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糾紛的時效性模板(10篇)

時間:2023-09-08 16:59: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濟糾紛的時效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篇1

中國經濟型酒店—————個改變中國大眾旅游生活質量的產業。查爾斯·福特曾說“:旅館(Hotel)和餐館會改善一個國家中人們的生活。”經濟型酒店當然也包括在其中。

一、經濟型酒店市場營銷的優勢分析

在我國各個地區,品牌競爭、規模拓展的局面已經展開,“如家”、“錦江之星”、“莫泰連鎖酒店”、“7天連鎖酒店”“、格林豪泰”等品牌已逐漸割據市場。目前,“7天連鎖”似乎是走在整個經濟型酒店品牌的前列。因此,它的營銷前景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被突破。

1.經濟型酒店的服務優質,價格適中

在具備一定的服務水平、價格水平,符合一般公務、商務旅客的要求的條件下,經濟型酒店的價格水平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2.網點眾多,管理成本相對較低

在旅游、公務、商務目的地,一般都存在著一定數量的經濟型酒店,酒店布局上具備相對的優勢。相對于高星級酒店,經濟型酒店的管理成本較低。一些經濟型酒店的管理費率遠遠低于高星級酒店的水平。

3.有一定客源背景

和高星級酒店、普通社會旅館一樣,經濟型酒店也存在數量巨大的客源。由于經濟型酒店定位于大眾消費,因而經濟型酒店將自己的目標市場定位在普通商務人士、工薪階層、大眾旅行者和學生群體上,而高星級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務人士、高收入階層和公費游客為主要目標市場。

二、經濟型酒店市場營銷的劣勢分析

1.盲目模仿,缺乏個性

經濟型酒店在中國剛剛起步,尤其是一些國內的經濟型酒店投資者,在建設初期沒有明確的目標市場,不是根據市場調研、市場分析來組織策劃經營,而是片面模仿別的高星級酒店,因此造成市場定位混亂,在客源的選擇上非常盲目,沒有重點。另一方面,一些從中低檔國有飯店改造而成的經濟型酒店,在建造初期都是按照普通星級酒店標準設計的,其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都較齊全。

2.單體經營,規模優勢不明顯

國內的很多經濟型酒店都是單打獨斗,沒有形成規模。經濟型酒店之所以“經濟”就是因為其較低的成本,連鎖經營或集團化經營能夠統一采購、統一培訓、統一提供技術支持、統一市場營銷等,從而降低了成本和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3.缺乏品牌建設,市場營銷手段不全

國內的很多經濟型酒店為中小型企業,所有者和投資者沒有雄厚的資金來進行品牌建設。而從國際經驗來看,酒店品牌在擴展過程中都伴隨著強大的營銷和預訂系統的發展,都伴隨著企業文化的滲透和市場份額的擴大。我國經濟型酒店的經營者往往只注重內部管理,缺乏在市場開拓、品牌打造、網絡預訂等方面的意識和手段。

三、經濟型酒店市場營銷的機遇分析

1.國際模式可以借鑒

經濟型酒店在我國起步較晚,我們在保持和發揚自己獨特魅力的同時,也要注意按照國際行業市場的要求和標準來規范自己,尤其是要多向外國經濟型酒店學習。

酒店是國際化、標準化特點強的產業,先進、適用的酒店模式應用會傳播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從建筑外觀到先進材料,從設施到使用物品,從電腦硬件到軟件,從經營模式到管理服務規范以及綠色環保等。

2.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國

目前,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旅游國。

3.市場需求旺盛

我國經濟型酒店市場需求旺盛,幾個大城市和幾塊區域成為熱點。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大型城市的經濟型酒店需求非常突出,市場條件比較成熟。

四、經濟型酒店市場營銷的挑戰

1.來自市場的挑戰

過去的成功經驗并不代表未來成功的保障。更何況,過去10年中國經濟型酒店之所以取得輝煌的業績,與其說是市場營銷的戰果,還不如說是搭乘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這班車。傳統的、原始的營銷手法,如發單片、跑客戶、開中介和簽合同繼續有效,但遠遠不夠。

2.來自組織的挑戰

房間數超過200間的經濟型酒店在近年來大量出現,經濟型酒店那種門店沒有市場營銷部門和人員的組織結構,已經不足以應對龐大的房量造成的長期出租率無法有效突破的困境,相當多的大房量由于管理不善、營銷不利、促銷無方,而陷入困境。這是機遇,但同時也是挑戰。因為這些酒店普遍房量較大,經濟型酒店那種老套的方法和曾經令人自豪的扁平化以及無中層管理者和部門經理的組織機構,已經無法有效地組織起門店的營銷。

3.來自新技術的挑戰

網絡營銷已經成為市場營銷重要的營銷工具之一,但是沒有看到哪家經濟型酒店設有網絡營銷經理,而要招聘此類人才也是非常困難。中國經濟型酒店呼喚適合于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市場營銷理論的出臺。

篇2

由于中國經濟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國內的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的發展規模日益擴張。伴隨實體經濟轉型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的銀行業的行業分化趨勢明顯。隨著近年來各大銀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的門檻進一步放低,競爭對手的大量涌入,使得國內傳統的銀行業所面臨的競爭進一步加劇。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商業銀行更應該不斷提升服務效率以及經營效率,服務效率的提升依賴于銀行對員工專業素養、服務態度等方面的培訓提升;而經營效率的提升則需要對銀行的經營狀況進行科學、客觀、定量定性的分析。為了使國內傳統金融業能在這樣一個競爭巨大的利率市場化的大環境下繼續持續穩健的發展,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傳統的商業銀行業應該加強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提升自身的經營效率,使傳統銀行業能在內部競爭與外部競爭同時存在的情況下依然能健康的發展,更好的給銀行的客戶和投資者樹立信心。

二、相關文獻綜述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家們就開始把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管理作為加強銀行管理的重要目標之一,但銀行作為一類相較于其他生產性企業更為特殊的一類企業,其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又相對較晚。在經過大半個世紀的發展之后,西方國家金融屆和學術界在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領域的研究已經逐漸趨于完善,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績效評價研究體系,這對于發展相對滯后的我國的學術界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并對我國的學術研究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美國經濟學家Alhadff[ ]1954年在對美國加利福利亞州210家商業銀行進行研究分析時發現銀行業的績效與產出的擴大成本效應有關,且擴大的成本效應對產出有著負向的影響。1972年,美國學者David Cole首次將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引入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體系中,豐富了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分析方法。1985年,英國經濟學家West[ ]將因子分析法運用于銀行業績效評價中,并結合駱駝分析法進行分析,最后得出因子分析法在商業銀行績效評價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Robert Kaplan和 David Norton在1996提出了平衡計分卡在績效評價研究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它不僅能測量財務指標,還能準確地衡量出非財務指標,這一方法在當時也是運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方法。Allen N. Berger 在其文獻綜述研究中總結了130多篇關于各國金融機構效率評價方法的研究,其中所運用的主要方法有數據包絡分析法、自由分布方法和隨機邊界方法和因子分析法等。

與國外的研究相比,國內關于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起步較晚。2004年李建軍從微觀績效和宏觀績效兩個方面對國有商業銀行績效進行了分析,他根據商業銀行的公共特殊性創造性地提出將銀行績效評價分為三個方面:企業型績效評價、公共型績效評?r和綜合型績效評價。2005年張云在其發表的文章中系統的概括出了西方國家近年來有關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相關方法,從國內金融監管者、社會中介部門和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者三個角度分別對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建立模型并進行實證分析。沈春雨2011年在其碩士論文中總結了前人將EVA方法應用于績效評價中的理論成果,嘗試性的將EVA方法應用于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評價中。

綜合來看,國內學者對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研究在近年來還是比較豐富的,研究內容也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股權集中度、資本市場結構等因素對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研究以及銀行自身經營能力指標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經濟增加值法(EVA)、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因子分析法、平衡計分卡、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等分析方法。

三、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模型的建立

(一)數據的來源說明

本文選取了2016年上市的16家上市商業銀行為進行實證分析的銀行樣本,這16家上市商業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以下簡稱浦發)、中國民生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平安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這16家大型上市商業銀行的各項財務數據每年均以年報形式準時向社會大眾和股東披露出來,其數據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實效性。主要從盈利能力、流動能力、風控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進行評價,根據《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考核評價辦法》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股份制商業銀行風險評級體系(暫行)》的通知以及國內外專家學者們在此領域的研究基礎上從上述四個方面選取了十二個二級評價指標,具體指標在第三章中有詳細講述。這十二個二級評價指標分別為:A1:平均總資產回報率、A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A3:成本收入比、A4:權益利潤率、B1:流動性比率、B2:存貸比率、C1:資本充足率、C2:撥備覆蓋率、C3:不良貸款率、D1:總資產增長率、D2:凈利潤增長率、D3:資本積累率。

(二)數據處理與檢驗

為了將數據統一量化,分別對所有指標數據進行z-score標準化處理,按照方差為1,均值為0的標準化方法來進行。對處理后的數據運用SPSS軟件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檢驗數據是否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檢驗結果如下表1所示。本次實驗計算出的KMO取值為0.546,表明可以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的球形檢驗中的統計量Sig.為0.000,小于0.01,說明數據來自正態分布總體,適應進一步分析。如下表1為KMO檢驗和 Bartlett球形檢驗結果。

