,其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發揮化療藥物治療作用的同時盡量減輕其毒副作用[2]。據相關統計,源自于天然藥物的抗癌藥物已占總抗癌藥物的32.25%。由此可見,從天然藥物中尋找新型抗腫瘤藥物具有相當廣闊的前景[3]。本文就天然藥物單體聯合西藥抑制消化道腫瘤進行綜述,為以后臨床應用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1 天然藥物單體抑制消化道腫瘤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天然藥物及其有效成分抑制消化道腫瘤作用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有相關研究報道,天然藥物及其有效成分可以通過誘導細胞凋亡、誘導細胞分化、調節細胞信號轉導、抑制端粒酶活性以及逆轉多藥耐藥等方式發揮抗腫瘤作用。以下簡述幾例:

1.1 莪術醇對人胃癌SGC-7901細胞的抑制作用

莪術醇(curcumol)又名姜黃環奧醇,是從中藥莪術中提取的單體成分[4]。相關研究發現,莪術醇能抑制RNA的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5]。通過莪術醇構建的SGC-7901瘤苗能明顯抑制荷瘤小鼠皮下腫瘤結節生長,阻止胃癌細胞的肺轉移,從而延長荷瘤胃癌小鼠的生存時間[6]。徐立春等[7]研究發現莪術醇能夠顯著抑制SGC-7901細胞的增殖,并且具有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通過5~80 μmol/L莪術醇處理胃癌細胞48 h后,結果顯示,細胞凋亡率呈劑量效應增加。此外,莪術醇還可降低SGC-7901細胞磷酸化Akt,同時增強BAD的蛋白表達水平,從而影響Akt/BAD信號轉導通路的活性。實驗結果提示,莪術醇誘導SGC-7901細胞的凋亡作用可能是通過該信號通路發揮作用的。

1.2 丹參酮Ⅰ對人肝癌細胞HepG-2的抑制作用

丹參是常用的一種中藥,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此外,它還有抗腫瘤活性,可用于治療胃癌、宮頸癌、肝癌等多種癌癥[8]。Zheng等[9]曾經用丹參酒精提取液對人結腸癌細胞(HT-29)、肝癌細胞(HepG-2)和直腸癌細胞(HRT-18)進行體外實驗,其結果顯示,丹參對以上癌細胞都有抑制作用。丹參酮Ⅰ是丹參的脂溶性成分,鄭國燦等[10]為進一步研究丹參脂溶性成分的抗腫瘤活性,利用丹參酮Ⅰ作用于人肝癌細胞(HepG-2)。體外實驗研究顯示,丹參酮Ⅰ能夠抑制HepG-2細胞的生長增殖,其通過阻滯HepG-2細胞周期于G0/G1期,從而誘導肝癌細胞的凋亡;進一步實驗探索發現,丹參酮Ⅰ可以下調bcl-2基因表達(P < 0.01),同時上調bax基因表達(P < 0.01)。因此推斷,丹參酮Ⅰ可能是通過誘導細胞凋亡的機制發揮其抗腫瘤活性的。

1.3 藤梨根對人食管癌Eca-109細胞的抑制作用

藤梨根是植物獼猴桃科藤梨或獼猴的根,又名陽桃根。近些年來,一些國內外的學者對藤梨根的抗腫瘤作用相當關注,他們在構效分析研究的指導下,成功獲得了很多腫瘤細胞毒活性明顯提高的衍生物[11-13]。國宏莉等[14]研究發現,不同藥物濃度藤梨根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細胞后,細胞呈現出明顯的凋亡特征。通過MTT法檢測,藤梨根能明顯抑制Eca-109細胞的增殖;免疫組化檢測凋亡相關蛋白的表達情況,與對照組相比,用藥組Caspase-3及Caspase-9蛋白表達明顯增強,Bax蛋白表達增強,而Bcl-2表達減弱。因此,推測藤梨根抗腫瘤的作用可能是通過線粒體通路發揮作用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同時,在研究中還發現Caspase-8的表達輕度增強,這提示或許藤梨根同時啟動了幾種途徑誘導細胞凋亡,細胞凋亡的過程并不完全是一個線性通路。

