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30 10:38: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實驗調查報告,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 調查對象和內容
從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xx級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專業中隨機選取3個班的97位本科生。對學生進行學習興趣、科學思維、創新能力、團隊協作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的調查和評價。
1.2 調查方法
1.2.1 準備階段
以學生對實驗中醫學的理解程度為變量,選取學習興趣、創新能力、團隊精神、科學思維、艱苦耐勞等指標,在查閱大量書籍和文獻的基礎上設計完成調查問卷。
1.2.2 收集問卷
采用書面調查形式,由任課教師在實驗中醫學課程緒論部分開講前發給學生,當場完成、收回。
1.2.3 分析資料
綜合3個班的問卷,作初步分析。
2 結果和分析
2.1 問卷回收
共發出問卷97份,回收91份,回收率為93.8%,
2.2 實驗中醫學課程現狀
2.2.1 對實驗中醫學課程基本情況的認識
本校從xx年開始在中醫學、中西醫結合、針推學和中醫學七年制專業學生中開設此課程。經過3年的努力,本校學生在實驗動手能力、科學思維水平以及科研熱情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作為一門新生學科,其在中醫專業學生中的知名度、影響力是我們所關心的問題,為此設計了3個問題,結果見表1。表1 對實驗中醫學基本情況的認識[略]
實驗中醫學課程由6個驗證性中醫實驗和1個探索性實驗組成。經過教職員工3年的積極努力,在學生中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本課程與傳統理論教學的不同點是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中心地位,由學生主動完成整個實驗,從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不過,98%的學生對這門功課表示了不同程度的興趣,還是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在授課過程中也發現少數同學對實驗動物有恐懼感,甚至個別的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能完成實驗操作,基于這樣的原因,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對該課程不感興趣。
課程是培養學生應用現代的科學技術解決、解釋中醫學的問題和現象的能力的,這一目的得到了普遍贊同,99%的學生認為課程的開設是必要的。
如何引導同學主動、自覺地學習是高等中醫學教育面臨的難題,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實驗中醫學的教學過程并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超過23%的學生認為一點都沒有促進主動學習的愿望,所以,針對這一環節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已經很必要了。
2.2.2 對實驗中醫學提高科學研究能力的認識
實驗中醫學通過7個實驗的教學使學生熟練操作常用的實驗動物和科學儀器,實驗過程要求4~5人為一個小組,相互配合、團結協作,并在最后一次課安排探索性實驗設計,由每個小組成員操作自己設計的實驗。經過整個流程,可以使學生在科研思路、創新能力、運用科學語言和發揮團隊精神等方面得到鍛煉和提高,對于即將接受這門課教育的學生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我們設計了4個問題,結果見表2。表2 對實驗中醫學提高科研能力的認識[略]
本校中醫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造就具有獨立進行中醫藥學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能力的,并有創新和開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本課程注重加強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觀察、發現、思考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摘 要: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機能實驗室2011年在2009級臨床醫學、腫瘤專業6個大班612名大二本科生中實施設計性實驗教學計劃,通過組織引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制定實驗計劃,擬定實驗方案,共收到學生設計性實驗方案27份;經現場多媒體答辯,專家教師評審團現場審核、提問、評分,選出其中8份在全年級實施,并以實驗組為單位以論文形式撰寫實驗報告。問卷調查顯示:87%的學生在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與同學老師的溝通能力及臨床意識等諸多方面有較大的鍛煉和提高。學生設計性實驗教學活動還檢驗和歷練了教師隊伍,對于提高機能學實驗教學質量,深化和優化教學內容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醫學機能學實驗課;學生設計性實驗;問卷
The investigation of designing experiment by students inmedicine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lesson
ChenYuan, LiYanan, ZhangLirong, ZhuWeiya, LiWeijiao, WangXiaoqing
(Medicine Functional Laboratory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
Abstract:The Functional Laboratory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aiyuan College conducted a pilot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from April to August 2011 involving 612 second year students. The students produced 27 original 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of these designs were made to professors and teachers. Of these, 8 designs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practical func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and thes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by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is pilot program on the Haiyuan college campus. The questionnaire show: 87% students consider that the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improved their abilities on practice, applying knowledge, analysis, solution and creativity. And inspected the teachers. It is significance to func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eaching reform.