表1 KMO檢驗和Bartlett球形檢驗

(三)經營績效評價模型計算結果

為了能達到經營績效分析的目的,需要將各個原始標準數據帶入各主成分因子的計算表達式中,計算出各個銀行在四個主成分因子上的得分情況,方便更直觀的比較各銀行之間的經營績效差異。各主成分因子得分情況如下表2所示。

表2 主成分因子得分

注:表2中FACi_1表示第i個主成分因子的得分

為了能客觀的對十六家銀行的經營績效評價結果進行一個評分和排序,本文選取四個主成分對所有指標的方差貢獻率作為每個主成分因子的權重系數。根據解釋的總方差表可知第一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是41.76%,第二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是17.36%,第三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是14.96%,第四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是8.54%,因此,四個主成分所占的權重分別為0.4176、0.1736、0.1496、0.0854。銀行評價指標的四個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分別為F1、F2、F3、F4,記F為銀行做種經營績效評價得分,則

F=0.4176*F1+0.1736*F2+0.1496*F3+0.0854*F4

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中國工商銀行經營績效綜合評價得分為:

F=0.4176*(-0.766887942)+0.1736*(-0.275967931)+0.1496*

0.592743371+0.0854*(-1.865390315)=-0.4388

其他各銀行的經營績效綜合評價得分也可據此計算出來,計算結果以及排名如下表3所示:

表3 銀行經營績效綜合評價得分及排名

(續上表)

表3中銀行經營績效綜合得分有正值和負值,這里的正負只是一個相比較的值,并不是銀行當年的的經營績效為負。結合上文中旋轉因子載荷矩陣中得出的結論,每個主成分因子能反映績效評價不同的能力,主成分因子F1反映了評價指標中的發展和風險控制能力,主成分因子F2和F3反映了評價指標中的盈利能力,因此本文選用F2和F3兩個主成分因子的評分和作為盈利能力的綜合評分,主成分因子F4反映了評價指標中的流動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四、實證結果分析及建議

(一)實證結果分析

總體來看,城市商業銀行的整體經營績效比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要好,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整體經營績效比國有控股商業銀行要好。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在發展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方面排名靠后,排名為第12-16名,基本落后于所有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

從盈利能力來看,以興業、浦發和招商等為代表的股份制銀行表現的比較出色,事實也確實是如此,近年來,浦發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張,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地區,這兩家銀行的業務量已經超過了國有五大銀行的市場份額,并且還在以非常高的速度進行業務擴展。從流動能力來看,股份制銀行的表現也是獨占鰲頭,股份制銀行規模相對五大國有銀行而言其規模更小,各項資金的審批流程更簡潔,因此在資金流動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國有控股的五大銀行是由“老國企”轉變過來的,手續審批等方面也就更復雜,因此其資金等的流動周期就更長,流動能力也就被削弱了。

在發展能力上,三家城市商業銀行躋身前四名,雖然我國現有的城市商業銀行所占的絕對份額仍然較低,但其增長速度很快,體現了強大的發展潛力和良好的發展態勢。從風險控制能力的角度來看,招商銀行和興業銀行等一眾股份制銀行都名列前茅,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等反應風險控制能力的指標比股份制銀行高出很多,盡管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在風險控制方面嚴格把關,但是由于國有銀行業務范圍廣,涉及的客戶群體較為復雜,130%左右的撥備覆蓋率足以保護高風險資產的預期損失。

(二)提升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建議

1.提高資產質量,降低不良貸款率

做好不良貸款管理工作,降低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管理是根據不良貸款的風險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化解和防控信貸風險的過程。貸款存續期內,貸款人應通過風險監測和貸后檢查等措施,對信貸資產質量進行分類或調整,對于符合不良貸款特征的,要及時納入不良貸款管理,以真實反映資產質量,并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對不良貸款實行全面、精細化管理。如可在靈活運用直接催收、訴訟、減免息、以物抵債、呆賬核銷等傳統手段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打包處置、債權轉讓等市場化、批量化處置渠道。

2.完善公司治理,構建扁平化的風險管理架構

篇3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14-0081-03

0 前言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從“舊常態”到“新常態”的過渡期,銀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必須深入推進改革轉型,只有合理運用自身資源、使資源投入產出比達到最優的銀行才可以在這一輪經濟轉換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進一步深化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目前關于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和競爭力評價的文獻非常多,諸如:郭?q梅(2012)應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現階段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進行分析,根據對評價結果的分析挖掘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差距的原因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政策建議。王海濤(2012)基于商業銀行的卓越績效,分別運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語義方法對其進行績效評價。朱運敏(2013)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對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經營績效進行綜合評價,并得出排名。彭勃,葉春明(2013)研究了基于純語言混合算術平均(PLHAA)算子的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問題,并且應用該方法對某商業銀行下屬6個支行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并排序。張乾,夏蕓(2014)結合大型商業銀行甘肅省分支機構經營發展實際,運用時序全局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從規模效應、經營管理、風險控制等六個方面,對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進行動態綜合評價。盛九元,吳信坤,朱輝(2015)選取臺灣地區27家本土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利用2009-2013共5年數據,使用因子分析法對其經營績效做出評價并排名。

從目前關于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研究情況來看,主要集中運用了數據包絡分析法、灰色關聯度法、因子分析法、平衡記分卡等評價方法和工具,但運用價值工程理論進行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的文獻非常鮮見。僅有的一些文獻,只是從價值工程角度對商業銀行某項業務進行定性分析。諸如:劉宏(2004)認為價值分析方法能夠對商業銀行的經營投入產出效益做全面的考核,進而能夠有效綜合評價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和運營價值。李愛軍,陳國偉(2008)從價值工程角度分析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發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將廣泛運用于產品的功能與成本分析的價值工程理論進行延伸和擴大,進而研究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的評價問題。最后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

1 價值工程理論及方法簡介

價值工程是一種旨在提高分析對象價值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術。是通過價值工程理論和方法體系,對研究對象的功能與成本費用進行系統的分析,通過創新思維和手段,改進對象的功能和成本關系,從而提高研究對象的價值。價值工程理論和方法體系最初應用于產品設計和材料代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由于價值工程應用效果非常明顯,因而它也被推廣應用于各個領域。商業銀行經營績效,作為一個價值體系,完全符合價值工程對象的特點和要求。因而,我們可以采用價值工程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問題,為商業銀行經營績效管理提供科學的手段和依據。

價值工程的基本思路具有很強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它首先要求明確對象的合理功能,進而分析和確定實現各項功能的費用成本,根據功能及其消耗的成本量之比,評價對象的合理性。價值可用表達式V=F/C表示,(其中:F表示對象的功能值,C表示對象實現功能的成本值,V表示對象的價值)。V的大小取決于功能值與獲得該功能的全部費用成本之比。V越大,則價值越高;反之,則說明對象消耗資源量與實現功能的量不匹配,應該實施必要的改進和提高。

價值工程理論和方法應用于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就是把商業銀行經營績效作為分析對象,經營產出為功能,經營投入費用額作為成本,經營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對象的價值評價結果。令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即價值為V,商業銀行經營投入費用額為C,經營產出為F。價值工程應用于經營績效評價的目的就是要以合理的經營投入,獲得滿意的經營產出,從而實現對象績效(價值)的最大化。以下是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價值工程方法的基本原理: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表示為:

公式中:F――經營產出;C――經營投入;Fi――各經營產出指標的轉換值;Cj――各經營投入指標的轉換值;Wi――各經營產出指標的總權重;Wj――各經營投入指標的總權重。

以上商業銀行經營投入產出指標的轉換值源于為了消除各指標原始值之間計算單位的影響,對量綱不同、大小不一的指標進行歸一化處理,從而轉化為可以直接相加、相乘的相對值。處理公式如下:

2 基于價值工程理論的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按照科學性、可比性、可行性的原則和價值工程分析框架,在充分考慮指標與評價對象針對性的基礎上,建立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中,經營投入指標主要由支付利息、手續費及傭金,支付職工薪酬福利,對外投資支付,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分配股利、利潤及利息等構成;經營產出指標主要由凈利潤,三大資產增加額,基本每股收益,凈利潤現金含量,股東權益比率,應收帳款周轉率,資本充足率,正常貸款率,客戶存款增加額,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以及股東戶數等構成。指標數據可從上市商業銀行公開的財務報表中直接或者間接計算獲得,各層次指標相對重要性系數可通過專家填寫咨詢表并利用AHP法計算獲得,以保證評價的準確性。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細化如圖1所示。

3 實證研究

3.1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原始值

根據四大國有商業銀行2014年的公開數據,經過分析統計后的原始數據如表1和表2所示。

3.2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投入產出相對重要性系數

經由多位業內專家填寫咨詢表,并運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投入產出相對重要性系數如表3和表4所示。

3.3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轉化值

3.4 計算結果

由價值工程的原理可知,V=的比值越大,價值越高,說明商業銀行合理、有效利用企業資源的程度和經營績效水平越高,反之,則說明資源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就應該改進和提高。從以上價值工程分析結果可以看出,V值依次為D>C>A>B,就是說2014年的經營投入中,D銀行價值即經營績效最高,C銀行次之,也即說明D銀行資源投入相對其他銀行來說得到更為合理、有效的利用。

篇4

在以上對話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工作者的冷淡情緒。同樣的案例,我們再來看看下一個回答——