1.4 大黃素對結腸癌的抑制作用

血管的生成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關鍵步驟,當血管生成被抑制,腫瘤的擴張及轉移也就中斷了。大黃素是由植物Polygonum Cuspidatum中提取出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15]。呂盈盈等[16]研究發現,大黃素除了可以通過阻滯G2期結腸癌細胞進入M期,抑制細胞生長促進細胞的凋亡外,大黃素作用于結腸癌細胞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酪氨酸磷酸化狀態蛋白量顯著減少。由此推測,大黃素能夠通過抑制VEGFR酪氨酸激酶活性而抑制結腸癌生長,因此,大黃素可作為一種有效的腫瘤血管生成抑制劑。

2 天然藥物單體聯合西藥抑制消化道腫瘤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抑制消化道腫瘤的西藥,大多由于缺乏選擇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機體的正常組織也會產生一定的損害。利用天然藥物單體的抗腫瘤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及其毒副作用低的特性,將天然藥物單體與西藥配合使用,可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增加療效,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目前,效果比較明顯的有以下幾類聯合:

2.1 金雀異黃素與5-氟尿嘧啶對人胃癌SGC-7901細胞的抑制作用

目前的研究顯示,金雀異黃素(genistein,Gen)在體內、外對多種腫瘤細胞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17]。王正文等[18]將Gen與5-FU聯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細胞,結果表明,Gen與5-FU聯合使用對人胃癌SGC-7901細胞的增殖抑制呈劑量、時間依賴性,并且當抑制率處于20%~80%時,其對胃癌細胞的增殖抑制效應具有協同作用。Gen與5-FU聯合應用具有協同作用,這可能有助于延緩5-FU耐藥性的發生,減輕5-FU的毒副作用,從而增加5-FU的療效。可作為一種聯合化療方案應用于胃癌患者的臨床治療,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Gen與5-FU兩者都能阻滯細胞周期和誘導細胞凋亡,可能是其協同抗癌機制之一,但兩藥的協同抗癌作用及其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2.2 丹皮酚增強順鉑對人食管癌細胞Eca-109的抗腫瘤作用

食管癌是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之一。目前,臨床上采用以順鉑為基礎的化療方案治療食管癌,然而,順鉑的副作用較大,限制了其療效的提高和臨床應用,因此目前臨床上主張聯合用藥。近年來,學者們研究發現,丹皮酚作為牡丹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19]。宛新安等[20]采用多種體內外實驗研究丹皮酚和順鉑兩藥的抗腫瘤作用。其研究結果顯示,丹皮酚在體內、外實驗中均對人食管癌細胞Eca-109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兩者聯合使用時,丹皮酚能顯著增強順鉑的抗腫瘤作用,丹皮酚與順鉑在合適的劑量下聯合應用可起到提高療效、降低用藥劑量的作用。由此推測,若能在臨床食管癌的治療上聯合應用丹皮酚和順鉑,有降低順鉑使用劑量、減輕毒副作用、提高化療療效的可能性,其在在臨床上良好的應用前景值得我們期待。

2.3 甘草黃酮與環磷酰胺聯合對H22肝癌小鼠腫瘤生長抑制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篇8

從溫郁金根莖中提取分離具有抗腫瘤成分欖香烯,要求高、難度大,是科技含量較高的醫藥生物化工工程。從已公示的專利分離技術看,要么工藝復雜,要么添加溶劑,并且提取量極少。目前,真正投入生產的國內僅只一家,產品供不應求,價格昂貴。現有的提取工藝不適應工業化生產,較大程度上阻礙了欖香烯抗腫瘤制劑的推廣應用;β-欖香烯的含量過低,其他雜質過多;其制劑在使用時仍存有不少缺陷,如劑型局限、注射時疼痛、靜脈給藥時易患脈管炎等。所以,我們選擇從溫郁金植物中提取分離提純欖香烯作為研究課題,解決一次性投料多、接收量大、能適應工業化生產欖香烯原料藥的難題。