Key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pilot program of experimental design; questionnaire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機能實驗室2011年在2009級臨床醫學、腫瘤專業6個大班612名學生中實施“學生設計性實驗教學計劃”,前期由帶教老師利用大課及實驗課進行宣傳動員,明確學生設計性實驗課開設的目的、意義、要求,介紹海源學院機能實驗室所能提供的儀器、設備、藥品、動物等實驗條件和能夠利用的檢測指標、檢測方法; 對每個室的學生提出一個或兩個問題,圍繞問題組織引導學生查閱文獻資料,策劃實驗內容,擬定實驗方案,做預實驗,共收到設計性實驗方案27份。方案簽收后組織學生以實驗室為單位進行現場多媒體答辯,答辯要求闡明實驗目的意義、實驗動物、手術路徑、檢測指標、分組治療方案、臨床意義等,答辯會聘請專家教授及機能實驗室全體帶教老師進行現場提問、審核、評分,按分數高低排序,選出8份水平較高、頗具特色、聯系臨床實際、有創新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方案在全年級正式實施。8個方案中有的是針對常規機能學實驗中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設計的,如“氯丙嗪增強小鼠對缺氧耐受達最佳效果的環境溫度的實驗研究”,力求尋找的答案是:腹腔注射氯丙嗪后的小鼠處于怎樣范圍的環境溫度中才能在一個密閉的氧氣有限的空間中達最長生存時間,同時要明顯地長于常溫同樣實驗條件下腹腔不注射氯丙嗪的小鼠;以保證實驗的陽性率達90%以上。有的是在原有的實驗基礎上,對某些問題進行更加深入廣泛的探討和研究,如“亞硝酸鹽的中毒與解救”增設了紅細胞顯微鏡觀察、胃腸道形態學觀察,腸系膜微循環觀察和血壓呼吸同步檢測,和原實驗相比,觀測的視角更深更廣、更貼近臨床。有的實驗則超出了現行教材范圍,如“壓力感受性反射對性低血壓的影響”結合中老年人群臨床特征,針對壓力感受性反射對血壓短時程調節特點,觀察在壓力感受性反射缺失情況下變化造成的低血壓發生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目的在于解釋壓力感受性調節功能低下的臨床意義和警示作用。有的實驗設計雖然由于各種原因沒被選中,但對學生自主學習、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對于提高、補充、深化機能學理論教學的作用都不容忽視,如“腎臟對血壓長時程調節作用的實驗觀察”,腎臟鈉水平衡功能紊亂系臨床高血壓發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腎臟鈉水平衡調節對于血壓的長時程穩定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教科書中對此要求甚少,而主要介紹和要求的是壓力感受性反射對血壓的短時程調節作用,本次學生設計性實驗中,一大班同學用結扎腎動脈,造成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亢奮,靜脈注射生理鹽水導致家兔動脈血壓長時程持續增高的實驗結果,形象而有力地證明了腎臟在血壓長時程調節中的統治性地位,可以作為機能學實驗教材的重要儲備。又如“抗哮喘藥對哮喘的治療效果比較”“Rh血型鑒定及在大學生中的分布調查”等設計方案,既是機能實驗教學的重要內容又不乏重大的臨床意義和一定程度的創新性,雖然最終因為實驗設備和經費限制沒有實施,但在查閱文獻、制定方案、現場答辯以及預實驗的過程中,設計者經歷的考驗和歷練毫不遜色。此外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同學們還參與了部分教師碩士研究生課題。
期末我室在2009級臨床腫瘤專業6個大班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問卷含16個問題,80個選項,共收到答卷574份,主要調研學生對機能學實驗教學和設計性實驗教學的意見、批評和建議,問卷要求填寫大班、小班和實驗室,不填姓名,力求放松、真實。其中對機能實驗課很感興趣301人,感興趣253人,不感興趣13人,無所謂6人;認為機能實驗課對學習和理解大課理論很有幫助287人,有幫助260人,幫助不大32人,沒有幫助1人;認為綜合機能實驗對生理、病理生理、藥理三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有融會貫通作用491人,認為沒有該作用7人;499名同學認為有必要在本科生中開設學生設計性實驗,32名同學認為沒必要,40名同學表示無所謂;絕大多數同學認為學生設計性實驗課使自己在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組織能力、與同學老師的溝通能力、答辯能力以及臨床意識方面有較大鍛煉和提高。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學生設計性實驗最大的不同在于:
1、它超出了我校現行教材的范圍,指導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根據現實的臨床需求、聯系重要的三理知識、在原有實驗教學的基礎上有所突破,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教科書本的知識顯然不夠,必須多渠道查詢相關資料,本次學生設計性實驗查詢各種期刊雜志、中英文五年制、七年制教材上百冊,在這一環節中學生拓寬了視野,活躍了思維、激發了探索的激情和對未知的好奇心。
2、打破了常規定制實驗的局限,日常的機能實驗教學已經定制化、標準化,從理論講解、實驗操作、結果分析到實驗報告幾乎都有標準答案,但設計性實驗常常表現出濃重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同樣的實驗動物、同樣的實驗方法,不一樣的實驗結果,沒有標準答案,怎樣從多變的實驗現象中,找出規律性,合理科學地解釋實驗現象,是一個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釋問題的過程,是一個科研思維方法的構建過程。同時在這樣的實驗中針對實驗現象的推理,往往會引發新的實驗課題,因為推理需要進一步的實驗證明。
3、在實驗方案的設計、答辯、預實驗、實驗結果分析、撰寫論文的過程中師生間產生了頻繁的交流,這種交流除了答疑解惑,更多的是探討,是思維方式的傳承,是因材施教,這使彼此間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和信任。
4、學生設計性實驗的質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啟發、引領、組織作用以及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態度和平日的積淀,教師的不作為和不重視將導致學生對設計性實驗教學活動的迷茫、冷漠甚至拒絕,最終無所收獲。因此學生設計性實驗的開設還檢驗和鍛煉了年輕的教師隊伍,拓展了教師的知識面,培養了教師嚴謹的科研作風,是機能學實驗課的重要組成和補充。