“請問您當時有沒有打欠條呢?”“打了,對方簽字了?!薄八饺酥g的經濟糾紛,作為電視臺一般是不介入的。不過,我們可以給您提供一個解決問題的途徑,您這個兩三年的欠條在法律上可能已經失去了時效性,建議您找到借款人重新打一個借條,然后再尋求法律援助。江西省法律援助熱線是……”

聽到這里,如果您是聽者,感受是否會不一樣呢?當我們帶著不穩定的情緒進入工作,觀眾的情緒也會受到我們的影響,其結果是觀眾不理解,我們的工作也沒有做好。

穩定情緒,不受對方情緒影響。

篇5

頑固性幻聽是臨床常見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劉勰的后遺癥,這種病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現今采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需要采用新的治療方法[1]。而重復經顱磁刺激是一種給人體腦部位產生刺激的新型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影響皮質興奮性而有效改善幻聽癥狀[2]。本文主要討論分析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對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例,女17例,平均(45.6±17.5)歲。納入本次研究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美國精神病學會DSM-Ⅳ分類與診斷標準[3]?;颊咴谥委熤耙呀浄每咕耦愋偷乃幬镏委熈?個月以上,但是幻聽癥狀未見好轉。根據PANSS(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評分,得到的評分≥4分。在治療期間讓患者仍舊服用原來藥物。所有患者排除心臟病、肝臟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各種嚴重疾病。在為患者治療前進行詳細的心電圖、腦電圖以及血常規檢查,無任何異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4例,對照組給予采用10次1 Hz偽刺激治療,觀察組采用10次1 Hz真刺激治療。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選用美國CADWELL公司生產的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儀,頻率為1 Hz,線圈為9 cm的滴狀,部位是雙背側前額,刺激強度為80%的運動閥值。觀察組:把線圈放置位置和顱骨平行,每天對患者治療20 min左右,刺激頻率:40次/min,不間斷治療10 d,一共刺激8 000次。對照組:線圈放置位置和顱骨垂直,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頭部會產生一種被敲擊的感覺,和觀察組受到真刺激的感覺類似,隨后會因為磁場距離的增大、增強而衰減。可以忽略這種放置方法對大腦皮質層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給予全部患者在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進行PANSS與TESS(不良反應量表)評分[4],以及心電圖、腦電圖和血常規檢查,評分人員是經過專門培訓的醫生。以治療后幻聽評分減分大于等于2分判定有效,小于2分判定無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評分比較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可知:觀察組的幻聽癥狀、精神病理癥狀以及總評分改善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寐牥Y狀改善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治療前后與不同組別存在交互作用(F=20.467,P

2.2 兩組常規檢查及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28例患者在治療后兩個星期,神經系統檢查、心電圖檢查以及血常規檢測均顯示正常。經過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可知:患者心律和血壓在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全部患者腦電圖檢查結果顯示正常,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最后根據TESS量表顯示,觀察組有1例患者,對照組有2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頭痛、麻木感等不良反應癥狀,持續了大約8 min左右,在隨訪2個月左右全部患者均顯示正常。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采用真刺激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總體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幻聽的頻率明顯減少,聲音變小,對患者的干擾程度降低,患者可以從以前痛苦的幻聽體驗中解脫出來,進行一些簡單的勞動[5-6]。而國外Vercammen等[7]也證明了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頑固性幻聽的有效性。Vercammen選擇的治療頻率也是1 Hz,但是他選取的治療部位是左顳頂葉。而這兩種治療方法選擇的部位均能很好地治療幻聽,這說明了幻聽很有可能不是由單個腦區的功能異常引起的,可能牽涉到多個腦區[8-9]。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其陰性癥狀與精神病理癥狀都有很大改善,其中陰性癥狀改善主要表現在患者的行為活動增多,愿意和人交流溝通;而精神病理癥狀改善主要表現在:患者的抑郁、焦慮狀態有所好轉。由于本文在選取病例研究時,所有患者的陰性癥狀評分都是19分以下,故需要進一步研究該種治療方法對陰性癥狀的治療效果。精神病理癥狀的改善和幻聽、陰性癥狀的改善沒有直接的相關性。這和國外相關醫學專家的研究結果相符[10]。但是采用rTMS治療,兩組患者的陽性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可以推理rTMS治療患者的幻聽效果顯著,但是針對陽性癥狀沒有明顯效果。

幻聽是精神分裂癥患者比較常見的殘留癥狀,根據最新的報道顯示,全世界大約有50%~80%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患有幻聽,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F階段采用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因此需要重新尋找新的治療方法。低頻重復經顱刺激治療是一種在人腦的特殊部位進行刺激的新技術,其原理是變化的電流在線圈中出現磁場,磁場通過患者的頭皮、顱骨然后在大腦皮層的位置產生感應電流,這種電流通過改變神經細胞活動影響患者的精神活動。在不同頻率的經顱刺激作用下,產生的抑制作用不同。根據最近幾年來的影像學研究結果顯示,幻聽其實是一種特定的分散腦結構異常,關系到聽覺信息、言語額顳葉網絡腦區域的變化?;寐牭膰乐匦赃€和額、頂以及顳腦區的體積縮小相關,得了幻聽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左側顳頂葉聽覺、海馬以及紋狀體范圍內的血流活動會明顯增強。

對幻聽的功能連接研究結果說明了,精神分裂癥患者出現了額顳葉之間的關系異常,其主要表現是左背側前額葉和上顳葉皮層之間的功能關聯系數降低,所以,精神分裂癥幻聽和額葉前面興奮程度的增加有很緊密的聯系。據此進一步推理通過影響皮質興奮性然后再改善幻聽的癥狀。根據王偉男等[11]人的研究證明,低頻的重復經顱刺激對于治療難治性幻聽效果顯著。本次研究選取的治療部位主要是根據幻聽的腦功能研究為基礎,在治療頻率選擇方面根據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的作用原理,把被測前額葉當作治療部位,使用1 Hz的治療頻率,有效抑制了額葉的不正常情況,改善了患者的幻聽癥狀[12-15]。根據高志勤等[16]人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患者的平均病程約為1~10年左右,而治療該部分患者的療效在某種程度上和患者的病程長短密切相關,患者病程越短,其治療效果越好,相反病程越長,其治療效果越差。

本次研究只是進行了初步研究,但是重復經顱磁刺激為治療精神分裂癥幻聽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能夠配合藥物治療,如果和影像學研究結合,會進一步了解幻聽的病理原理。所以,重復經顱磁刺激是一種比較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值得進一步研究??傊?,1 Hz的雙背側前額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治療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效果顯著,且安全系數高,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權文香,喬宏,趙志宇,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頑固性幻聽[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2,8(3):204-209.

[2]任艷萍,周東豐,蔡焯基,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頑固性幻聽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0,24(3):195-197.

[3]美國精神病學會.DSM-Ⅳ分類與診斷標準[M].楊森文庫-精神醫學分冊,2001:120-123.

[4]何燕玲.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3):267.

[5]何燕玲,張明園.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的中國常模和因子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2):65-69.

[6] Hoffman R E,Hawkins K A,Gueorguieva R,et al.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f left temporoparietal cortex and medication-resistant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Arch Gen Psychiatry,2003,60(1):49.

[7] Vercammen A,Knegtering H,Liemburg E J,et al.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temporo-parietal region in schizophrenia:effects of rTMS treatment of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J Psychia Res,2010,44(11):725-731.

[8] Fitzgerald P B,Benitez J,de Castella A,et al.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sequential bilateral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J].Am J Psychiatry,2006,163(1):88-94.

[9]高志勤,余海鷹,崔雪蓮,等.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慢性幻聽的療效及隨訪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09,22(4):257-258.

[10] Ford J M,Gray M,Whitfield S L.Acquiring and inhibiting prepotent responses in schizophrenia:event-related brain potentials and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Arch Gen Psychiatry,2004,61(2):119.

[11]王偉男,叢曉山,孫紅杰,等.氟哌啶醇治療精神分裂癥的增效作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09,19(2):123-124.

[12] Molina V,Sanz J,Sarramea F,et al.Lower prefrontal gray matter volume in schizophrenia in chronic but not i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J].Psychiatry Res,2004,131(1):45-56.

[13]徐婉姣,金怡,黃悅勤,等.腦電引導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精神分裂癥的隨機雙盲對照實驗[J].中國臨床康復,2012,10(46):22-24.

