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健康教育記錄模板(10篇)

時間:2023-08-01 16:54:5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健康教育記錄,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初中健康教育記錄

篇1

2結果

2.1僑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狀況:所抽樣的26所中小學中,100%都建立了組織領導,58%建立了功能場室機構,42%有專業和開展教學工作,50%開展心理咨詢輔導服務,81%開展宣傳及普及工作,58%組織開展教研工作,31%總體工作開展較好。2.2僑鄉中小學師生對心理咨詢輔導的行為與態度:中小學生抽樣中,84.6%認為進行心理咨詢是有意義和必要的;26.9%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43.5%認為有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28.8%不敢去心理咨詢;23.1%怕別人嘲笑;8.3%擔心患有神經病。教師抽樣中,90.4%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有意義有必要;43.6%兼職心理咨詢輔導;46.2%認為自己不會咨詢輔導;75.0%認為忙,沒有功夫;12.8%認為不是自己分內的事;5.1%認為自己都需要咨詢輔導。2.3僑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差異比較:在抽樣的26所學校中,城區82%建立了功能場室,9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社團活動,91%定期開放功能室,100%有咨詢記錄,82%安排教師值班,82%建立了心理檔案,91%開展了課題研究和相關論文撰寫,有73%有專業教師。而鄉村地區以上指標分別是40%、33%、20%、53%、33%、47%、53%和20%,兩區域χ2值分別是4.547、13.095、13.595、8.474、9.758、6.205、5.488和7.867(P<0.05),城區學校功能室、社團活動、咨詢工作、研究工作和專業教師5個方面顯著高于鄉村學校。其他指標,城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各學段學校在功能室建設、計劃與總結、開展講座、定期開放功能室、咨詢記錄、教師值班、心理測試與檔案、課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和專業教師配備等方面的百分比,小學分別是28.5%、42.9%、28.6%、14.3%、42.9%、14.3%、14.3%、14.3%、42.9%和0,初中分別是55.6%、66.7%、44.4%、44.4%、44.4%、55.6%、44.4%、55.6%、66.7%和44.4%,高中分別是80.0%、90.0%、100.0%、80.0%、100.0%、80.0%、90.0%、90.0%、90.0%和70.0%。以上指標χ2值分別是4.487、5.338、10.575、7.283、8.607、7.171、9.988、9.697、6.872和11.250(P<0.05)。功能室建設、計劃與總結、開展講座、定期開放功能室、咨詢記錄、教師值班、心理測試與檔案、課題研究、教育論文和專業教師等方面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所抽樣學生中認為心理咨詢輔導有意義有必要、去心理咨詢怕自己真的有神經病態度上城區87.9%和4.8%,鄉村82.2%和12.1%,χ2值分別為0.935和2.149,城鄉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敢去咨詢、怕別人笑和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這3點行為和態度上,城區15.2%、10.7%和27.2%,鄉村39.2%、32.2%和53.3%,χ2值分別是10.453、10.023、8.213(P<0.05),鄉村顯著高于城區。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的城區48.5%,鄉村11.1%,χ2值為27.033,P<0.05,城區高于鄉村。在不同學段上,認為心理咨詢有意義有必要、接受過心理咨詢輔導和需要時找不到心理老師的行為態度上,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學;不敢去咨詢,初中高于小學,小學高于高中;怕自己有神經病,小學、初中和高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怕別人嘲笑的態度,初中高于高中,高中高于小學。

篇2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變,對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健康教育作為現代醫學的重要內容,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1]。我院在孕產婦的系統管理中加入了全程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結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的156例孕產婦參與研究,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78例,觀察組78例。對照組孕產婦年齡在23~37歲,平均年齡為(28.4±3.1)歲,孕產婦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的比例為3:5:2;觀察組孕產婦年齡在24~39歲,平均年齡為(29.1±2.8)歲,孕產婦的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大學及以上的比例為2:4:4。兩組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分娩程序進行分娩,并給予相應的孕產期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加入全程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幾個內容:①做好產前教育工作,在產科門診處設立專門的宣傳教育空間,幫助初次產檢的孕婦建立保健卡,并了解產婦的相關信息,將健康教育的宣傳手冊發放給孕婦,并叮囑孕婦及其家屬定期來參加孕前培訓工作。孕前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妊娠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孕期保健的注意點、產前準備工作、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等,確保每個產婦都能熟練的掌握這些知識。②做好產時教育工作,當孕婦進入產程以后,護理人員需要再次將產前準備和相關注意事項仔細講解給孕婦,并安撫孕婦的情緒,告知孕婦產時可能出現的情況,讓產婦不必驚慌。同時鼓勵孕婦進行自然分娩,減少社會因素剖宮產的概率。③做好產后教育工作,護理人員將產褥期的飲食注意事項、母乳喂養和新生兒護理的相關知識講解給產婦和家屬,讓產婦注意自我保養,同時維持病房的舒適和整潔。對產婦會的傷口進行護理,并查看是否出現其他并發癥。幫助患者正確保養護理,并傳授母乳喂養的方法。強調兩病篩查的時間,叮囑產婦按時篩查。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社會因素剖宮產的情況,并查看兩組患者母乳喂養的比例,記錄兩組患者的兩病篩查率,觀察兩組患者的產后并發癥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全程健康教育后,觀察組患者的社會因素剖宮產率、母乳喂養率、兩病篩查率、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妊娠期作為婦女一個較為特殊的生理過程,在這期間婦女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都會有所變化[2]。但是由于孕婦治療前后的成熟卵數、優質胚胎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移植胚胎數、受精率無明顯差異。綜上所述,卵巢儲備功能低下的患者服用DHEA可提高卵巢儲備功能,改善了患者的VF-ET結局。