5、在學生設計性實驗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了師生面對面互動的答辯環節,代表自己小組發言的答辯人必須準確無誤地闡述本組實驗設計方案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驟、預測并分析實驗結果,較好地回答評審團的提問,才有可能進入下一步的實施環節;答辯的過程有效地體現學生的認知水平,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檢驗了教師的工作成效,并可通過專家的提問較好地完善實驗方案,提升實驗設計水準。答辯會開放透明,學生不僅必須參加自己大班的答辯會,還可參與其他大班的答辯會,可以自由對答辯方案甚至教師的發言提問,答辯會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與專家之間,教學人員與教學管理者之間搭建了一座信息與心靈相通的橋梁,增進彼此的了解,接受彼此的啟發,對于高效高質地運行整個教學計劃起到了積極地推進作用。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真切地領悟到知識的力量和科學的魅力,激發出創新的渴望,感受著探索的艱辛和失敗的無奈,享受著成功的喜悅和成長的滋味。如果要問此次學生設計性實驗的意義,那么大多數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經受的鍛煉和某些方面能力的提高就是我們全體帶教人員的無悔初衷。
參考文獻
[1] 李金蓮,楊靜,張慧,等. 機能學設計性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5):1008-1011
[2] 鄭敏莉,胡曉枚,葉富守,等.機能實驗學設計性實驗的探討[J]. 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10,12(4):577-578
[3]余琛琳,崔淑芳,湯球,等.《實驗動物學》實驗教學改革中開展設計性實驗的實踐與探索[J]. 西北醫學教育,2009,17(4):732-735
[4]楊曉曉,趙學青,譚彩略,等.醫學機能學設計性實驗準備工作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9):100-101
關鍵詞:設備陳舊;資金不足;安全隱患;督管失效;環境影響評價
江蘇省某市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中考試卷中考查有關實驗方面的三道題:2014年:選擇題中關于藥品試劑瓶的辨析,正確答案應選擇裝有氫氧化鈉的試劑瓶,因為用的是玻璃塞子,此題成為該卷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題;2015年:用長頸漏斗、錐形瓶、導管組裝制取二氧化碳時,橡皮塞是先連接長頸漏斗還是先連接導管,該題的得分率不到40%;2016年:電解水實驗時,電解水裝置中會有什么現象?原題要求正確給出兩個現象才能得1分,但經過試閱后,發現能得分的不到10%,后把要求改為只要有一個正確答案即可給分,此題的得分率僅僅60%左右。
教師們很驚訝,專家們很震驚,這些題是很簡單的客觀性試題,不需要聯想、推理,可以說是送分題,只要學生做了實驗,肯定能答對,為何得分如此低甚至成為學生的最大失分點?問題的癥結在哪兒呢?它又反映了教與學過程中的什么情況呢?
新課程標準強調化學學習要注重過程與方法,實驗教學是化學學習的主陣地,特別強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但實際教學中的情況又如何呢?特別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教育變革深入發展,各級各類初中、高中的化學實驗室還能擔此重任嗎?絕大多數的化學實驗室已經嚴重落伍了,已經跟不上教育教學的需要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實驗的儀器、設備陳舊,急需淘汰更新
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化學實驗室使用的設備、儀器都是2005年左右由省教育廳調撥配送的,密度板做成的藥品柜子受潮變形脫落,甚至還有些搖搖欲墜的木頭柜子;儀器主要是試管、燒杯、量筒、鐵架臺、廣口瓶、細口瓶、酒精燈等常規儀器;藥品是省教育廳配送的殘留的一部分藥品。硬件沒有得到補充,更談不上更新。像三腳試管、吸濾器、PH計測定儀、紅外光譜分析儀、水果電壓測定儀、氧氣消耗檢測儀等先進一些的設備一概不具備。儀器、藥品所具備的水平停留在新課標之前的水平上,怎么可能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達到新課標要求的水準呢。有些學校由于儀器、藥品的短缺,能開全課本上實驗即氧氣的制取與性質、探究人體呼出氣體和蠟燭燃燒的探究、水的組成與凈化、質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制取與性質、金屬的化學性質、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粗鹽的提純和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就不簡單了,又怎么可能讓學生開展探究性、研究性的課題呢?
二、實驗室投入資金不足,捉襟見肘
以我校情況為例,九年級14個班,700多學生,學校每年只能投入5000元的資金進行藥品、儀器的采買,平均每位同學7.14元,而化學組的教學計劃是要開全前面所列的實驗,所以,只能采買最緊要的儀器和藥品。
三、實驗室及實驗中的安全隱患嚴重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實驗室結構不合理,功能室錯位嚴重。很多化學實驗室,尤其是農村中學的化學實驗室基本上都是2到4個學生實驗室帶一個準備室,沒有危險藥品的保管室、報廢藥品的回收處置室和化學反應產品的回收處置室,而且化學實驗室還往往被圖書室、會議室、考試室甚至廚房等部門在不同時期所占用。實驗室沒有通風櫥或者通風天窗,通風設施除了門和窗子,就是埋在墻壁下方距離地面30公分處的風扇,對于低密度的有毒有害氣體,是沒有辦法快速有效地排出去的。
2.實驗室的建設沒有前瞻性。電路、水管鋪排不科學,管徑小、質量差、報廢期短,有些管線甚至出現明管明線,私拉亂接的屢見不鮮,嚴重影響師生的安全。有些學校甚至連空調專用線都沒有,更不可能安裝抓拍、監控O、檢測等設施。
3.實驗用剩的藥品、反應生成的物質不做任何的處理處置。處理的方式就是固體倒入垃圾箱、液體倒入下水道,嚴重污染了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有些物質還產生惡臭性氣體,造成了大氣的污染。學校周邊的很大一部分區域,對農作物生產、居民飲用水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這些污染物的危害大、時間長、難治理。化學實驗進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化學實驗室在不同時期排放的污染物質或離子分別是:H2S、NO2、H+、OH-、Cu2+、Cd2+、Ag+、Pb2+、Ba2+、Hg2+、NO3-、NO2-、SO2、NH3油類等有機物、磷化物等等。
學校建設尤其是化學實驗室的建設,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后評價幾乎等于零。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愛護環境的教育只能停留在口頭上,九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初步了解了所用化學試劑的危害,但卻不得已倒向垃圾桶、下水道,環境保護的教育蒼白無力。如果能把剩余藥品進行回收;如果我們身邊就有對環境進行檢測的工具,讓學生隨時了解身邊的環境狀況;如果能對導致大氣、水、土壤產生危害的物質進行檢測、治理,并且變廢為寶……那該有多好的教育效果啊!