[14] Lawrie S M,Buechel C,Whalley H C,et al.Reduced frontotempor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schizophrenia associated with auditory hallucinations[J].Biol Psychiatry,2002,51(12):1008-1011.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病人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患者40例。所選取的患者全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精神分裂Y的相關診斷標準。此次研究由病人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為48歲,年齡最小的為19歲,平均年齡32.4±4.9歲。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為49歲,年齡最小的為20歲,平均年齡32.8±5.1歲。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上差異對比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用藥根據病人不同病情,實施調整藥物劑量,觀察組奧氮平的最小劑量是每天10毫升,最大劑量為每天20毫升,而丙戊酸鎂緩釋片每天最小劑量為0.5,最大劑量為1.5。對照組病人單純使用奧氮平實施治療,治療療程為14天。治療之前以及治療之后第7天、第14天,通過PANSS量表評分配需的多名醫師實施評定。

1.3 治療效果判斷

PANSS量表減分率除去治療之前的評分,再乘以100%,當數據大于75%即表示治療痊愈,數據在50%-74%表示治療有顯著進步,而數據在25%-49%表示有進步,當數據小于25%表示沒有改變。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值檢驗,P

2.結果

2.1 觀察組在第7天治療顯效的有14例,治療無效的有5例,對照組治療顯效的為6例,治療進步的為14天,20例治療無效;第7天結束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PANSS評分對比分析

如下表2所示,觀察組在第7天的PANSS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所謂精神分裂癥,就是病人患病之后往往伴有敵對性、興奮以及激越、攻擊性等多種危險行為,臨床治療過程中為了盡快的將病情控制住,降低此類病人潛在的各種危險性,因此快遞有效的控制病人激越癥狀是非常迫切的。正常情況下對精神分裂病人病情實施控制最有效的藥物是使用高效價傳統的抗精神病藥物或者苯二氮卓類相關藥物。不過多年的臨床經驗顯示此類方法椎體外系的副反應相對較為明顯,現已使用率越來越低。

臨床工作人員通過多年的研究把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作為其治療的首選藥物,而奧氮平由于治療效果明顯,不良反應相對較少同時安全可靠而備受臨床重視。有調查顯示,來看口服大劑量的奧氮平對伴有興奮以及激越癥狀的病人治療效果顯著,同時也有研究表明奧氮平能夠有效的改善精神類疾病病人的相關癥狀。正常該藥物不但能夠治療精神分裂等疾病,同時也可以治療精神障礙類相關疾病。本文研究觀察組通過使用奧氮平合并小劑量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單純使用奧氮平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杜能強.齊拉西酮與奧氮平治療早期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28):2938-2939,2942.

[2]顏慧,宮澤輝.斑馬魚谷氨酸功能低下精神分裂行為模型的建立[J].中國藥理學通報,2011,27(1):134-137.

[3]王祥.利培酮及奧氮平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糖、脂代謝、血清瘦素及催乳素的影響[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6):144-146.

[4]鄧旭瑤,卓愷明.齊拉西酮和奧氮平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療效及對血糖血脂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13):1580-1582.

[5]Sun,J.,Tang,Y.,Lim,K.O.etal.AbnormalDynamicsofEEGOscillationsinSchizophreniaPatientsonMultipleTimeScales[J].IEEE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4,61(6):1756-1764.

[6]李萬順,于曉東,崔宇. 奧氮平合并小劑量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對照研究[J]. 精神醫學雜志. 2008(03)

[7]高桂林,陳莉. 奧氮平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分析[J]. 上海精神醫學. 2003(01)

[8]楊獻紅,黃繼忠,嚴和V,江開達,陸崢,盛尤榮,熊祥玉,馮明德,姚維菊,吳敏. 奧氮平治療精神分裂癥70例臨床分析[J]. 上海精神醫學. 2002(02)

[9]孫霞,楊建立. 氨磺必利與奧氮平治療急性期精神分裂癥的療效分析[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13(03)

[10]張毅,陳美娟,徐斐康,沈輝,錢竹書,王佩青,陸崢. 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 臨床精神醫學雜志. 2010(01)

篇7

作者簡介:姚旭兵,湖南農業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講師。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自從上個世紀中國拉開改革開放的序幕之后,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一直穩步推進。按照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的統計口徑,我國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2%快速達到2014年的54.77%,根據“諾瑟姆”S曲線對城鎮化發展規律的劃分,我國城鎮化進程已經步入“加速”的快車道,目前城鎮化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新時期促進經濟增長及轉型的重要動力源。與此同時,我國在“三農”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農業經濟增長比較快,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1117.50億元提高至2013年的51497.37億元。但是,城鎮化必然導致非農產業在城鎮集聚、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那么,這種隨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致使土地、資金、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大量從第一產業流出的過程會不會最終在促進我國整體經濟增長的同時卻損害農業經濟的發展及增長?農業經濟的增長是否一定會阻礙城鎮化進程?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在我國是否存在區域異質性?在我國目前大力推進的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對于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實踐意義。因為我國是農業大國,還有7億多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業的發展與穩定對于我國整體的發展與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如果城鎮化進程對我國農業的發展造成嚴重傷害,則會進一步威脅我國經濟的整體安全。所以黨的“十”已經明確提出要“促進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即新型城鎮化肯定不是以犧牲農業發展來推進的,而是在保證城鄉統籌、農業安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高質量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而促進我國整體經濟的均衡增長。

關于城鎮化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在國外已經有較成熟的研究。吉爾伯特通過實證研究指出,城鎮化水平雖然與非農產業發展高度正相關,但是與農業發展負相關[1]。邁克爾斯認為區域城鎮化水平是由該區域農業初始就業水平、農業向非農產業轉變的速度及質量共同決定的[2]。波普金、德爾加多通過研究發現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民的收入及消費能力也相應提高,直接促進了農產品需求,最終促進農業經濟增長[3,4]。

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就城鎮化與農業經濟發展的相互關系做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陳志峰認為城鎮化進程導致城市增加了對農產品的需求,從而帶動了農業的發展及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5]。謝杰通過實證分析認為,城鎮化會反過來使先進技術擴散到農村地區及農業,促進了農業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6]。楊志海、王雅鵬基于縣級區域的面板數據的研究發現,縣域城鎮化有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并且城鎮化的正效應隨著時間越來越顯著[7]。蘇發金基于時間序列數據運用誤差修正模型研究之后,認為我國的城鎮化與農業經濟之間存在長期動態均衡關系,但是這種均衡關系在短期與長期存在顯著的差異[8]。雖然大多數文獻均認為城鎮化有利于農業經濟增長,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會產生負效應。如李魁、程名望通過實證研究認為城鎮化進程會發生勞動力、耕地等生產要素向比較效益高的非農領域轉移,農民耕種土地的積極性下降,農地荒蕪現象嚴重,不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會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安全[9,10]。高彥彥則認為城市偏向政策致使城鄉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導致生產要素從農業部門流失,從而不利于農業增長[11]。

通過對已有研究文獻的梳理,發現存在如下不足:第一,一些研究使用VAR模型利用單純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分析,但是所得結果會因為時間序列的內在缺陷(如自相關、波動性大)而極不穩健,可信度差;第二,有的研究雖然是基于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面板數據進行研究,但是僅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單向回歸檢驗,但是已有的研究已闡明二者其實是雙向互動關系,如果僅進行單向回歸分析可能導致嚴重內生性問題從而使結果失真度較大;第三,研究的假設前提把全國視為同質化的整體,但是我國各區域之間存在顯著的異質性,以全國整體樣本得到的結論其可靠性值得懷疑,而以此制定一刀切的政策全國統一執行實施更可能會導致水土不服,政策效果差。鑒于以上不足,本文利用1997-2013年的面板數據,根據區域的異質性將我國客觀地分為三組類型,基于PVAR模型對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相互關系進行實證分析,試圖得到更符合中國客觀實際的研究結論,從而為我國正在如火如荼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實證經驗的支持及可信的政策建議。

二、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內在機理

(一)城鎮化影響農業經濟增長的機理

1.資源再配置效應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及城鎮規模的擴大,城鎮的各種產業也快速做大做強,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從而有力促進了農村冗余勞動力的轉移,并且越來越多的人口集聚在城鎮也為富余農副產品的銷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有效拉動了農業經濟的增長。所以,這種城鎮化進程把農村剩余勞動力及富余農副產品等資源在城鎮進行優化配置,大幅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為正效應。但是,如果城鎮化的進程過快,城鎮規模過分擴張,則會在比較利益的驅使下,可能使農業領域的勞動力、資本及土地等資源過多地向城鎮及非農產業集聚,使農業經濟的發展面臨嚴重“失血”的困境,那么,這樣的城鎮化進程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就為負效應。因此,城鎮化通過資源再配置效應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凈效應不確定。

2.規模經營效應

基于人多地少的國情,與國外發達國家的農業經營規模相比,中國的使農業經營規模過小,農業經營效率低。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就業,從而為我國農業進行現代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提供了契機,現在在許多省份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通過土地流轉、轉租、轉包等方式進行規模化農業經營的實踐,提高了農業經營的效率,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有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增長。

3.產業結構調整效應

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導致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調整:一個方面是農業結構內部的調整;另一個方面是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調整。首先來分析第一個方面的調整,由于城鎮化的規模擴張使城鎮人口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農產品來滿足城鎮居民的消費需求,并且隨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費能力的增強,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驅使農產品結構升級來滿足城鎮居民更高的品質要求,從而致使農業結構基于農產品市場的終端需求在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與其他農作物的生產之間進行內部調整,生產出適銷對路的農產品來滿足居民食品結構多樣化的需要,這種結構調整效應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為正。其次,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各生產要素的擁有者會基于比較利益原則理性選擇所投入的產業,而農業為弱質產業,其生產效率比第二及第三產業要低,因此在沒有政府行政干預的情況下,生產要素會從農業流向第二及第三產業,則會導致三次產業之間進行結構調整。基于前文的分析,如果流出農業領域的僅為冗余生產要素,那么這種流出對農業經濟增長的效應為正;但是如果生產要素從農業領域流出過多,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肯定為負效應。