參考文獻

[1]袁華,歐奇志,李柳銘,等.應用彩色超聲評價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脫氫表雄酮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低下患者的療效[J].廣西醫學,2016,38(06):781-784.

[2]李靜,滕濤,梁琦,等.中藥聯合脫氫表雄酮預治療對高齡卵巢儲備正常患者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結局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36(09):1046-1050.

篇3

為了適應農村人口居住分散的特點,解決學生上學不便的問題,保證農村適齡兒童順利地完成義務教育,農村寄宿制學校應運而生。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屬于學生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處于逐步形成的階段,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情緒調控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和問題。但農村地區許多家長文化程度低、觀念滯后,對青春期學生,特別對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確的認知引導,從而導致她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處于缺位狀態。因此,對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

一、研究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意義和目標

1.現實意義

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狀況研究是關懷關愛女生健康成長,為終身健康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舉措。通過探索正確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開展健康、科學、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幫助初中女生正確面對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出現的變化,養成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幫助她們正確對待男女生之間的友誼,從而保護并引導其健康成長。步入青春期的廣大農村女生必將扮演未來育齡婦女的角色,對她們做好青春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也

是以后開展好計劃生育工作的關鍵,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環節。

2.預期目標

以學校女生為對象,研究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她們可能出現或已經出現的心理困惑和問題;探索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解決她們心理健康問題的途徑;幫助她們正確地掌握青春期知識;引導她們加強青春期自我保護意識及與異性正常交往的能力;逐步形成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疏導的新方法和新途徑。

二、研究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方法

1.問卷調查法

對寄宿女生在校學習情況、生活自理能力、同學交往、青春期衛生健康認知度等狀況進行問卷調查,記錄和整理調查中發現的心理健康問題。

2.觀察分析法

觀察并記錄所在班級女生上課時的表現,與師生交往時的表現,在宿舍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現,與舍友相處方面的表現。對其中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自理能力的女生要多留心觀察并及時分析歸因。

3.走訪調查法

走訪部分女生家庭,特別是單親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家庭,了解家長對女生成長階段的心理教育及采取的措施。

4.個案分析法

對調查階段發現的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女生要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跟蹤記錄其發展狀況。

5.經驗總結法

總結適合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形成成熟的教育資源;對研究過程中出現的不成熟、甚至失敗的教訓作為典型案例記錄在冊。

三、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疏導策略

1.開展心理健康咨詢

建立心理輔導室,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活動,疏導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問題。教師的疏導應建立在對學生關心和愛護的基礎上,始終遵循愛的原則。談話時不能有成見或偏見,要耐心地傾聽,互換心理位置,設身處地地從青少年的處境去體察問題和感受,理解他們的思想和感情。

2.設立“知心姐姐信箱”

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同時擔任知心姐姐的角色,為了避免有些不方便與學生面對面交談的問題,或當面詢問因緊張或其他原因說不清楚的情況,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問題可以通過書信交流的方式,給予安慰或解答,進行健康平等的交流。

3.舉辦女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針對寄宿制女生對女性生理、心理知識基本處于不了解的認知程度,定期舉辦女生心理健康知識講座。通過大量的典型事例,以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演示和老師的講解,為女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提供理論指導。

4.建立家校溝通協調機制

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雖然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但雙休日及寒暑假期學生與家長還是相處較多。學校應把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作為一種責任,以此讓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機整合,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我們可以通過在家長會上作心理健康的講座、親子對話等方式加深家長對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們掌握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促進家庭內部良好氛圍的形成,讓學校和家庭共同處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提倡學生全面發展的今天,我們不能忽視農村寄宿制初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問題,有助于收集、分析疏導策略和整理農村初中女生青春期個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傾向,為她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研究提供新的素材和經驗,以便促進她們心理更平穩地發展。