四、化學實驗室管理混亂,亟待規整
1.實驗工作人員配置不合理。近幾年,由于學生生源的減少、學校硬件條件的改善、資源的綜合利用、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校不斷整合、重組、均衡,學校數目銳減了,規模變大了,人數變多了,但實驗室配備的實驗教師人數還是一到二人,有些教師可能是其他的學科臨退休人員,很難組織學生進行學生分組實驗,因為分組實驗從儀器、藥品的準備、各班級實驗順序的編排、學生實驗的管理、實驗藥品的回收、各種儀器的洗滌、填報藥品儀器的損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這種情況下就談不上進行興趣實驗和課外探究性實驗了。所以,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化學實驗室工作人員設置。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1.1 化學實驗的地位
化學實驗使化學學科成為了一門科學,隨著社會的發展,學者們意識到僅僅依靠講解方式傳遞化學知識是不科學的,化學實驗慢慢地融入到了中學化學教學中。自從新課程改革以來,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因為通過化學實驗的教學可以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情感、對待科學的態度等,有助于落實化學三維教學目標。新課程要求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而只有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才可以全面提高。同時,強調以實驗探究為主,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實驗操作、實驗分析等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普通高中化學實驗課程標準(實驗)中明確指出:“化學學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以實驗為主為基礎”。在課程設置上,專門開設了《實驗化學》這一選修模塊,增加了“觀察與思考”、“活動與探究”等與化學實驗相關的欄目。
化學演示實驗教學是教師或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化學儀器和藥品、模型或計算機模擬展示某些化學現象,讓學生從中分析、歸納總結化學規律或驗證化學結論的教學過程,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課程實施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①因此,研究高中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情況也有意義。
1.2 目前演示實驗教學中仍存在問題
由于高考制度的存在,現在的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仍普遍存在重知識傳授、輕啟發思考;重化學知識、輕化學實驗的現象。有些學校在進行演示實驗教學仍然以“講”實驗代替“做”實驗,認為高考只是考化學理論知識而不考實驗操作,沒必要在化學教學中做演示實驗。但是分析現在的高考試卷會發現,有實驗題目,且已經在考查學生的實驗素養。但是,化學實驗教學能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中學教師應對演示實驗的地位有個清楚的認識,以化學學科知識為基礎,進行化學實驗教學研究,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將教學改革真正地落到實處。因此筆者通過對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現狀的研究,以期找出目前縣級重點高中化學演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
2 調查對象與方法
2.1 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對象是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洛南中學(省重點)高一普通班的160名學生,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2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根據化學演示實驗教學的規律和學生學習的特點,在參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制定自編學生問卷。問卷由9個問題構成,所有問題的設計遵從了有關問卷制作的語言形式的一般原則。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3.1 學生調查問卷結果及分析
(1)調查發現,學生很重視化學演示實驗,僅有很少一部分學生不希望老師做演示實驗(持無所謂和不希望態度的學生共4%),這就說明很多學生希望老師上課能夠演示實驗,學生已經認識到化學實驗教學對他們理解化學知識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4、5題對開展演示實驗的意義做了調查,結果表明77%的學生完全同意演示實驗能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75%的學生完全同意演示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72%的學生完全同意通過演示實驗可以了解正確使用儀器及試劑的操作方法。
表1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結果
(3)學生對演示實驗的三種意義的認識是比較均等的。
(4)在演示實驗前,偶爾預習的人達到了73%,這就表明學生不重視預習實驗這一過程。而且在預習實驗時,62%的學生偶爾會總結出實驗目的,57%的學生偶爾會總結出實驗步驟,這一結果表明大多數學生預習實驗只是將實驗看一遍,并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教師應督促學生課前預習。
(5)71%的學生完全同意“觀看演示實驗有助于思考”這一觀點,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師應多啟發學生思考。