(二)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化的機理

1.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的發展起基礎性的決定作用

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及其效率高低制約城鎮化的發展。如果一國的農業經濟增長速度較快,農業技術水平不斷進步,勞動生產率也能夠穩步提高,則能夠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并且帶來越來越多的農業剩余勞動力,而這些糧食及其他農副產品、農業剩余勞動力資源恰恰正是城鎮化發展所必須具備的物質資源保障。如果推進城鎮化的進程及規模擴展是以犧牲農業經濟發展為代價,那么這樣的城鎮化模式無法得到充足的農業物質資源支持其發展,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2.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化的質量

以往的傳統的城鎮化模式著力于利用強大的行政干預使各種資源向城市集聚,這種“人為城鎮化”模式當然使我國的城鎮化推進速度比較理想,城鎮化的空間快速擴張,但是帶來了嚴重的城鄉二元結構矛盾,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增長,而農業經濟增長停滯會導致城鄉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致使農業經濟與城鎮化發展互不相容,這種不能統籌城鄉發展的“偽城鎮化”質量自然大打折扣。但是在現在提倡的新型城鎮化模式下,要求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工業化三者同步協同發展,農業現代化能夠高效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帶來農村居民收入的顯著提高,農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其支付能力及消費能力;并且在國家積極推行我國城鎮體系包容性發展的理念下,各級政府積極推進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致使農村居民所享受的醫療、衛生、教育等公共服務也會快速增加,從而使城鄉差距逐漸縮小,城鄉二元結構矛盾不斷改善,所以只有與農業經濟增長協同發展的城鎮化進程質量才是有保障的。

當然,以上關于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影響效果大小會受到所在區域具體外部環境的制約,外部環境的差異性會導致這種互動影響的實際效果也呈現出異質性。

三、變量選擇及計量模型設定

(一)變量選擇

本文選取我國共30個省份1997-2013年之間的面板數據進行農業經濟增長及城鎮化之間動態關系的實證分析(因為西藏的相關數據存在較大缺失,所以從樣本中剔除)。農業經濟增長指標采用各省年人均農業GDP(peragrigdp)來表示,采用第一產業GDP除以第一產業從業人數而得,單位為萬元/人;為了剔除通貨膨脹帶來的誤差,使用相應年度的GDP平減指數對其進行縮減得到實際值(以1997年為基期)。城鎮化指標現在主要有兩種方法來進行衡量:一種是建立一個較完整的指標體系對城鎮化水平進行綜合測度,此方法優點是可以更全面地涵蓋城鎮化的各方面特征,但是缺點是主觀性強,難以操作;另一種方法是采用單一指標衡量,由于其簡單且易操作,運用更廣一些。所以本文采用后一種方法,即用各省的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城鎮化(townlevel)。同時,為了降低數據的波動性,盡可能消除時間序列帶來的異方差,本文對農業經濟增長及城鎮化指標均進行了對數化處理,以lnperagrigdp、lntownlevel來表示。本文所有面板數據來源于1998-2014年的《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及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庫。

(二)計量模型設定

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并非簡單的單向因果關系,而是存在較復雜的相互影響關系。以往的此類研究文獻大多數是基于單向回歸模型,即先人為指定因變量及自變量,然后通過計量模型得出結論,由于無法徹底解決模型中變量之間的雙向互動影響的內生性問題,因此這些研究結論可能存在嚴重的偏誤。為了克服這些缺陷,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對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VAR模型作為對傳統回歸方法的創新,由Sims率先在1980年創立,而后Holtz-Eakin在Sims的VAR模型再次進行創新,將其拓展到面板數據,提出了PVAR模型,此模型由于是基于面板數據,所以增加了樣本觀測值的容量,從而提高了計量結果的精度與穩定性,并且還允許樣本個體存在個體效應和時間效應,目前已成為具備諸多優點的成熟模型。結合本文的變量數據特點,本文建立如下的PVAR模型:

上式中,i代表各個省份,t代表年份,Yit包含農業經濟增長(lnperagrigdp)及城鎮化(lntownlevel)兩個變量,由于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可能存在區域異質性,所以在模型中加入αi變量,代表地區固定效應,用來控制那些與各個省份密切相關的特征因素。βt代表時間固定效應,可以用來控制變量的時間趨勢特征。εit為隨機擾動項。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試圖揭示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系是否存在區域效應,然而區域效應受到當地的經濟發展程度、市場化水平的嚴重制約,因此如果沿用傳統的東部、中部、西部的區域劃分方法并不科學,所以本文采用熊啟躍、張依茹的研究方法,將我國分為經濟發達地區、經濟次發達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三個區域進行研究更為合理。

四、數據檢驗與計量分析

(一)數據的平穩性

為了避免偽回歸現象出現,有必要對數據的平穩性先進行單位根檢驗。同時為了增強結果的穩健性,本文同時采用IPS檢驗及LLC檢驗,前者是針對異質單位根的檢驗,后者則是針對同質單位根的檢驗。檢驗的結果見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當對發達地區、次發達地區及不發達地區的城鎮化及農業經濟增長的對數水平值進行單位根檢驗時,除了在經濟次發達及不發達地區lntownlevel指標的IPS檢驗顯著之外,其他絕大多數的檢驗數據結果都是不顯著的,即三個區域的檢驗結果都無法完全拒絕原假設,所以此時兩個變量都是不平穩的;但是對其水平值進行一階差分后再進行單位根檢驗,從表2下半部分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均在至少10%的顯著水平上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假設,而且大多數統計量值都是在1%顯著性水平下拒絕。所以可以認為lntownlevel及lnperagrigdp均為一階單整平穩序列。

(二)面板協整檢驗

表2的單位根檢驗顯示lntownlevel及lnperagrigdp都為一階單整,可以依據協整理論進行進一步的協整檢驗。本文采用Westerlund提出的協整檢驗方法,Westerlund構造了四個統計量:兩個組統計量Gt與Ga,兩個面板統計量Pt與Pa。Gt與Ga組統計量用來判斷在允許面板異質性條件下是否存在協整關系,而Pt與Pa面板統計量則用來判斷考慮面板同質性條件下是否協整。其原假設都是不存在協整關系。檢驗結果如表3。

根據表3的檢驗結果,除了組統計量Pt在經濟發達及不發達地區不顯著之外,其他的Ga、Pa、Gt三個指標在所有的區域至少1%水平上拒絕了原假設,因此可以認為lntownlevel及lnperagrigdp兩個面板數據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

(三)脈沖響應函數

脈沖響應函數能夠衡量隨機擾動項的沖擊對其他變量當前和未來取值的影響,從而直觀形象地反映出各變量之間的動態關系,并從中判斷出變量間的時滯關系。本文通過進行蒙特卡洛模擬1000次生成95%置信水平的城鎮化及農業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函數圖(圖1及圖2)。圖1、圖2是模擬的脈沖響應路徑曲線,中間的曲線表示相應脈沖響應函數值,兩邊的曲線表示脈沖響應函數一倍標準差的置信區間,縱軸表示因變量對解釋變量的響應程度(%),橫軸表示實驗設定的響應期數(這里設定為10期)。由圖可以看出,不同經濟區域的城鎮化及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具有明顯的差異。

1.各區域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函數

圖1是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函數圖。由圖可以看出,不同經濟區域的農業經濟增長面對城鎮化沖擊的響應有明顯的差異。對于發達地區而言,當給城鎮化一個標準差的外部沖擊時,其農業經濟增長在當期沒有響應,從第一期開始有緩慢的負向響應,一直到第十期為止,這種負向響應在緩慢地增加,這說明長期來看,經濟發達地區城鎮化的提升不但不能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反而會在較長時間對農業經濟增長起抑制作用,雖然這種抑制作用并不顯著;對于次發達地區來說,當給城鎮化一個標準差的外部沖擊,稍作停頓之后農業經濟增長就開始出現正向響應,到第一期達到整個脈沖響應期的最大峰值,其后開始衰退,但是一直到第十期為止,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都表現出明顯的正向促進作用;并且這種促進作用整體上體現出“駝峰”特征,即城鎮化的脈沖響應效果在整個觀察期內呈現出“波峰-低谷”的周期性波動,分別在第一期、第四期及第八期達到峰值。而在不發達地區給城鎮化一個標準差的外部沖擊時,稍后對農業經濟增長產生了負向效果,且其后負向效果越來越大,到第六期達到最大值,在整個觀察期內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脈沖響應效果都在0值以下。綜合來看,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脈沖響應效果表現出顯著的區域差異:在次發達地區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城鎮化進程都顯著地促進了農業經濟增長,這個實證結論是令人欣慰的。因為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絕大部分屬于次發達地區,所以次發達地區包含多個農業大省、農業強省,對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農業安全舉足輕重。現在實證結果表明本區域的城鎮化進程不但能夠與農業經濟增長相容,而且城鎮化水平的提高還能夠顯著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讓那種“新型城鎮化會損害農業經濟增長”的擔憂至少在本區域成為多余;但是在發達地區及不發達地區,城鎮化進程不但沒有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反而表現出抑制傾向,并且在不發達地區這種抑制作用比較明顯。為什么會表現出這么強烈反差的區域效應?我們認為可能原因如下:在次發達地區,由于其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各方面的條件都有利于推動城鎮化進程,所以城鎮化的速度及質量都還相對不錯,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下面三個方面的正向影響: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滿足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需要,將農村冗余的勞動力資源消化利用,剩下的農民進行新型農業經營的嘗試,在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轉租、轉包等規模化經營,迅速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另一方面,城鎮化加速需要更多的農產品滿足不斷擴大的城市生產及生活的需求,從而為農林牧漁業的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有力地拉動了本區域的農業經濟增長;另外,城鎮化的發展還會產生農業內部產業結構調整效應,驅使農產品的生產質量提高及市場的擴大,也會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而在發達地區,則由于其過快、過度的城鎮化進程占用了大量本來用于農業的資源,如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因為農業比較收益相對低從而農業領域大量流失到第二產業及第三產業,對該區域的農業經濟增長造成了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至于不發達地區,一方面由于城鎮化進程致使農業生產要素大量從農業領域流失,這個原因與發達地區類似;但是還有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其經濟發展水平低,城鎮化率普遍偏低,城鎮化的質量較差,城市規模小,既不能消化本區域農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又不能為農村的農產品提供廣闊的銷售市場,從而使城鎮化的資源再配置效應、規模經營效應及產業結構調整效應的正面影響都無法發揮出來,導致在不發達地區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還大于發達地區。圖1的研究結果與楊志海,王雅鵬關于城鎮化對農業增長影響的結論并不一致,后者研究結論是城鎮化在全國范圍都有利于農業增長,但是本文的實證結果只支持城鎮化在次發達地區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而在發達地區及不發達地區則抑制農業經濟增長。