篇4

隨著醫療臨床路徑[1]和外科快速康復理念[2]的引入,耳鼻喉科手術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不斷縮短。基層醫院的耳鼻喉科患者大部分文化程度較低,患者接受能力較差,影響健康教育的效果,因而耳鼻喉科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存在任務重、在院健康教育時間短的特點。無縫隙管理模式本質是找出醫療服務中存在的縫隙,該模式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快速反應、講究效率、個性化服務等精神,從而保證護理服務的連續性和完整性[3]。已經有研究將無縫隙管理模式應用于甲狀腺癌患者[4]、血液透析患者[5]等,但是將無縫隙管理模式應用于耳鼻喉科手術患者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應用無縫隙管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對耳鼻喉科手術患者進行評估和干預,取得了良好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取2015年11月—2016年2月在江陰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住院并治療的的耳鼻喉科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1.2方法1.2.1抽樣方法采用方便抽樣方法,按照入院時間,選取2015年11—12月收治的137例耳鼻喉科手術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選取2016年1—2月收治的137例耳鼻喉科手術住院患者作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耳鼻喉科計劃性手術患者;②患者精神認知、正常,能正常交流;③年齡>18歲;④自愿參加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入院12h內完成的計劃性手術如氣道、食管異物手術等;②精神及認知障礙的患者;③伴有可能影響本研究的其他疾病;④患者中途退出手術。本研究已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在入院時均簽署知情同意書。1.2.2調查方法參考相關文獻[6-7]〗,自行設計問卷,統一培訓醫護人員對2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①一般情況: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醫保方式、麻醉方式等;②疾病及手術相關知識:并發癥、藥物治療知識、手術治療的重要性、術前檢查知識、個人衛生準備知識、心理因素的重要性、術后康復知識、術后飲食知識、定期復檢的重要性等知識;③患者的態度:如是否能夠表達自我感受、對醫護人員醫囑依從的意愿、尋求術后康復信息的意愿、接受術后康復鍛煉的意愿等;④患者的健康行為:如術創口自我護理、尋求術后活動方式、按照醫囑定時服藥、選擇合適的營養品攝入、康復與功能鍛煉、定期復檢等;⑤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8]。1.2.3干預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健康教育,即病區護士、手術室護士、病員服務中心護士分別在患者住院期間、術前訪視、出院后3d各自完成各部門的健康教育內容,其中病員服務中心通過電話回訪形式完成健康教育,其內容包括:患者康復情況詢問、疾病恢復期注意事項、復診流程指導等。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基礎上,實施無縫隙管理模式,建立由病區、手術室、病員服務中心組成的健康教育合作組,協作完成患者術前訪視、住院期間、出院后3d健康教育的內容,健康教育形式同對照組。無縫隙管理模式的建立:①建立健康教育合作組:由病區護士長任組長兼協調員,骨干護理人員3名,手術室護士長任組長,骨干護理人員2名,病員服務中心主任任組長,骨干護理人員2名。②建立多部門合作流程:制定“健康教育記錄表”,便于各部門護理人員在實施過程中的記錄和交接。③培訓和質控:對全體護理人員進行無縫隙管理模式理念、實施流程和細則的培訓,建立二級質控體系,每天召開由組長、骨干成員共同參與的質控會議,保證質控和干預的連續性和準確性。無縫隙管理模式的實施:①患者入院時,由病區護理人員建立“健康教育記錄表”,根據診療計劃,逐項完成健康教育項目,對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教育進行記錄。②術前1d,手術室護理人員根據“健康教育表”內容,逐項完成對患者的術前訪視,對患者的個性化內容及時記錄,并與責任護士進行書面交接。③患者出院后,病員服務中心護理人員根據“健康教育記錄表”的內容,逐項完成患者出院后3d的電話隨訪。整個過程充分體現病區護理人員,手術室護理人員,病員服務中心護理人員相互間的嚴密交接和及時反饋,共同完成患者的個性化健康教育。1.2.4評價方法與評價指標采用知識知曉率評價患者的疾病認知水平,知曉率(%)=正確回答的總題數/(每人調查知識題數×被調查總人數)×100%。采用態度持有率評價患者的態度,態度持有率(%)=患者正向態度的總題數/(每人調查態度題數×被調查總人數)×100%。采用行為形成率評價患者的健康行為,行為形成率(%)=具備正確的行為總題數/(每人調查的行為題目數×被調查總人數)×100%。SAS≥50分評價為有焦慮癥狀,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9]。1.2.5統計分析采用Excel2007軟件錄入數據,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基本情況274例手術患者,對照組患者男性77例(562%),女性60例(438%),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為(4867±436)歲。初中及以下91例(664%),高中/中專22例(161%),大專及以上24例(175%);觀察組患者男性68例(496%),女性69例(504%)。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為(4774±491)歲。初中及以下86例(628%),高中/中專36例(263%),大專及以上15例(109%)。2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社會保險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2.2干預后2組患者知識知曉率比較干預前,2組患者的知識知曉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施無縫隙管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701%)、藥物治療(715%)、手術治療的重要性(781%)、術前檢查(766%)、個人衛生準備(796%)、心理因素的重要性(701%)、術后康復(737%)、術后飲食(737%)、定期復檢的重要性(839%)等知識知曉率均高于對照組及干預前(P<001),見表2。2.3干預后2組患者正向態度比較實施無縫隙管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能夠表達自我感受(920%)、對醫護人員醫囑依從的意愿(971%)、尋求術后康復信息的意愿(978%)、接受術后康復鍛煉的意愿(949%)等正向態度持有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24干預后2組患者健康行為比較實施無縫隙管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手術創口自我護理(854%)、尋求術后活動方式(839%)、按照醫囑定時服藥(898%)、選擇合適的營養品攝入(869%)、康復與功能鍛煉(839%)、定期復檢(869%)等健康行為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2.5干預后2組患者焦慮程度比較實施無縫隙管理模式后,觀察組患者的無焦慮(299%)、輕度焦慮(438%)均高于對照組,中度焦慮(197%)、重度焦慮(66%)均低于對照組(P<005)(χ2=14085,P<001),見表5.