(6)如果老師把演示實驗的任務提前交給學生去準備,有70%的學生非常愿意去,這就說明絕大部分學生很愿意去做實驗并且很愿意在同學面前展示,這樣就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驗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63
結核病實驗室檢查是發現傳染源的最主要手段,是結核病確診、治療方案選擇、療效判定的主要依據[1]。本文旨在了解大理州疾控機構各縣(市)結核病痰檢實驗室資源配置現狀,為制定鞏固和提高專業能力措施提供具體依據,筆者進行了一次專題調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專項調查資料,結核病項目物資調撥登記及相關報表與專項督導檢查資料。
1.2 調查方法 統一采用《痰檢實驗室資源配置調查表》對轄區12個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作專項調查,并對物資調撥登記及相關報表和督導檢查資料等進行核實,分別統計分析人力資源配置與專用儀器設置現狀。
2 結果
2.1 人力資源配置 全州12個縣(市)結核病痰檢實驗室共配置有專業人員27人,平均每個縣(市)2.25人。
2.1.1 性別分布 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男5人,女22人,男∶女為1∶4.4。
2.1.2 年齡分布 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年齡在21~30歲者10人,占37.04%;在31~40歲者11人,占40.74%;在41~50歲及大于50歲者各3人,各占11.11%。
2.1.3 學歷結構 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基礎學歷為大學本科6人,占22.22%;專科14人,占51.58%;中專7人,占25.93%。
2.1.4 職稱結構 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按技術職稱級別分類,高級:中級:初級的比例為1∶7∶19。按專業類別分類,具有檢驗專業資格者19人,占70.37%,為非檢驗專業資格者8人,占29.63%。
2.1.5 崗位配置 在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崗位職責為專職的僅有6人,兼職者達21人,專職:兼職為1∶4.5。在12個縣(市)疾病預防控制中,設置有專職痰檢實驗人員崗位的僅有6個縣(市),另有半數設崗為兼職。
2.1.6 繼續教育 在27名痰檢實驗人員中,在近3年內接受過專業進修或培訓者只有7人,僅占25.93%。
2.2 實驗設備配置 全州12個縣(市)結核病痰檢實驗室共有實驗專用設備79臺件,其中已安裝并正常使用的有73臺件,未安裝使用的有6臺件,正常使用率為92.41%。
2.2.1 生物安全設施使用情況 在79臺件設備中,有生物安全設施36臺,占45.57%。每(市)均配備了Ⅱ級生物安全柜、通風柜、高壓蒸汽滅菌器各1臺,各縣(市)均正常高壓蒸汽滅菌器;但有4個縣(市)尚未安裝使用生物安全柜,有2個縣尚未安裝使用通風柜,分別占全州12個縣(市)的1/3和1/6。
2.2.2 試劑保存設備配置情況 在79臺件設備中,有試劑保存設備11臺,占13.92%。有10個縣配置試劑保存專用的冷藏冰箱,另有1個縣同時還配置了可保存菌種的負40 ℃超低溫冰柜,但有2個縣尚未配置專用的試劑保存冰箱。
2.2.3 檢測設備配置情況 在79臺件設備中,有檢測設備32臺,占40.51%。12個縣(縣)共配置了顯微鏡22臺,有3臺的1個縣,2臺的8個縣(市),僅有1臺的3個縣;配置了1臺恒溫水浴箱的有8個縣;配置了1臺旋渦震蕩器的僅有2個縣。
3 討論
中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患者數位居全球第二位,防治工作任重道遠。治愈結核病患者是控制結核病的最有效措施,發現傳染源是開展督導管理治療的基礎,實驗室檢查是發現傳染源最可靠的方法,同時也是治療方案選擇、療效判定的主要依據。在落實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現代結核病策略進程中,縣(市)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著轄區結核患者的發現與登記、督導治療管理工作職責。因此,痰檢實驗室的資源配置狀況,直接關系著結核病防治能力和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和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結核病高負擔國家進行評估,發現有5個方面的主要原因制約了現代結核病防治策略的推廣與應用,其中人力資源列于第一位[2]。中國疾控中心對全國結核病防治機構人力資源調查報告也揭示了人力資源發展對結核病防治工作的戰略意義[3]。本文資料顯示,在大理州12個縣(市)配置的27名結核病實驗室專業人員中,高級∶中級∶初級的比例為1∶7∶19,僅有半數縣(市)設置為專職結核病實驗崗位,且有部分人員專業不對口,在近3年內接受過專業進修或培訓者僅占25.93%。提示結核病痰檢實驗室人力資源建設尚需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建議每縣(市)至少設置1名專職崗位,2個兼職崗位,以保障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制度及專業準入制度,并優化職稱結構,從而保障業務職能的發揮。
根據結核病防治規劃等相關要求,縣(市)級結核病防治機構在規范地開展痰涂片檢驗的同時要逐步開展結核分枝桿菌的分離培養工作。目前大理州12個縣(市)結核病痰檢實驗室共配置有實驗設備79臺,其中生物安全設施占45.57%,試劑保存設備占13.92%,檢測設備占40.51%。以上設備尚能滿足口痰結核菌檢查需要,但有部分縣(市)生物安全設施安裝使用不完善,且結核分枝桿菌的培養設備匱乏,不能全面開展結核分枝桿菌的培養業務。需按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指南等相關要求完善恒溫培養箱、渦旋震蕩器配置,增加投入培養基凝固器、酸度測定儀、凝膠分析儀、核酸擴增儀、酶標儀等檢測設備的投入,以保障結核病專業防治能力不斷提升與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 肖東樓,趙明剛,王宇.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1-20.
進行市場調查;首先要明確市場調查的目標,按照企業的不同需要,市場調查的目標有所不同,企業$使經營戰略時,必須調查宏觀市場環境的發展變化趨勢,尤其要調查所處行業未來的發展狀況;企業制度市場營銷策略時,要調查市場需求狀況,市場競爭狀況,消費者購買行為和營銷要素情況;當企業在經營中碰到了題目,這時應針對存在的題目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市場調查。