1 從溫郁金植物中提取分離

欖香烯工藝研究的主要內容、技術關鍵和技術路線針對目前國內外提取分離提純溫郁金植物有效成分相關工藝現狀,通過研究分析、實驗、比較,我們認為采用傳統的水蒸氣法蒸餾莪術揮發油工藝已相當成熟。雖然提取率比超臨界CO2提取低,但所提取的莪術油澄明度好、成分穩定,經莪術油大輸液制劑廠家使用后,反映非常好。而超臨界CO2提取的莪術油提取率雖高,卻會將大量雜質成分帶出,油性黏稠、澄明度低。在精密分餾欖香烯過程中,由于雜質多,所析出的結晶也明顯增多,無法從分餾頭中排出,達不到分離純化欖香烯的目的。通過反復實驗,對選擇精密分餾柱的大小、填充的料材、加熱器的類型、溫度、真空度、接收餾分的最佳程度以及操作程序、分析儀的選擇和方法等為主要內容進行研究。最終,確定了一條提取、分離、提純得到的純度達85%以上欖香烯活性成分的技術路線:第一步提取:取溫郁金正根莖粉碎水蒸氣法蒸餾油水分離莪術揮發油(圖1)。第二步G-排式同步精密分餾:取莪術油(高真空加熱)精圖1 莪術油氣相色譜圖圖2 一次分離的氣相色譜圖

密玻柱分餾(組分接收)得到平均純度在55%以上的欖香烯(圖2)。第三步精密提純:取55%以上的欖香烯(高真空加熱)精密玻柱分餾(組分接收)得到純度在85%以上的欖香烯(圖3)。根據技術路線第二步方法中的G-排式同步精餾裝置,由多條玻柱組成,柱內填充金屬環(理論塔板數未計)。本裝置的關鍵技術是將多條玻柱串聯,將分離系統、加熱系統、真空系統、冷卻水系統集為一體,構成成套的精密分餾系統裝置,能有效地分離提純欖香烯,使欖香烯在莪術油中的含量從5%~6%分離提純到85%~93%。且一次性投料5 000 ml,可得到合格欖香烯原料藥200~250 ml,一次性反應時間在(10±2)h,提取率達到75%~90%。該裝置的特點是一次性投料多,提取量大,達到工業化生產程度;設備簡單、成本低、操作方便,不添加任何溶劑。全程都在高真空狀態下分離,環保無污染。本制備工藝還可以在輕質餾分的蒸餾液中和重質逆向回流液中精制提取植物天然香精、牦牛兒酮及莪術醇等。通過該技術的實施,可綜合利用莪術油中的多種植物源活性成分,更大限度地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

2 成果

主要技術指標(1)G-排式同步精餾裝置結構定型。(2)一次分餾、二次精密提純過程中的加溫程序控制、柱溫控制、真空度控制、接收餾分控制。(3)檢測質量控制:應用氣質聯譜、氣相色譜進行定性定量控制。嚴格按照本所自行制訂的氣相色譜操作程序進行檢測各餾分的欖香烯含量。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于2000年制訂的欖香烯原料藥WSI-(X-094)-2000部頒標準,β-、α-、γ-欖香烯的總和達到85%以上,其中β-欖香烯不得低于55%。而本所自行制訂的標準,欖香烯總和不得低于85%,其中β-欖香烯不得低于70%。(4)設備、生產能力的經濟指標:本成果的整套生產設備僅40萬元,只需2~3名技術工人。一條生產線可年產欖香烯180 kg,莪術油30 000 kg,莪術醇150 kg,產值2 000多萬元,人均年產值達600多萬元,創利稅1 300萬元。3 成果推廣應用、市場前景及經濟、社會效益分析從植物中探索抗癌新藥已是科學家們熱衷的研究方向。因此,分離欖香烯工藝技術的推廣應用、市場前景及經濟社會效益都非常巨大。植物抗癌藥的最大優點就是毒副作用極少。如欖香烯還兼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可以說欖香烯是人類今后一個時期治療腫瘤的首選藥物。我們相信投資生物醫藥前景無限。欖香烯是我國自行研發的抗腫瘤新藥,國內外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預計今后的5~15年,國內外需求量可達5 000 kg以上。以本項目完成后實現產業化分析僅原料藥這一塊5年可實現產值3~4億元,以后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制劑類的經濟社會效益更加明顯。溫郁金又是浙江省溫州地區的地道中藥材,只要本成果轉為產業化,就能使幾元錢1 kg的農產品有了市場。可以帶動一百多個山區貧困村農民脫貧致富。溫郁金又是常年寬葉綠色植物,適宜在山地溪邊、路旁、砂地種植,是綠化環境,凈化空氣的好植物,對生態環境也帶來很大的好處。4 成果的進展狀況2003年以來,我們一直從事溫郁金提取物莪術揮發油的開發,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從2004年6月開始,我們夜以繼日、全身心投入到欖香烯分離工藝的研究開發。在開發莪術揮發油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研發“G-排式同步”精餾裝置。通過上百次的分離提純,上千次的檢測分析,終于在2005年3月份突破難關,第一次分離到含β-欖香烯純度高達70%~85%以上的活性成分,欖香烯總和均達到85%~93%。《從溫郁金中提取分離欖香烯抗癌原料藥生產工藝》2005年10月26日獲得專利公開并進入了實質審查階段,并在2007年3月7日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的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0510049615.4。