篇5

健康教育作為護理重要內容,可體現整體護理的患者為中心原則,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工作中[1]。然而,健康教育在絕大多數醫院的形式僅僅為口頭講解,常采用反復語言宣教,此方法易遺漏重要事項,可出現一定偏差,時間邏輯不強,教育效果不明顯[2]。情景式健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有研究表明其可能提高教育效果。本研究淘淘樂情景式的健康教育應用于消化道內鏡的檢查和治療中的效果。現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9月~2015年10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首次接受消化道內鏡的檢查治療的患者共100例,隨機分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有男24例,女26例;年齡33~76歲,平均年齡(52.41±1.79)歲;小學文化程度20例,初中10例,高中10例,本科及以上10例。對照組有男25例,女25例;年齡32~77歲,平均年齡(51.91±1.41)歲;小學文化程度21例,初中9例,高中11例,本科及以上9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間在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取情景式健康教育方式,即在進行檢查之前,請患者看內鏡準備及操作的光碟。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的健康教育方式,即在病房內進行口頭講解。

詳細方法包括:①培訓本次研究有10名研究人員,其中4名病房護士,1名內鏡室護士,3名醫生,1名放射技師,1名研究生。醫生負責消化道內鏡的操作,護士負責健康教育,技師負責制作光碟,研究生負責分析與統計。②流程對于50例對照組患者,在手術前,進行傳統的口頭講解手術的準備過程,反復講解至患者自述基本掌握。對于50例觀察組患者,在手術前,組織患者觀看光碟,光碟內容為實景內鏡操作錄像,觀看后由護理工作者向患者詢問,以保證患者掌握檢查和治療操作,并讓患者在現場模擬,若沒有掌握,需向患者重新放映直到患者掌握。教育完成后,由護士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填完后由護士收回[3]。由護士調查手術前夜睡眠狀況,心理應激的反應評級,手術前半小時測量血壓和脈搏,記錄配合插管的時間等。

1.3觀察項目 在內鏡操作前,調查緊張情況、前夜睡眠時長,記錄血壓、脈搏、滿意度(不滿意一分、一般二分、滿意三分)、術中配合所需插管時間(口服膠漿到十二指腸鏡到達胃的時間)、心理應激反應的評級(不恐懼,無不適或不適為輕度,不回避是一級;恐懼,顯著不適并回避是二級;明顯恐懼,嚴重不適不安,明顯回避是三級)[4]。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 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配合插管時間、術前夜睡眠時間、術前半小時收縮壓脈搏比較,見表1。

2.2心理應激反應的評級比較 觀察組一級30例,二級12例,三級8例;對照組一級19例,二級18例,三級13例。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3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者23例,一般者11例,不滿意者16例;對照組滿意者24例,一般者9例,不滿意者17例。差異不明顯。

3 討論

情景式的健康教育法指在一般健康教育基礎之上,用光碟為患者直觀展示影像資料,階段性按時間順序宣教,以保證患者掌握手術操作的教育方法[5]。其能在直觀上指導患者關于疾病的大部分必需知識,尤其是對于檢查和手術的患者,為患者播放相關影像資料并觀察患者感受,能夠使護士在傳統健康教育法操作過程中出現語言負面問題的可能性降低,可使患者更易接受[6]。影像資料的放映具備時間性、階段性以及漸序性,從多個方面對患者進行直接宣教,能夠被不同性別、年齡、文化水平以及職業狀況的患者都可以接受,對全部檢查或者手術過程進行詳細了解,能夠減輕患者接受消化道內鏡操作前的緊張情緒[7]。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配合的插管時間比對照組短,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消化道內鏡檢查和治療中,縮短術中配合插管時間,能夠顯著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應用效果明顯,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佳莉.健康教育對消化道腫瘤治療的作用研究[J].家庭心理醫生,2015:45-45.

[2]吳潔,賈新平.Nd:YAG激光內鏡下治療消化道疾病的健康教育[J].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2003.

[3]潘玉梅,陳如娣,王萍,等.健康教育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患者圍術期的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2):52-53.

[4]王珍香,劉峰,周國華,等.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行內鏡下套扎治療的健康教育[J].現代醫藥衛生,2009(3):437-438.

[5]馬燕,馬濤.健康教育在消化內鏡檢查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Xinjiang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2011(1):68-69.