2.各區域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的脈沖響應函數

圖2則是三個區域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的脈沖響應函數圖。從圖可見,三個區域共同特點是來自于農業經濟增長的外部沖擊均會對城鎮化進程產生正向影響,且影響效果比較顯著,持續時間長。比較而言,在發達地區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力度最小,而在次發達地區的促進效果相對來說最大,其次是不發達地區。根據前文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化的內在機理的理論分析,可以這樣來解釋其區域差異:因為次發達地區的城鎮化擴張的平均速度在三個區域是最快的,迫切需要農業領域源源不斷地提供充足的物質資源來滿足城鎮生產與生活的需要,這就要求農業經濟增長能夠跟得上城鎮化的速度,否則城鎮化的發展就會受到制約,因此在次發達地區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表現最為顯著。而不發達地區的城鎮化速度相對于次發達地區稍慢,所以農業經濟增長對其城鎮化的促進效果也相對弱一點。然而,由于發達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已經到了比較高的水準,沒有必要也很難再維持以前那種快速城鎮化模式,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城鎮化的質量,因此不再像以前快速城鎮化階段那樣迫切需要農業領域提供的物質資源的支持,所以其受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最小。整體來看,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進程的影響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區域差異,但是沒有城鎮化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差異性那么大。這個研究結論與蘇發金的研究是一致的。

(四)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通過分析不同結構沖擊對內生變量的貢獻度,來評估各結構沖擊的相對重要性。為了更加精確地評估城鎮化及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影響程度,在上文所得脈沖響應函數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方差分解,進行蒙特卡洛模擬1000次生成95%置信水平下的面板方差分解結果(表4)。

表4給出了第1期、第10期及第20期的方差分解結果。綜合表4的數據結果可以發現:第一,到了第10個預測期之后,方差分解結果與第20期的結果已經相差不大,說明到了第10期系統已經穩定;第二,在對三個區域農業經濟增長誤差項的分解中,其自身貢獻了大部分的解釋能力,而城鎮化進程只貢獻了小部分的解釋能力,但是城鎮化對次發達地區農業經濟增長的波動影響最大,對發達地區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最??;第三,對城鎮化誤差項的分解呈現較大的不一致,只在發達及不發達地區城鎮化自身貢獻了大部分的解釋能力,而在次發達區域,農業經濟增長在第10期之后貢獻了對城鎮化誤差項解釋能力的70%以上,超過了城鎮化對其自身的影響力,在發達區域農業經濟增長對城鎮化進程的影響最小。所以,方差分解的結果進一步支持了上面的脈沖響應函數圖。

五、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通過利用1997年至2013年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基于面板VAR模型研究城鎮化進程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關系及其區域差異。研究發現:首先,無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高低,城鎮化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二者之間是雙向互動關系。其次,城鎮化進程對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在次發達地區,城鎮化進程能夠顯著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但是在發達及不發達地區,城鎮化進程卻阻礙了農業經濟增長。再次,無論在不發達及次發達區域,還是在發達區域,農業經濟增長都能起到促進城鎮化水平的提高,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區域差異,即在次發達地區這種促進作用最大,而在發達地區對城鎮化的促進作用最小。

篇8

關鍵詞:HRP系統 醫用耗材管理 降低庫存成本

關鍵詞:HRP系統 醫用耗材管理 降低庫存成本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4-165-02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4-165-02

醫院資源計劃(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是醫院引入企業資源計劃的管理思想和技術,整合醫院自身資源,創建整體運行的系統化醫院資源管理平臺。醫院借助HRP系統,可加強物資和藥品的采購和庫存管理,降低運行成本,提升醫院科學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水平{1}。醫用耗材管理是醫院醫療活動的基礎,如何提高醫用耗材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減少浪費和庫存占用,優化管理流程,更好地為臨床服務,是醫院信息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筆者所在的太和醫院在醫院的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雖然將醫用耗材的管理作為重點工作管理,原有的耗材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醫院資源計劃(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HRP)是醫院引入企業資源計劃的管理思想和技術,整合醫院自身資源,創建整體運行的系統化醫院資源管理平臺。醫院借助HRP系統,可加強物資和藥品的采購和庫存管理,降低運行成本,提升醫院科學管理和科學決策的水平{1}。醫用耗材管理是醫院醫療活動的基礎,如何提高醫用耗材管理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減少浪費和庫存占用,優化管理流程,更好地為臨床服務,是醫院信息化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筆者所在的太和醫院在醫院的信息化管理過程中,雖然將醫用耗材的管理作為重點工作管理,原有的耗材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醫院醫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醫院醫用耗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醫用耗材名稱不規范。近幾年新型耗材品種及型號增多,現有的分類和編碼體系無法滿足對耗材的規范化管理,同類耗材名稱有多種,臨床科室申報需求計劃和實際需求不一致,導致庫房管理人員找不到臨床科室所需要的東西、財務審核容易出現差錯、退貨時有發生。每月各科室需專人報送紙質的耗材計劃到庫房,配送效率低下。

1.醫用耗材名稱不規范。近幾年新型耗材品種及型號增多,現有的分類和編碼體系無法滿足對耗材的規范化管理,同類耗材名稱有多種,臨床科室申報需求計劃和實際需求不一致,導致庫房管理人員找不到臨床科室所需要的東西、財務審核容易出現差錯、退貨時有發生。每月各科室需專人報送紙質的耗材計劃到庫房,配送效率低下。

2.醫用耗材安全性不能保障。首先是供應商資質管理不規范。醫用耗材采購有嚴格的證件管理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目前我國實行經營許可證、注冊證和衛生許可證制度,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審查供應商的營業執照、廠家產品授權、銷售員授權等證件。不規范的采購供應將給臨床醫療安全帶來隱患和糾紛,所以在采購環節時要嚴把資質關,但單靠人力來完成審核和動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現差錯。其次,存貨保質監控缺乏管理。由于醫療耗材的特殊性,有效期要求的存貨如果失效后進入臨床使用不僅會導致醫療事故隱患,也會造成醫院的經濟損失,退回給供應商也容易引發經濟糾紛。因此,需要加強存貨的保質期監控和管理。

2.醫用耗材安全性不能保障。首先是供應商資質管理不規范。醫用耗材采購有嚴格的證件管理制度和市場準入制度,目前我國實行經營許可證、注冊證和衛生許可證制度,在實際工作中還要審查供應商的營業執照、廠家產品授權、銷售員授權等證件。不規范的采購供應將給臨床醫療安全帶來隱患和糾紛,所以在采購環節時要嚴把資質關,但單靠人力來完成審核和動態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現差錯。其次,存貨保質監控缺乏管理。由于醫療耗材的特殊性,有效期要求的存貨如果失效后進入臨床使用不僅會導致醫療事故隱患,也會造成醫院的經濟損失,退回給供應商也容易引發經濟糾紛。因此,需要加強存貨的保質期監控和管理。

3.醫用高值耗材監管乏力。醫用高值耗材一般指分屬于??剖褂?,直接使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且價值相對較高的醫用耗材。醫用耗材屬于高風險材料,其質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高值耗材的特殊性,在實際運行中一直是臨床科室直接向供應商提貨,臨床科室集采購、驗收、保管、使用于一身,最后憑使用的四聯單辦理出入庫手續到醫院結賬。這種現行的管理模式不符合醫院內部控制的要求,也不能做到高值耗材使用過程的全程跟蹤。2011年我院高值耗材年消耗1200萬元,占材料成本30%,是醫院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高值耗材種類繁多增加了醫院監管的難度。

3.醫用高值耗材監管乏力。醫用高值耗材一般指分屬于??剖褂?,直接使用于人體,對安全性有嚴格要求,且價值相對較高的醫用耗材。醫用耗材屬于高風險材料,其質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高值耗材的特殊性,在實際運行中一直是臨床科室直接向供應商提貨,臨床科室集采購、驗收、保管、使用于一身,最后憑使用的四聯單辦理出入庫手續到醫院結賬。這種現行的管理模式不符合醫院內部控制的要求,也不能做到高值耗材使用過程的全程跟蹤。2011年我院高值耗材年消耗1200萬元,占材料成本30%,是醫院成本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高值耗材種類繁多增加了醫院監管的難度。