二、設計調查方案
一個完善的市場調查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調查自的要求
根據市場調查目標,在調查方案中列出本次市場調查的具體目的要求。例如,本次市場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某產品的消費者購買行為和消費偏好情況等。
2.調查對象
市場調查的對象一般為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零售商和批發商為經銷調查產品的商家,消費者一般為使用該產品的消費群體。在以消費者為調查對象時,要留意到有時某一產品的購買者和使用者不一致,如對嬰兒食品的調查,其調查對象應為孩子的母親。此外還應留意到一些產品的消費對象主要針對某一特定消費群體或側重于某一消費群體,這時調查對象應留意選擇產品的主要消費群體,如對于化妝品,調查對象主要選擇女性;對于酒類產品,其調查對象主要為男性。
3.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是收集資料的依據,是為實現調查目標服務的,可根據市場調查的目的確定具體的調查內容。如調查消費者行為時,可按消費者購買、使用,使用后評價三個方面列出調查的具體內容項目。調查內容的確定要全面、具體,條理清楚、簡練,避免面面俱到,內容過多,過于繁瑣,避免把與調查自的無關的內容列進其中。
4.調查表
調查表是市場調查的基本工具,調查表的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市場調查的質量。設計調查表要留意以下幾點(1)調查表的設計要與調查主題密切相關,重點突出,避免可有可無的題目;(2)調查表中的題目要輕易讓被調查者接受,避免出現被調查者不愿回答、或令被調查者難堪的題目;(3)調查表中的題目次序要條理清楚,順理成章,符合邏輯順序,一般可遵循輕易回答的題目放在前面,較難回答的題目放在中間,敏感性題目放在最后;封閉式題目在前,開放式題目在后;(4)調查表的內容要簡明、盡量使用簡單、直接、天偏見的詞匯,保證被調查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調查表。
5.調查地區范圍
調查地區范圍應與企業產品銷售范圍相一致,當在某一城市做市場調查時,調查范圍應為整個城市;但由于調查樣本數目有限,調查范圍不可能遍及城市的每一個地方,一般可根據城市的人口分布情況,主要考慮人日特征中收進、文化程度等因素,在城市中規定若干個小范圍調查區域,劃分原則是使各區域內的綜合情況與城市的總體情況分布一致,將總樣本按比例分配到各個區域,在各個區域內實施訪問調查。這樣可相對縮小調查范圍,減少實地訪問工作量,進步調查工作效率,減少用度。
6.樣本的抽取
調查樣本要在調查對象中抽取,由于調查對象分布范圍較廣,應制定一個抽樣方案,以保證抽取的樣本能反映總體情況。樣本的抽取數目可根據市場調查的正確程度的要求確定,市場調查結果正確度要求愈高,抽取樣本數目應愈多,但調查用度也愈高,一般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的用途情況確定適宜的樣本數目。實際市場調查中,在一個中等以上規模城市進行市場調查的樣本數目,按調查項目的要求不同,可選擇200~1000個樣本,樣本的抽取可采用統計學中的抽樣方法。具體抽樣時,要留意對抽取樣本的人口特征因素的控制,以保證抽取樣本的人口特征分布與調查對象總體的人口特征分布相一致。
7.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
市場調查中,常用的資料收集方法有調查法、觀察法和實驗法,一般來說,前一種方法適宜于描述性研究,后兩種方法適宜于探測性研究。企業做市場調查時,采用調查法較為普遍,調查法又可分為面談法.電話調查法、郵寄法.留置法等。這幾種調查方法各有其優缺點,適用于不同的調查場合,企業可根據實際調研項目的要求來選擇。資料的整理方法一般可采用統計學中的方法,利用Excel工作表格,可以很方便地對調查表進行統計處理,獲得大量的統計數據。
三、制定調查工作計劃
1.組織領導及職員配備
建立市場調查項目的組織領導機構,可由企業的市場部、或企劃部來負責調查項目的組織領導工作,針對調查項日成立市場調查小組,負責項目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2.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
訪問職員可從高校中的經濟治理類專業的大學生中招聘,根據調查項目中完玉成部問卷實地訪問的時間來確定每個訪問員1天可完成的問卷數目,核定儒招聘訪問員的人數。對訪問員須進行必要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1)訪問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調查產品的基本情況;(3)實地調查的工作計劃;(4)調查的要求及要留意的事項。
3.工作進度
將市場調查項目整個進行過程安排一個時間表,確定各階段的工作內容及所需時間。市場調查包括以下幾個階段(1)調查工作的預備階級,包括調查表的設計、抽取樣本、訪問員的招聘及培訓等;(2)實地調查階段;(3)問卷的統計處理。分析階段;(4)撰寫調查報告階段。
4.用度預算
市場調查的用度預算主要有調查表設計印刷費;訪問員培訓費;訪問員勞務費禮品費;調查表統計處理用度等。企業應核定市場調查過程中將發生的各項用度支出,公道確定市場調查總的用度預算。
四、組織實地調查
市場調查的各項預備工作完成后,開始進行問卷的實地調查工作,組織實地調查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1.做好實地調查的組織領導工作
實地調查是一項較為復雜繁瑣的工作。要按照事先規定的調查區域確定每個區域調查樣本的數目,訪問員的人數,每位訪問員應訪問樣本的數目及訪問路線,每個調查區域配備一名督導職員;明確調查職員及訪問職員的工作任務和工作職責,做到工作任務落實到位,工作目標.責任明確。當需要對調查樣本某些特征進行控制時,要分解到每個訪問員,例如,某調查項目,調查樣本地1000進,要求調查男性600人,女性400人,調查對象的男女比例為3:2,則要求每個訪問員所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都應控制為3:2,從而保證對總樣本中男、女比例的控制。
2.好實地調查的協調、控制工作
調查組織職員要及時把握實地調查的工作進度完成情況,協調好各個訪問員間的工作進度;要及時了解訪問員在訪問中碰到的題目,幫助解決,對于調查中碰到的共性題目,提出同一的解決辦、法。要做到天天訪問調查結束后,訪問員首先對填寫的問卷進行自查,然后由督導員對問卷進行檢查,找出存在的題目,以便在后面的調查中及時改進。