篇9

一、醫藥物流的概念

醫藥物流是醫藥流通中實物的轉運形式,是為了實現醫藥商品從起始地到消費地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流動而采取的基于藥品信息化、分揀自動化、配送網絡化條件下的運輸配送、儲存、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網絡設計、信息處理、客戶服務等各種活動。我國醫藥商業基本是從建國時期的一窮二白發展起來的,在市場化改革以前,我國醫藥流通企業受國家政策的庇護,一直以國有渠道、國有主渠道的方式經營,藥品按照國家計劃生產,統購統銷,價格上實行統一控制、分級管理。

二、醫藥物流的現狀

(1)中小企業基本上還沒有開始建設物流系統,大中型醫藥商業企業由于認識到物流的重要性而加大投入建設大型醫藥物流配送中心,但從采用技術和物流管理運作水平來看,大部分醫藥流通企業還處于發展現代物流的初級階段。物流中心的分類關系也沒有建立,沒有就大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與分配中心的配合進行合理搭配。

(2)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選用也還處于起步階段,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平臺還未建立。我國醫藥批發業還沒有在全國具有明顯壟斷優勢的企業。我國也沒有物流網絡特別發達的醫藥批發企業,醫藥批發企業的營銷網絡也是一個物流網絡,在物流網絡發展的同時,才有可能為我國醫藥批發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

(3)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大多數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基礎網絡建設及應用軟件系統建設階段,我國醫藥流通信息管理水平還比較滯后,大多數物流企業只局限掌握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源,沒有與客戶建立信息平臺共享系統,很多資源沒有充分利用,造成嚴重浪費。

現代醫藥物流體系建設包括物流網絡規劃、物流中心規劃與運營與物流信息系統三個方面的內容,這四個方面相互聯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醫藥物流體系都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三、我國醫藥流通發展趨勢

我國醫藥流通企業為了適應市場發展、規模化的需要與國家政府部門的相關要求,開始采用現代物流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立體倉庫儲存系統、自動分揀系統和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大大提高了醫藥流通的作業效率,有效降低了醫藥物流成本。目前中國醫藥流通市場呈現出整體分散、趨于集中的競爭格局。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中國醫藥市場逐步對外開放,醫藥物流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現代醫藥物流的發展需要整合供應鏈資源,優化藥品流通環節盡管目前醫改最終方案還未公布,但相關法規已經開始啟動。中國醫藥物流在發展中出現了以下幾個趨勢:

(1)醫藥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將會不斷提高。

(2)政府相關部門要求規范醫藥流通,降低醫藥流通成本,提高醫藥流通安全性與可控性。

①醫藥流通企業將會成為醫藥生產、流通、零售領域的核心。

②醫藥流通利潤越來越小。

③醫藥物流外包將逐漸得到更多的醫藥制造和流通企業認同。

④醫藥物流企業信息化投入力度將逐步加人。

四、建立醫藥物流體系應采取的對策

政府的宏觀之手為醫藥經營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建立醫藥現代物流將成為未來醫藥經營企業發展的目標。