篇6

在當前社會中,教育學是在持續進步發展的。當前社會所普及提倡的是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而怎樣使素質教育可以更好的融入現代教學發展中是所有老師必須關注到的情況。在初中生處于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的特殊階段,我們須充分了解學生的這種讓人難以理解的心理,并適時推廣心理學教育,還要在教學課堂中縝密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情況,再將正確思路滲透進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中。

一、對當前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分析研究

當前的初中生大多是90年代后出生,其家庭也都有著比較豐厚的物質基礎,而這其中的獨生子女在家里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他們大多嬌生慣養,更有甚者已經被父母寵壞,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這些初中生的心理成長也在慢慢發生著變化。

1.他們都有很強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說話時往往都是盛氣凌人的,在家里被嬌慣得多了,而在外面卻不能受到一點氣,總是將自己放在高于別人的位置上,這樣學生之間就很容易引發沖突,甚至不時還會出現打架斗毆的現象。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是善良的,他們只是不愿在學校受氣,在家里向來以小皇帝自居,而到了學校也不會讓自己受委屈。

2.學生們都處于還未完全成熟的成長階段,但是他們卻認為自己已經長大,總是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初中生都只有十幾歲,剛剛小學畢業而已,上了初中就以為自己已經長大,就不喜歡家長再管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心理完全包裝起來。他們通常還會為自己的生活感到郁悶,可是家長們卻不以為然,覺得自己對孩子很了解,從而忽視了這些學生的心理成長,這本身就傷害到了這些初中生的自尊心,因此這些學生就自此產生了逆反心理,不愿受到長輩的管教。

3.當前社會已步入網絡時代,而初中生都有非常強烈的性格特點。我們已經身處信息時期,電腦、手機等信息傳輸工具已經相當普及,而初中生對此并不陌生,并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 QQ 號碼,平時在一起談論的就是網絡游戲。他們都以自己知道的游戲多、自己有 QQ 號碼為榮,平時喜歡在同伴面前、家長面前、老師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長,喜歡賣弄并得到夸獎,并且他們不時還會體現自己獨特的個性,經常把自己打扮得與眾不同,穿衣穿鞋講究名牌,對各類運動品牌了如指掌。初中生在網絡中學到了不少知識,但同時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也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二、在心理教學中對初中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加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義深遠,學生的身體健康固然要關注,但是心理的健康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家長決不能忽視對初中生心理教育,而且要專門開展課程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滲透教育。

1.對于學生的心里話要仔細傾聽,提高學生在心理課堂中的發言積極性。學生還可以通過寫紙條來向老師表達自己內心的實際想法、自己的學習心得、自己的生活煩惱困惑、自己對未來是如何設想的等等。而在課堂中,老師也要善于活躍氣氛,使學生產生踴躍發言的沖動,并且要和學生互動起來,當課堂氛圍達到相當的活躍高度,學生就會向老師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學生暢所欲言,作為老師要對學生的心理及時掌握,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好記錄并耐心解答,要善于引導學生的心理。充分了解學生的心里所想是先決條件,老師要經常性地聆聽學生的心理,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這樣才可以對其實施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素質教育。

2.根據學生中經常發生的事情,做好心理課堂分析工作,利用這些實際情況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明白自己現在所處的階段、自己現在所要做的任務、自己的將來生活等。對于學生來說,給他們講大道理肯定都聽不進去,甚至不予理睬,而實際情況通常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在學生的平時生活學習中都會遇到,精彩異常內容豐富,學生們肯定都喜歡聽。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可以借助實例為學生展開細致地心理健康疏導,為學生的學習心理鋪平正確的道路。

3.讓學生學會團結協作,作為獨生子女一般都是獨行獨往,而在學校有了同伴,同學之間的關系相處往往會發生摩擦,團結協作的學習在學校是一個很好的條件,可以幫助學生互相認知、互相幫助,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學習的互相幫扶。你的語文成績好來幫他學語文,你的數學成績差可以讓對方來幫你學數學,互相幫助學習達到團結協作;可以組織拔河比賽,讓班級上下齊心協力形成凝聚力;可以通過開展拓展訓練營,讓學生組團參加拓展訓練。拓展訓練對團結協作的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幫助,通過拓展訓練中的項目、小游戲來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配合完成任務目標,并且讓學生將心得體會做好記錄并時常翻看。

4.向學生介紹家長為孩子的一片心,可以邀請家長來校聽課,讓家長和學生在課堂上形成互動,通過互動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內心,也讓學生多多體會父母的苦心,增加彼此的了解,增加更多的溝通渠道,學生的心理才會在家長和老師的關懷引導下更好地健康發展。

總之,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義深遠,初中生正處于心理成長發展的轉折過程中,同時心理還時常發生變化。在這個特殊時期,家長和老師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引導教育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心理學課堂上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一定會對初中生的心理成長發揮積極作用,因此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其意義影響必然深遠。