五、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55.1 [文獻標識碼] C[文章編號] 1674-4721(2011)06(a)-146-02
2010年5月26日10:30,深圳市某區CDC接到報告:某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共接診了11例因口唇指甲發紺、頭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而就診的患者,疑似食物中毒,請區CDC前去調查處理。現將調查結果報道如下:
1 基本情況
此12例患者于2010年5月26日早上6:10~8:10在某商場門口攤檔進食了涼拌面,其中,2例于早上6:30最早出現口唇指甲發紺、頭昏、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由家人送來某區人民醫院就診。隨后其余人亦陸續出現上述癥狀,于上午9:00左右先后被送往該院就診。12例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口唇指甲發紺、頭昏、頭痛等癥狀。本次事件特點發病急、潛伏期短。根據病例定義,確定12例患者均為此次食物中毒患者。經搶救,12例都脫離危險,無人員死亡。
2 流行病學調查情況
2.1 病例定義
2010年5月26上午凡進食過同一攤檔提供早餐并在當日出現下列癥狀及實驗室檢測結果之一者:①口唇指甲發紺、頭昏、頭痛、惡心、嘔吐;②嘔吐物中檢出亞硝酸鹽。
2.2 流行病學調查
2.2.1 時間分布: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為5月26日早餐;進餐時間集中在6:10~8:10,發病最短潛伏期為10 min,最長潛伏期為50 min,平均潛伏期為25 min。
2.2.2 地點分布:12例患者5月26日早餐均在某商場門口的同一家路邊攤檔進食相同的食品。
2.2.3 人群分布:流行病學調查12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齡11~35歲。
2.2.4 臨床表現:口唇指甲發紺、頭昏、頭痛、腹痛、嘔吐、無發熱。
2.2.5 可疑中毒食品:涼拌面。
3 現場衛生學調查
食品加工現場為街邊流動攤檔,存在交叉污染及嚴重的食品污染隱患,不具備進行食品加工的條件,無衛生許可證,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盛裝食品在街頭流動擺賣,攤檔主無健康證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經調查,攤檔主的妻子誤把亞硝酸鹽當作食鹽放進調味品澳宴奇調味粉精的袋子里,在烹調時,使用了調味品澳宴奇調味粉精制作涼拌面出售,故引起本次中毒事件。
4 實驗室檢測
臨床檢測結果:患兒馮某的血氧飽和度為80%。對患者嘔吐物及剩余食物、剩余調味品進行檢測,按GB/T5009.33-2003食品中亞硝酸鹽與硝酸鹽的方法測定結果如下:患者龐某的嘔吐物檢測出亞硝酸鹽含量為60 mg/kg、患者揭某的嘔吐物檢測出亞硝酸鹽含量為12 mg/kg。剩余食物檢出亞硝酸鹽強陽性、剩余調味品澳宴奇調味粉精檢測出亞硝酸鹽含量為1 190 mg/kg。
5 結果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實驗室結果及臨床癥狀,對照《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技術處理總則》(GB14938-94)和《食源性急性亞硝酸鹽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WS/T86-1996),診斷為一起由于亞硝酸鹽污染食品而引起的化學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為12人。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為5月26日早餐,引起中毒的食品為“涼拌面”,造成食物污染的原因是調味品澳宴奇調味粉含有亞硝酸鹽。
6 討論、思考與建議
本區近幾年發生了多起亞硝酸鹽引發的中毒事件,應當引起有關部門強烈重視。亞硝酸鹽中毒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0~20 min,如系食入大量蔬菜或未腌透咸菜而引起的中毒潛伏期為1~3 h。中毒突出特征是皮膚發紺,特別是口唇、手指最為明顯。所有患者陸續出現嘔吐、口唇發紺相似的臨床癥狀,并且本組12例患者發病時間集中、共同餐次、食品均明確,停餐后無繼發病例,臨床癥狀符合亞硝酸鹽中毒的流行病學特征。
亞硝酸鹽是一種白色或微黃色粒狀粉末,無臭,微咸濕,易潮解,易溶于水,俗稱工業鹽,可用作食品著色劑和防腐劑,在食品添加劑商店很容易買到。在熟肉加工過程中可縮短煮肉時間,色澤鮮亮,好看,能誘發人的食欲。正因為如此,業主鋌而走險,競相往食品中添加亞硝酸鹽。
加工人員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對添加劑沒有正確認識,使用時估摸著添加,再加上添加劑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極易造成誤放或多放而引發中毒事件。由于亞硝酸鹽的性狀和食鹽在外觀上難以區分,故由于誤食誤用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屢有發生。如果食品添加劑生產廠家,在不影響其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特性前提下,從外觀,如顏色、形狀上予以區分,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
加強對亞硝酸鹽使用管理,不得散裝銷售,特別是在產品出廠時,標簽標識用途用量應醒目,防止亞硝酸鹽與白糖、食鹽等混用、誤用,以減少或杜絕亞硝酸鹽中毒事件的發生。市場需要相應的立法管理,添加劑知識需要最大限度的宣傳和普及,需要提高人們對有毒物質(亞硝酸鹽)的防范意識,廣泛宣傳亞硝鹽的毒性:一次性攝入0.2~0.5 mg就會引起中毒,一次性攝入3 g就會致人死亡。規范市場從源頭上控制亞硝酸鹽傳出途徑。
食物中毒調查處理人員應盡可能配備齊全的食品中毒物快速檢測設備及試劑,如毒鼠強快速檢測試劑、桐油快速檢測試劑、亞硝酸鹽快速檢測試劑等,以迅速確定或排除引發食物中毒的因素,以指導臨床治療。政府明確禁止餐飲業使用亞硝酸鹽作為食品添加劑,但由于亞硝酸鹽和食鹽性狀相近,如無有效的手段,監督人員無法從感官性狀上進行判別。故在日常監督中,也應該引入快速檢測手段,使預防危害的關口前移,使潛在在食品中的危害在監督過程中就消解于無形。
[參考文獻]
[1]史俊琴.亞硝酸鹽食物中毒調查報告[J].中國醫藥導報,2005,2(17):98.
[2]劉淼,黃新國,曹健.一起亞硝酸鹽食物中毒實驗室檢測[J].中國現代醫生,2008,46(14):117-118.