1.加快醫藥物流現代化建設

政府或物流企業,加快對醫藥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組建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專業物流企業,滿足快速發展的醫藥市場需要。政府應多渠道調動各方面資金,加快信息網絡建設,構建醫藥電子商務平臺,盡快實現企業間的互聯互通。同時,推進醫藥物流標準化建設。

2.加強政策引導

出臺鼓勵醫藥產品從批發多級分銷向實行總、 總經銷制形式發展的政策和藥品生產企業直接將藥品銷售給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以縮短供應鏈扶持醫藥物流發展的政策。鼓勵少數醫藥批發企業實力不斷強大,逐步成為區域內的行業龍頭。

3.對過散的醫藥物流投資進行有效整合

鼓勵物流企業做大做強。根據國家實行的醫藥采購集中招投標的政策其結果必然是醫藥采購電子商務化。國家在這方面政策導向應在進行藥品招標采購時,一并進行物流配送的招標,這樣可以促使醫藥物流企業更加注重物流運作能力上,而非硬件及規模上。另外,建立高標準的醫藥物流企業準入制度。

總而言之,通過構建合理高效的醫藥物流體系,對醫藥流通環節信息、業務、資源、組織等各種要素進行整合,從而實現醫藥供應鏈中物流功能之間、物流渠道與商流渠道之間以及物流渠道之間的有效集成。合理高效的醫藥物流體系是降低醫藥流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提升醫藥批發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篇10

搶了誰的飯碗?

業界最期待的醫藥電商政策利好《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目前已經制定完畢。在國家力推“互聯網+”戰略東風的吹拂下,該政策有望加速落地。《辦法》中關于處方藥解禁、配送條件放寬等具體細則一旦正式實施,醫藥電商黃金時代或將隨之而至,預計將有超過價值3000億元的處方藥登陸線上銷售。

今年4月24日,由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持,中物聯醫藥物流分會、冷鏈委、北京科園信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醫藥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性能確認規范》國家標準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這標志著《醫藥冷鏈物流設施設備性能確認規范》國家標準制定工作的全面啟動。

菜鳥醫藥目前劃歸到菜鳥冷運板塊當中,由于藥品所需要的冷運條件比食品更嚴格,菜鳥為此已經投入了近百輛冷藏車以及500多個醫療溫控箱,在配送過程可實時進行溫度監控,同時,還專門研發了一系列一次性泡沫包裝以及可回收的中轉箱,在保障快件運輸安全的同時實現了溫度控制,而且正在嘗試構建“干線―倉儲―配送”一整套醫藥物流的體系。滿足了國家對第三方醫藥物流企業的信息技術、物流設備、營銷管理等軟硬件的要求,菜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的藥品批發企業有1.65萬家,零售企業有14萬家。然而,95%以上的相關企業都是中小型規模的。在高昂的成本之下,醫藥物流領域少數龍頭企業的現狀也不容樂觀。

據悉,目前國內醫藥物流分銷領軍企業為國藥、上藥以及九州通,然而這三家企業所占份額也僅為市場銷售總額的3%―5%左右。九州通等本身就屬醫藥流通企業,在上游藥企資源、配送資質、經營經驗等方面都具備先天的優勢,但其缺乏的則是“互聯網基因”。九州通等企業的醫藥物流是B2B模式,即向醫療機構、藥店供貨。而電商物流是B2C模式,即把藥品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這一領域恰恰是B2B模式的短板。因此,傳統醫藥流通企業的轉型都面臨著如何把自身資源與新技術、新模式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困惑。

從國外來看,美國的醫藥流通費用率為3%,銷售利潤率為2.4%,而中國醫藥商業企業平均流通費用率為12.56%,銷售利潤率為0.6%。據預測,依照目前的藥品流通體制,藥品從廠家到患者,往往需要經過多個流通環節,以最簡單的“兩票制”流通方式為例,即允許流通過程中經手兩次,若非基本藥物每次15%加成,即意味著30%的加價。而一旦實現互聯網“直銷”,即意味著這些中間的加價環節有望大幅被壓縮。