【參考文獻】

篇7

學校加強健康教育和文明習慣養成的常規教育,做到有計劃,有組織,定期定范圍的通過健康教育課、校班會、班主任會、衛生委員會等多層次的宣講、評比;并定期通過講座、廣播、黑板報、櫥窗、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多元化、多角度的宣傳,使每一位學生掌握健康行為的應知應會、應防應做知識和要求,改掉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為了加強學生入廁文明教育,我們除了設置了必要的設施外,每周組織一個班的學生參加刷廁所勞動,還在廁所的門上設立上警示語和提示語,促使其習慣的養成。在治理校園口香糖、中午亂丟食品包裝等方面,我校都是采取單項整治的辦法,講明道理、多層次宣傳、反復教育、加強管理,狠抓措施落實。對個別無視規定有壞習慣,反復出錯的學生,給予個別教育。對嚴重違紀的學生給予批評、班級扣分。通過學校有人管,學生自覺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學生自身的文明的良好的習慣逐步形成,班級、校園的衛生明顯提高。版權所有

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項常規

學校認真落實學生日常保健,體檢建檔管理等工作,合理安排全校學生視力檢測等各項檢測、并按上級要求及時上報統計、報表、計劃、總結、健康評價等材料和報表。堅持認真執行衛生掃除、衛生監督、眼操檢評等規章制度,做到高標準、嚴要求,公平、公正、合理的進行檢查評比。每日檢查記錄,每周公布成績,做到與班級考核、班主任工作量化掛鉤。

篇8

近幾年,國內圍產醫學發展迅速,而相應的剖宮產率也逐年上升[1-3],為了降低剖宮產率,保障母嬰安全,降低孕產婦并發癥,同時縮短住院時間與費用,本院產科針對接診的無剖宮產指征產婦采取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健康教育處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將結果作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萍鄉市婦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產科分娩的無醫學指征而要求剖宮產的產婦240例作為研究對象,皆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各120例。實驗組:年齡18~41歲,平均(28.6±2.3)歲;學歷≤初中32例、>初中88例;就業者101例、無業者19例。對照組:年齡18~42歲,平均(28.8±2.1)歲;學歷≤初中30例、>初中90例;就業者105例、無業者15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及職業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按照產科常規護理與健康教育處理,而實驗組采取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健康教育處理,具體為:由本科室經過培訓的醫務人員作為調查員,向被試者發放《孕產婦分娩方式選擇調查表》[4],同時根據產科專科檢查結果,對無醫學指征而要求剖宮產的孕產婦進行《剖宮產選擇原因調查表》調查,及時掌握她們分娩方式選擇的意向與原因,并采取自制《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自我主觀感受與焦慮狀態情況進行測評,然后由具備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護理人員針對性地對患者實施認知行為療法與健康教育,方案實施共3個步驟:第一,糾正患者的認知錯誤,針對性地實施健康教育;第二,指導患者學會自我放松方法,加強行為矯正;第三,重建自然分娩信心,讓患者明白自然分娩的好處與優勢,促使她們更多地選擇自然分娩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剖宮產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健康教育覆蓋率、相關知識掌握率及患者滿意度情況,并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0.0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 字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3 討論

本次研究針對本院產科分娩的無醫學指征而要求剖宮產的產婦240例進行對照研究,對照組按照產科常規護理與健康教育處理,而實驗組采取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健康教育處理。結果顯示,實驗組剖宮產率為23.33%,對照組則為41.67%,實驗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產婦平均住院時間與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實驗組健康教育覆蓋率為100%、相關知識掌握率為91.67%,對照組則分別為90.00%、70.83%,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滿意度為95.83%,對照組則為83.33%,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本次研究以“認知行為療法”為理論基礎,并聯合健康教育,對無醫學指征要求剖宮產的產婦,進行認知行為治療,糾正認知的偏差,有效緩解產婦緊張與焦慮等負性情緒[5-10]。減少產婦分娩恐懼,增強孕婦對醫院的信任和對自然分娩的信心,達到降低剖宮產率的目的,確保母嬰安全,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孕產婦身心健康,減少孕產婦并發癥,符合醫學發展趨勢[11]。

參考文獻

[1]李雪,羅磊,辜定纖,等.孕產期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1,32(5):748-750.

[2]黃偉嫦,彭政.以家庭為中心的產前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現代臨床護理,2013,13(7):26-29.

[3]趙梅平,劉霞.產前檢查護理門診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9):1606-1608.

[4]吳月紅,宋瑰琦.孕晚期運動教育干預支持對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3,17(2):336-338.

[5]張海文.健康教育對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的影響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3):96-97.

[6]朱艷槐.孕婦孕期實施健康教育對降低無醫學指征剖宮產率的影響[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6):1236-1237.

[7]李一美,方曉紅,耿筱紅,等.產前開展個體化的健康教育對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24):3377-3378.

[8]王慶燕,黃燕濤,胡偉英,等.孕期的合理營養與健康教育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0):122.

[9]蔣世琴,楊文東.孕期健康教育及產前干預降低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的效果[J].實用醫藥雜志,2011,28(7):592-593.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arried out to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Totally 320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nonintervention group.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life quality was evaluated with SF36 health scale, and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 was observed at the same time. Effect evaluation was taken after treatment two to four week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pressure(SBP) and diastolic pressure(DBP)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whil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intervention valu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preand postintervention(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quality indexes of two groups’ preintervention (P>0.05). The body pain, emotional functions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ostintervention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non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drug therap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ould control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 more effectively.