4.缺貨和不良庫存時常出現。不良庫存指積壓庫存和過剩庫存,缺貨指某物品的供應量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前兩種庫存都直接導致物流效率的低下和庫存成本的上升,而缺貨會直接影響臨床使用,容易導致醫療糾紛。日常采購工作對需要耗材的數量和型號還停留在庫管的經驗層面上,不能有效關注庫存的時效性。粗放的庫存量控制方式給使過期積壓耗材增多,對醫院的日常運營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4.缺貨和不良庫存時常出現。不良庫存指積壓庫存和過剩庫存,缺貨指某物品的供應量不能滿足臨床需求,前兩種庫存都直接導致物流效率的低下和庫存成本的上升,而缺貨會直接影響臨床使用,容易導致醫療糾紛。日常采購工作對需要耗材的數量和型號還停留在庫管的經驗層面上,不能有效關注庫存的時效性。粗放的庫存量控制方式給使過期積壓耗材增多,對醫院的日常運營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二、HRP系統在我院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二、HRP系統在我院醫用耗材管理中的應用

我院自2010年開始使用HRP系統,對醫用耗材進行全面管理,取得了以下改善:

我院自2010年開始使用HRP系統,對醫用耗材進行全面管理,取得了以下改善:

1.規范耗材名稱,提高領用效率。充分利用HRP系統,根據工作要求規范,建立耗材編碼體系,做到一物一碼{2}。要求供應商和臨床科室嚴格按照規范的耗材名稱填寫,否則不能入庫和領取使用。其次,通過HRP系統實施網上申領。網上申領由科室在HRP客戶端進行網上材料申領、庫房對申領信息處理、網上申領系統控制功能三部分組成。每個環節的單據可以自動引入生成,避免數據的重復錄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簡化臨床科室申領的手續,提高醫用耗材領用效率。

1.規范耗材名稱,提高領用效率。充分利用HRP系統,根據工作要求規范,建立耗材編碼體系,做到一物一碼{2}。要求供應商和臨床科室嚴格按照規范的耗材名稱填寫,否則不能入庫和領取使用。其次,通過HRP系統實施網上申領。網上申領由科室在HRP客戶端進行網上材料申領、庫房對申領信息處理、網上申領系統控制功能三部分組成。每個環節的單據可以自動引入生成,避免數據的重復錄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簡化臨床科室申領的手續,提高醫用耗材領用效率。

2.設置預警功能,確保耗材安全。充分利用HRP系統對供應商的科學有效管理:在HRP系統中錄用目前審核過的紙質文件,清理糾正重命名、供應商資質時效過期等問題,如當供應商授權資質時效到期前30天,系統將自動報警,提示供應商在期限內提供相應的有效資料。在供應商重新提交有效的資質文件之前,系統不能發生與供應商的任何業務,確保醫用耗材在使用資質上的安全可靠。其次,通過HRP系統可以將供應商的三證及授權等重要文件可通過掃描件導入本系統,在管理需要時可以快速調出和查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通過HRP系統對需要進行保質監控的耗材設定保質期預警,確保材料的有效性,杜絕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2.設置預警功能,確保耗材安全。充分利用HRP系統對供應商的科學有效管理:在HRP系統中錄用目前審核過的紙質文件,清理糾正重命名、供應商資質時效過期等問題,如當供應商授權資質時效到期前30天,系統將自動報警,提示供應商在期限內提供相應的有效資料。在供應商重新提交有效的資質文件之前,系統不能發生與供應商的任何業務,確保醫用耗材在使用資質上的安全可靠。其次,通過HRP系統可以將供應商的三證及授權等重要文件可通過掃描件導入本系統,在管理需要時可以快速調出和查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通過HRP系統對需要進行保質監控的耗材設定保質期預警,確保材料的有效性,杜絕使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3.監管高值耗材,保障合理使用。通過高值耗材業務流程改造和條碼技術的應用,HRP系統可對高值耗材實施全過程、專業化、信息化管理。我院在心血管內科和中心手術室建立高值耗材二級庫房,其中備有常用高值耗材料的基礎庫存量。臨床使用高值耗材的科室需提前一天用申領系統在庫存中選擇所需要的耗材,在手術當天由護士將耗材送到各手術間使用,手術結束后在手術室掃描條碼即可。這樣通過HRP系統減掉二級庫庫存數量的同時,自動生成補貨采購清單,傳遞到采購部門補充基礎庫存。HRP系統嚴格執行一物一碼,可以實現高值耗材從采購、入庫、出庫到最終使用于患者的全過程追蹤,實現科學監管,提高管理透明度,杜絕因耗材不合格可能產生的醫療質量隱患。

3.監管高值耗材,保障合理使用。通過高值耗材業務流程改造和條碼技術的應用,HRP系統可對高值耗材實施全過程、專業化、信息化管理。我院在心血管內科和中心手術室建立高值耗材二級庫房,其中備有常用高值耗材料的基礎庫存量。臨床使用高值耗材的科室需提前一天用申領系統在庫存中選擇所需要的耗材,在手術當天由護士將耗材送到各手術間使用,手術結束后在手術室掃描條碼即可。這樣通過HRP系統減掉二級庫庫存數量的同時,自動生成補貨采購清單,傳遞到采購部門補充基礎庫存。HRP系統嚴格執行一物一碼,可以實現高值耗材從采購、入庫、出庫到最終使用于患者的全過程追蹤,實現科學監管,提高管理透明度,杜絕因耗材不合格可能產生的醫療質量隱患。

4.采用ABC分類法,有效管理庫存{3}。有效的醫用耗材庫存政策不僅能保證日常醫療需要,還能降低庫存占用資金。充分利用HRP系統的功能,將我院庫存耗材按照占用資金多少分為ABC三類,并采取不同的庫存控制策略:對A類耗材重點管理,在保證經常性庫存和保險性庫存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庫存量,減少流動資金占用;B類耗材可適當控制,C類耗材可增加訂貨量。ABC分類法可在不影響庫存控制整體的同時,減少庫存人員管理的工作量。同時在HRP系統中對每類耗材設置庫存數量的上下限和保險性庫存數量,有效減少庫存積壓和缺貨現象的發生。

4.采用ABC分類法,有效管理庫存{3}。有效的醫用耗材庫存政策不僅能保證日常醫療需要,還能降低庫存占用資金。充分利用HRP系統的功能,將我院庫存耗材按照占用資金多少分為ABC三類,并采取不同的庫存控制策略:對A類耗材重點管理,在保證經常性庫存和保險性庫存的條件下,盡量減少庫存量,減少流動資金占用;B類耗材可適當控制,C類耗材可增加訂貨量。ABC分類法可在不影響庫存控制整體的同時,減少庫存人員管理的工作量。同時在HRP系統中對每類耗材設置庫存數量的上下限和保險性庫存數量,有效減少庫存積壓和缺貨現象的發生。

三、結語

三、結語

我們通過HRP系統管理醫用耗材,規范了醫用耗材的名稱,提高了醫用耗材的安全性,加強了高值耗材的監管,避免了缺貨和不良庫存時常出現,為臨床科室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后勤服務,降低了醫院庫存成本,并為醫院領導及相關的職能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的理論依據,提高了醫院核心競爭力{4},使醫院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我們通過HRP系統管理醫用耗材,規范了醫用耗材的名稱,提高了醫用耗材的安全性,加強了高值耗材的監管,避免了缺貨和不良庫存時常出現,為臨床科室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后勤服務,降低了醫院庫存成本,并為醫院領導及相關的職能管理部門提供了決策的理論依據,提高了醫院核心競爭力{4},使醫院步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注釋:

注釋:

{1}劉勇.醫院信息化HRP系統的探索.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8):135.

{1}劉勇.醫院信息化HRP系統的探索.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8):135.

{2}杜顯峰,盧光澤,劉新明.信息化和集約化的HRP系統在醫院耗材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院,2010,14(6):46-48.

{2}杜顯峰,盧光澤,劉新明.信息化和集約化的HRP系統在醫院耗材物流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中國醫院,2010,14(6):46-48.

{3}伍宇空,朱燁.ABC分類法在醫院物資管理中的應用探討.中國衛生經濟,27(7):49-50.

{3}伍宇空,朱燁.ABC分類法在醫院物資管理中的應用探討.中國衛生經濟,27(7):49-50.

{4}由寶劍,曹亞莉.論現代醫院HRP信息系統構建.經濟研究導刊,2010,33:215-216.

{4}由寶劍,曹亞莉.論現代醫院HRP信息系統構建.經濟研究導刊,2010,33:215-216.