由于我國傳統醫藥商業發展仍不成熟,行業內一直缺乏專業的物流服務,不少醫藥商業公司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在醫藥物流層面。在這場顛覆性的新醫藥物流革命中,快遞企業和醫藥企業之爭雙方都各有優劣,唯獨醫藥商等中間環節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菜鳥向綜合物流平臺邁進

阿里巴巴目前的布局主要圍繞三個方面展開:電商平臺、支付平臺和以菜鳥為核心的物流平臺。阿里近來借助菜鳥網絡的物流優勢在醫療健康領域落子頗多,目前除了阿里健康外,菜鳥網絡、阿里云、螞蟻金服也均有醫療相關業務。與此同時,5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全球十大藥企之一的默沙東宣布達成多方面戰略合作。雙方將攜手探討在廣泛的醫療領域的合作,包括專業醫療倉儲、慢病管理云端數據存儲及健康數據分析等云計算業務的合作。而醫療倉儲物流正是阿里巴巴旗下菜鳥網絡的全國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合作成為菜鳥搭建醫藥物流體系的關鍵一步。

目前,已有深圳海王星辰大藥房、上海復美大藥房、北京金象大藥房、杭州九州醫藥公司等超過80家醫藥流通企業進駐天貓醫藥館,2014年3月―2015年3月,天貓醫藥館總商品交易額達到47.4億元。中國醫藥電商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天貓醫藥館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醫藥電商渠道,2014年的交易規模占總體醫藥B2C市場的比例為46.9%。

不過,隨著醫藥電商領域的不斷發展,騰訊、百度,以及眾多傳統醫藥流通企業均在此領域展開布局,這勢必會影響到阿里的市場地位。對此,阿里開始加速醫藥電商布局,縮短快遞送達時間,將進一步增加用戶黏度,以繼續保持其在醫藥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

阿里巴巴不但在前景廣闊的醫藥電商上鉚足了勁,而且在醫藥物流上也是“咄咄逼人”。而菜鳥早在去年初就正式成立了專門事業部,專注于醫藥物流領域,為醫療行業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務。一年多來,菜鳥醫藥已經實現“倉干配”一體化,并開通廣州―廈門―上海的醫藥冷運干線,服務范圍覆蓋佛山、東莞、中山、深圳、惠州、漳州、泉州。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天津5個城市的消費者已經可以在天貓上享受這一服務,預計年內成都、武漢、深圳、南京等14個城市也將陸續開通,部分城市和區域極速達服務會向1小時內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菜鳥網絡的該項服務主要服務于天貓醫藥館,第一階段已經打通了1500家線下藥房,形成網上購物、就近發貨、搶單攬派的全新物流派送模式。據菜鳥網絡介紹,消費者在天貓、淘寶、聚劃算購買有“極速達”標識的產品,訂單會通過高德地圖自動分配到離消費者地址最近的門店,門店接單后,系統自動會給附近的小件員發通知,小件員搶單成功后可立即上門攬收派送,實現3小時內送貨上門。目前,包括上海復美大藥房在內的共計500多家門店,以及萬象物流等醫藥零售企業和物流企業,均已對這一服務提供支持。

作為阿里旗下企業,菜鳥網絡推出高效的物流服務,無疑將提升淘寶、天貓等阿里電子商務平臺的競爭力,但更重要的是,這一服務也將加快阿里在醫藥物流領域的布局,進一步幫助其推進醫藥電商和移動醫療等業務的發展。

“最后一公里”待破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女人把私人部位扒开视频在线看| 日本免费高清一本视频| 女欢女爱第一季| 在线免费h视频| 波多野结衣免费观看视频|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男人j放进女人j网站免费|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片段|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把腿扒开做爽爽视频在线看| 国自产拍亚洲免费视频| 可以看的黄色软件| 五月婷婷丁香六月| 国产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www久久精品| 成人欧美精品大91在线|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日韩美女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毛片网在线观看|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精品区卡一卡2卡三免费| 国产91在线免费| 草草影院最新发布地址| 爱呦视频在线播放网址|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免费|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欧美色图五月天| 国产真实系列在线| 1024手机看片基地| 国产精品天天看| 18禁裸体动漫美女无遮挡网站|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视频|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