Key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life quality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影響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對于高血壓采取健康教育作為干預方法,提高病人對疾病以及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掌握科學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方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是治療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及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徑[1]。我院對原發性高血壓住院患者實施系統性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病住院患者共32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SBP)大于等于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BP)大于等于90 mmHg。排除癥狀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及有心、肝、腎重要器質性疾病和嚴重并發癥及神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非干預組,各16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所有患者分別在入院和出院時接受生活質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問卷調查[2],該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8個維度36個條目,生存質量總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同時記錄血壓變化情況,住院治療2~4周后進行效果評價。

1.2 干預方法

醫生根據兩組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III級高血壓患者藥量加倍,連服2~4周。干預組同時實施系統性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認知教育、心理教育、行為教育。具體方法:①成立高血壓健康教育小組。全科護士均為健康教育小組成員。該小組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熟練掌握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方法。②干預組根據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和一般評價結果,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在用藥的同時對病人進行教育,采取講解、看錄像、示范、發宣傳材料及個別輔導為主的方式。每周集中授課1~2次,每次1~2 h。對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人以講解、示范為主;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病人以發宣傳資料、示范為主,均給予個別輔導。在病人入院的當天,以減輕其陌生感及緊張心理為主,以后根據教育計劃對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對易激動的患者除按計劃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外,還教他們使用精神松弛法,轉移注意力。每日護理查房時采用詢問、觀察等方法了解病人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尚未掌握者進行重復教育。③給每位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小冊。在住院期間進行2~4周系統的高血壓知識教育。

1.3 資料收集

兩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時接受SF36健康量表問卷調查,同時記錄血壓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SBP、DBP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兩組教育前的SBP、DBP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教育后及教育差值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SBP、DBP評價結果*:與非干預組比較,P<0.01

兩組患者入院與出院時SF36評分比較見表2。入院時(干預前)兩組各項生存質量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出院時干預組BP、RE、MH評分明顯高于非干預組(P<0.01)。表2 兩組患者入院與出院時SF36評分比較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堅持規律性服藥并能控制血壓的比例非常低,有些患者長時間只服藥不測量血壓,有些患者則不按醫囑服藥,造成血壓驟降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等,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過高血壓病本身[3]。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干預組的生活質量與非干預組相比有明顯的改善和提高,說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積極的作用。隨著家屬參與到患者的治療和監測中,使患者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及血壓的定時監測幾乎達到100%,大大提高了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了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干預組與非干預組血壓控制情況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高血壓病患者不僅靠藥物控制,健康教育干預對患者影響也是明顯的。健康教育對患者血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健康教育有利于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低鹽飲食的重要性,形成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戒煙、限酒的生活方式,增強了降壓的效果。②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有研究表明,患者對藥物知識了解程度與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之間有顯著的關聯,因為不理解治療的重要性而傾向于不依從是主要原因[4]。本組資料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干預,能夠使患者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掌握藥物的一些基本知識及常規的不良反應,減少患者對藥物療效及其副作用的顧慮,從而有利于增強其治療的信心,提高服藥依從性。③健康教育有利于保持患者情緒穩定。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的發生率較高,高血壓的病情與患者的焦慮情緒也存在明顯的相關性[57]。因此,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及家屬及時的心理疏導,向其講明高血壓是可控制的,只要有效地控制血壓便可健康長壽,從而能夠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增強患者及家屬對治療的信心,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庭關系,保持患者情緒穩定,使其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增強降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顧東風,Jiang He,吳錫桂,等. 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3, 37(2): 84-89.

[2] 李 魯, 王紅妹, 沈 毅. SF36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2,36(2):109-113.

[3] 李寶英.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患者自測血壓狀況影響的調查及分析[J]. 時珍國醫國藥, 2007,18(3):740-741.

[4] 楊 娟,隋 捷,李 榮,等.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5):375-376.

篇10

關鍵詞 移動護理車;健康教育;外科病房;圍手術期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7.038

健康教育是改變患者對疾病護理認知的重要途徑,可激勵患者積極參與健康維護,提高生活質量[1]。我院健康教育與國內大部分醫院一樣僅處于紙質形式的發展階段,存在記錄繁瑣,難于控制、統計困難等缺陷[2],而且由于護士工作繁忙、經驗不足或專業知識不全面,健康教育水平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3]。隨著外科手術的迅速發展,圍手術期健康教育逐漸成為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推進與發展,醫院信息化也逐步由局部信息化建設向臨床、向患者床旁發展。我院自1997年開始醫院信息化建設,截止到現在信息化已基本覆蓋我院臨床的各個部門和行政科室。在2010年我院臨床病區開始使用移動掌控電腦的基礎上,為了更好地使護士的工作延伸至床旁,我院又于2012年底給各臨床病區配備了移動護理治療車。我院外科病區以醫院信息化為依托平臺,將移動護理車與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地結合與應用,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3年4月擇期手術患者200例。男116例,女84例。年齡18~76歲。學歷:大學22例,高中39例,初中65例,小學63例,文盲11例。手術類型:胃手術21例,甲狀腺手術23例,結、直腸手術45例,膽囊手術76例,其他手術35例。將患者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工具 參照《腹部手術患者健康教育評價標準》[3]制定我院外科病區的健康知識教育效果評價表與患者滿意度調查表。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按照傳統的日常宣教方法,對患者進行完治療護理工作后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教育材料多為紙質材料,方法多為口頭講解。