(作者單位: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 湖北十堰 442000)

(作者單位: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 湖北十堰 442000)

篇9

在現階段,經濟法的實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本文就從中國經濟法的作用和中國經濟法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探索,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中國的經濟法在中國歷史上已有數十年的歷史,我國經濟法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比如食品安全等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一些不合法的現象依然存在,雖然取得了利益,但是對社會的發展帶來了不利的影響,為此,應該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實施相應的措施,改善社會上存在的不合法經濟行為,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1 中國經濟法的作用

 

(一)維護經濟秩序

 

在社會的發展中,需要法律進行約束,確保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中國經濟法就具有此種作用,能夠對一切經濟活動有所限制,并且對經濟違法的行為做出明確的規定,可以說,中國經濟法在維護社會經濟秩序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在中國的發展中發揮著功能[1]。

 

(二)打擊經濟違法行為

 

現階段,有很多人會因為經濟利益而做出違反經濟法的行為,這不僅會危害到國家的利益,也給自己帶來危機。中國經濟法的存在能夠很大程度的打擊經濟違法行為,讓其處在正常的秩序之中,中國經濟法中明確規定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通過這些,能夠將經濟違法行為徹底打擊,讓人們能夠在和諧發展的經濟環境中繼續下去。

 

(三)指導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法在各項經濟活動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其主要體現在:活動的參與者必須在中國經濟法的規定下開展活動。在市場經濟中,時刻都需要政府的經濟調節,在調節的過程中,中國的經濟法就將自身具備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了出來,既不讓其自由發展,又不讓它被完全掌控,這種調控的力度很大程度的解決了經濟發展中的問題[2]。

 

2 中國經濟法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

 

(一)違法率高、查處率低

 

在中國經濟法實施的過程中,市場主體的違法行為普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執法資源不全面,經濟法沒有得到完整實施,法律的威懾力不足,從而導致了違法率高、查處率低。

 

(二)經濟法不完善

 

在經濟法的完善過程中,并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我國為了促進當前經濟的發展,已經調整了相應的經濟制度,并且對經濟法中的相關條例進行整改,但其仍然沒有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

 

(三)執法不嚴格

 

中國經濟法在實施各項經濟活動中,并沒有將其作用發揮出來,也就是經濟法的執法并不嚴格,相關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對經濟違法行為中涉及的人或事情給予處分,很大程度的影響了經濟環境的發展,使得各項經濟活動不能夠正常有序的開展。

 

(四)執法人員素質低

 

在實際的經濟活動開展中,經常會出現經濟執法人員因為利益而任意活動者進行經濟違法行為,這種現象導致經濟糾紛不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由此可見,經濟執法人員在經濟法的實施中也具有著一定的作用[3]。

 

(五)經濟監督不到位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經濟法的監督就會陷入混亂的狀態。在實際的經濟活動中,中國經濟法的監督工作并沒有順利實施,而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從而導致監督的作用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因此,需要正確處理經濟監督的問題,以此來保證社會的經濟能夠得到發展。

 

3 解決中國經濟法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法律的威懾力

 

首先,提高抽查率,讓企業能夠感受到法律的威脅,在不同行業和不同區域中讓人們感受到法律是具有威懾力的,比如,藥品這一行業,相關的執法人員應該加強對藥品的抽查率,這樣才能夠發現更多的劣質藥品,同時,也能夠對生產劣質藥品的廠家進行控制。

 

(二)完善經濟法

 

中國經濟法是開展各項經濟活動的模板,需要遵循的規則,在當前形勢下,中國的經濟發展正處于上升的趨勢,為了更好的做好國家經濟發展的法律支撐,應該完善經濟法,針對國家的經濟形式,對其做出適當的調整,在經濟形式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將經濟法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不斷加強經濟發展中經濟法的時效性[4]。

 

(三)加強監督

 

在經濟活動中,應該對保證其能夠有秩序、合理地運行下去,在當下經濟活動的監督中,應該增加經濟監督法的時效性,將其監督的作用發揮出來,不能夠忽視經濟監督工作,進一步完善經濟的監督工作??梢哉f,經濟監督工作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監督部門應該強化監督,提高執法機關的工作效率,讓我國的經濟法能夠在完善的監督環境中順利實施下去。

 

(四)嚴格執法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經濟活動者為實現自身的利益,不惜違背經濟法的原則,對于這一現象,我國應該高度重視,相關的執法部門應該在確定其做出了違法經濟行為之后,對其嚴肅處理,嚴格按照中國經濟法的要求對其進行處罰。在平常的經濟活動中,增強經濟法的宣傳教育工作,愿每一個人都能夠嚴格守法,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經濟行為。

 

(五)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

 

目前,關于經濟糾紛的案件不在少數,為此,經濟執法人員的工作就變得尤為重要,需要綜合素質全面的執法人員,以此來保證經濟糾紛案件能夠在合理、合法下處理好。所以,應該對執法人員進行培訓,讓執法人員多參加學習教育的活動,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以期在執法行為中取得良好的效果[5]。

 

(六)運用信用信息的力量促進市場主體自律

 

為了法律的實施,應該開展各種執法活動,加強對經濟法的宣傳,還可以通過市場中現有信息的力量完善信用制度,將法律的威懾力發揮出來,雖然我國企業在信用信息上使用的很少,但是還需要通過信用制度將經濟法的震懾力發揮出去,目前,使用信用信息最多的就是銀行,但是銀行在促進市場主體自律方面并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完成這一任務還是需要政府來進行,對市場中的公共資源通過不同的信用信息手段進行介入,不僅能夠對合理分配資源有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使信用制度的力量得到發揮。

 

篇10

2養護工程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管理理念落后

養護工程管理理念落后是養護企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之一。目前我國的養護企業還處于發展階段,管理模式受經濟快速發展的影響還存在不完善的現象,同時企業領導忽視了管理理念的創新,經濟管理的定位也不夠準確,限制了企業在養護工程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落后的管理理念不能為企業的經濟管理和協調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對企業發展戰略和危機理念沒有相應的認識,不能適應新時期養護工程經濟管理的要求。

2.2經濟管理制度不健全

養護工程的經濟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養護工程中的經濟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其中以材料用量、臺班、人工費的管理最為缺失,同時管理中不注重管理的時效性,引發了人力資源的浪費;其次,經濟管理制度與企業的發展目標不一致,主要表現在養護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落后,不能滿足于養護工程發展的需要,有時往往因設備不齊全或材料不到場而影響到了養護進度,盡而增加了人力和施工機械的成本支出。

2.3缺乏內控管理

內控管理是工程經濟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在養護工程中多數企業以財務審計做為成本控制的主要手段,以防止資金在利用過程中的浪費和流失,但在實際操作中這種管理方式往往不能夠適應現場環境的變化和施工管理中的變化。施工中由于管理權限的問題,內部管控的目標不能與實際施工目標相一致,單以財務管理來進行控制不能滿足現場的實際需求,這也是養護工程經濟管理模式的弊端。

3養護工程的計價與控制

養護工程的計價與控制是工程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之一,如果不進行有效的計價與控制,養護企業的利潤將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以北京某公路工程養護為例,因行車密集、載重過大、事故發生較多,設施投入時間較長,引發了日常小修保養工作繁多,同時因維修急搶修時間短,造成維修費用難以計量和控制,因此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強化養護工程的合同管理,在公路養護招標時應選擇具備資質、技術力量、機械設備、信譽好的養護公司,同時填寫工程供方評審表,以滿足養護工程的需要;其次,確定公路養護項目的綜合單價,因公路的日常養護工程量較大,在長期的養護過程中養護費用很難進行估算,應先對養護項目的單價進行確認,并參考當地的工程養護定額和計費辦法結合市場價格進行比對,區分路基、路面、橋涵、設施、綠化等養護費用的單價,制定出合理的臺班費、人工費、材料費、稅金、管理費等相關費用,并確定出日常養護項目的工程清單,以方便養護單位進行結算;再次,當遇到急修或搶修工程時,維修金額應與管理單位進行商洽,以工程量為依據進行費用的劃撥,并且引入監理單位進行工程量的監督,確保養護工程的經濟管理落實到位。

4養護工程經濟管理的優化措施

4.1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養護工程管理的關鍵要素,工程養護企業在管理中要以成本預算為出發點進行管理,這也是提高養護工程經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提高養護企業盈利的客觀要求。因此,管理過程中應制定相應的預算成本計劃,充分的考慮到養護工程的配置情況、養護標準、養護工藝等因素,認真的做好相應的成本預算,讓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夠在施工中控制成本目標和成本內容,并將各項成本控制措施深入的貫徹和執行。

4.2合同管理

養護工程經濟管理中應嚴格的執行合同管理制度,在管理中要對原材料的報價、招標、評定進行監督,防止因合同產生漏洞而給養護工程帶來損失,在合同簽訂時雙方應對合同條款進行協商,避免簽訂后引發的經濟糾紛或欺詐,同時注意合同內容的時效性,如有與養護工程不符的情況應提出異議。

4.3健全體制與管理機構

養護工程經濟管理的好壞與管理體制相關,因此在管理中要健全管理體制,以節約行政支出和監督費用支出為基礎,提高養護工程的自身經濟效益。同時,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提高養護工程的辦事效率,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如:建立養護工程項目部和工程監理部、建立養護獎勵機制、建立養護懲罰機制、實現養護目標責任制等,只有完善以上管理體制和組織機構才能更好的把責任落實到位,以此來對經濟管理費用進行有效的控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品欧美日产在线| 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免费无遮挡毛片|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你懂得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脱个精光让男人桶爽 | 日本乱妇bbwbbw|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看看|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网站| 玩弄CHINESE丰满人妻VIDEOS| 欧美理论电影在线|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成年黄网站色大免费全看| 野花社区在线播放|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熟妇乱人伦XXXX|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国产做a爰片久久毛片a| 免费看**一片毛片|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ririai66在线观看视频| 蕾丝视频在线看片国产| 欧美呜巴又大粗又长| 天天操2018| 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色综合| 欧美日韩你懂的| 欧美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娇小老少配xxxxx丶| 欧美午夜小视频| 女人说疼男人越很里寨|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99re精彩视频| 男人的j插女人的p|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