1.3.2 觀察組 使用移動護理車。健康教育可以穿插在治療護理工作中,教育材料可為紙質、多媒體影像、PPT等,方法為口頭講解、演示、現場模擬等對患者進行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移動護理車由筆記本電腦推車配備一臺筆記本電腦組成。護理操作軟件使用環球康援移動護理系統操作軟件,其護理系統包括患者一覽、醫囑執行、醫囑查詢、護理評估、護理計劃、護理記錄、生命體征、檢驗結果、健康教育、交班記錄等16個功能板塊。在健康教育功能板塊中可以根據患者個體需要和疾病差異選擇不同的健康教育內容與健康教育形式,如制作的多媒體視頻、PPT、動畫演示等。對于患者提出治療護理方面的疑問可以通過查閱醫囑查詢、護理記錄與護理評估等功能板塊的內容予以解答與講解。

1.4 評價方法 在實施評價前對實施評價的護士統一進行培訓,內容包括健康教育的統一性、問卷發放對象的選擇條件、收集資料的方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方式與技巧等。在住院期間和出院前1 d分別對患者健康知識教育效果及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健康知識教育效果分為明確、比較明確、不明確,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比較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4個層次。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等級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宣教結果比較(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表2)

3 討 論

3.1 移動護理車的應用使護士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從護士站轉移到患者的床邊 常規的健康教育需要護士往返于護士站與患者之間,對患者和家屬提出的疑問和需求無法做到第一時間進行解答,而自移動護理車推廣使用以來,護士在病房進行治療操作的任何時間,對患者或家屬提出的疑問和問題都能在第一時間解答并進行相關問題的健康教育。如在床旁為患者進行化驗檢查結果的宣教,對于最新開立的醫囑也能及時做到刷新并通知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患者隨時進行健康教育(飲食、液體出入量、用藥等),同時還可以把宣教過程中收集的患者信息錄入電腦,節省患者信息再次記錄、登記、整理的時間和往返于護士站和病床路上的時間。

3.2 健康教育的形式多樣化、豐富化 傳統的健康教育形式有口頭、書面、宣傳手冊、畫報等形式。我院外科病房使用移動護理車以后,在健康教育形式上除了能滿足傳統的健康教育需求以外,還可以根據病房的專科特色將健康教育所需的內容制作成PPT、視頻等資料,供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使用,更加形象、生動地為患者和家屬進行宣教,患者和家屬也易于理解和掌握。

3.3 提高了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移動護理車在外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推廣應用較之前的健康教育模式更能滿足患者的需要,滿足他們提出的各種需求,同時能夠減少護理人員往返于護士站和病床之間的次數,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和護患矛盾。因此,高效率、豐富的健康教育形式和便捷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3.4 不足 在移動護理車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筆記本電腦因電池待機時間有限,需定時進行充電,否則會影響其使用;由于醫院局域網安全防護的要求,為保證整個信息系統的安全,部分健康教育資料的維護與修改需信息部門網上辦公流程的通過,不方便及時更新和維護。

4 小 結

目前隨著無線通信技術在國內醫療機構逐步得到推廣應用,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顯著提高護理效率與護理質量[5],針對醫院后期的信息化發展的期望,如果能根據不同病房和不同功能的信息化需要配備不同的電子產品來滿足臨床護理的需要,例如配備平板電腦進行專門的健康教育,既輕巧又便于攜帶,將使護理工作更加便捷。當然,要想使患者獲得更個性化、優質的健康教育,今后還要加強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和溝通技巧的培養,以便根據個體差異采取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滿足患者不斷增長的、高質量的健康教育需求[6]。

參考文獻

[1] 劉 娟,閆燕峰.7例大齡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圍手術期的護理及功能鍛煉指導[J].吉林醫學,2011,32(17):3595-3596.

[2] 汪瑞棋.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的應用研究[J].醫學信息,2011,24(8):4845-4846.

[3] 杜心平.醫院開展健康教育的現狀[J].護理研究,2009,23(1上):13-14.

[4] 宮久玲.健康教育評價標準在腹部手術病人中的應用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1,32(3):203-206.

[5] 劉酉華,趙立新.臨床護理移動信息車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21):2570-25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网站www| 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 日本熟妇色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男女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观看| 香蕉精品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少妇高潮喷水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国产精品先锋资源站先锋影院|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女人隐私秘视频黄www免费| 中国xxx69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97纠|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bbbbb|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美女双腿打开让男人桶爽网站| 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观看片 | 超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国产精品理论电影| 91最新地址永久入口|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yjsp妖精视频网站|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 18禁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 | 好硬好大好爽18漫画|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久系列| 日本50岁丰满熟妇xxxx|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