調查
我拿了我們班同學的報告單進行了分類和總結,調查法,圖表說明法,訪談法,關察法,歸納法。
分析
大多數人都是平時不注意保護眼睛而導致近視的。不注意用眼衛生如看電視和上網時間太長等等。是現代兒童近視大增的主要原因。調查表明,學生近視的發生與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無近視有密切關系,高度近視基本上是由遺傳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視的兒童應該作為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重點對象。
結論
中圖分類號:S572.4(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10-1882-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0.021
The Survey Report of Kelong Tobacco in Guiyang City
YANG Chun-yuan1,TANG Yuan-ju1,DIAO CHAO-qiang2,ZHOU Jian-yun2,LIAO Yong2,SHI Zheng-fa2,LU Zhi-wei3
(1. Guizhou Academy of Tobacco Science, Guiyang 550081, China; 2. Guiyang Tobacco Company, Guiyang 550001, China;
3. China Tobacco Guizhou Industrial Co., Ltd., Guiyang 5505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llect the sun-air-cured tobacco resources widely, the local tobacco in Kelong village, Wudang district, Guiyang city was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elong tobacco was sun-cured, similar with Suo Shai-hong tobacco. Besides Kelong village, other sun-air-cured tobacco was found in some villages in Wudang district. The Kelong tobacco belongs to sub-cigar typ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n aroma quality, certain aroma amount, suitable taste and median sensory quality, Kelong tobacco is suitable raw material for Chinese blend cigarette and cigar.
Key words: sun-air-cured tobacco; resources; survey; Guiyang city
F州省曬晾煙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本地的一個特色。近年來,貴州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及相關市州煙草公司對貴州省的名曬晾煙作了較多的調查研究,除貴陽市外,其他各市州都已基本完成調查研究任務。貴陽市烏當區可龍村的煙葉(以下簡稱可龍煙)作為地方名曬晾煙于1938年10月在貴陽市舉辦的貴州省手工藝品展覽會上展出過[1],以后一直未見報道。近年來,發現可龍煙不僅還存在,而且還有一定的規模。為了充分挖掘貴州曬晾煙資源,完整、準確記述地方資源,為今后的利用提供更多的依據,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和貴陽市煙草公司于2014~2015年曬晾煙育苗及大田生產期間,先后3次深入貴陽市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開展了可龍煙的生產現狀調查和煙葉質量研究,現將主要調查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可龍煙栽培歷史、分布范圍及主產地
1.1 可龍煙栽培歷史
可龍煙是因貴陽市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種植的曬晾煙而得名。據資料[2]記載,煙草傳入貴州省后,到18世紀中葉后期已經遍布全省。19世紀上半葉,在東部的松桃苗族自治縣、思南縣,北部的遵義市、仁懷市,中部的貴陽市、安順市、長順縣,西部的平遠縣(今織金縣)、大定縣(今大方縣)、畢節市,西南部的興義市等地都有了一定發展[2-6]。從文獻[1]記載來推算,可龍煙作為貴州地方名曬晾煙,栽培歷史已有近百年。
1.2 可龍煙的分布范圍及主產地
新場鄉在貴陽市烏當區東北部,東與烏當區羊昌鎮相接,南與新堡鄉、水田鎮交接,西與白云區、修文縣相鄰,北與開陽縣相連,離貴陽市中心45 km,離區政府駐地(新添寨鎮)35 km。可龍煙主要分布在新場鄉可龍村的水頭寨、龍昌坡、大板田、大土、竹臘等村民小組[7,8]。近年來,由于可龍煙比較出名,在新場鄉北面接壤的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塘坎等村組也發現大面積種植的曬晾煙都是用可龍煙的名字在市場上出售。由于種煙面積較大,種煙農戶幾乎每家都搭建有曬晾煙調制棚架。據初步調查統計,六屯鎮曬晾煙種植農戶約100余戶,栽種面積17 hm2,總產量24 t,總產值120萬元。目前可龍煙的分布范圍及主產地情況分別見圖1、圖2。
2 可龍煙產區自然條件
2.1 生態、氣候條件
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地貌以山地為主,其次為丘陵,谷地壩地較少,森林覆蓋率33.41%。平均海拔1 200 m。氣候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濕潤型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5 ℃,年日照時間1 100~1 300 h,年降雨量1 100 mm,4~9月的降雨總量760~850 mm,占年降雨量的66%~77%[8]。修文縣六屯鎮地勢為西北面較高,中部稍平,東南面較低,平均海拔高度1 280 m,其森林覆蓋率在46%以上,氣候溫和,屬亞熱帶季風型氣候。年降雨量1 200 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年平均氣溫13 ℃,無霜期280 d[8]。可龍煙的種植地貌及生態環境分別見圖3、圖4。
2.2 土壤條件
2015年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對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和竹臘2個自然村組及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和塘坎3個自然村組的土壤樣品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組的土壤養分含量為總氮1.76 g/kg、有效磷10.88 mg/kg、速效鉀44.87 mg/kg;竹臘組的土壤養分含量為總氮2.25 g/kg、有效磷17.34 mg/kg、速效鉀122.26 mg/kg。六屯鎮都堡村尖峰組的土壤養分含量為總氮1.66 g/kg、有效磷27.05 mg/kg、速效鉀353.99 mg/kg;格元組的土壤養分含量為總氮2.84 g/kg、有效磷59.97mg/kg、速效鉀207.00 mg/kg;塘坎組的土壤養分含量為總氮2.45 g/kg、有效磷75.93 mg/kg、速效鉀179.71 mg/kg。
3 可龍煙質量特征
3.1 煙葉外觀質量
2015年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對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和竹臘2個自然村組及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和塘坎3個自然村組的曬晾煙樣品進行了外觀質量調查,結果分別見表1、圖5、圖6、圖7、圖8、圖9、圖10、圖11。從表1分析可知,水頭寨煙中上部煙葉成熟度表現為成熟、原煙顏色紫紅~深紫紅、油分較少、光澤稍暗、身份稍薄、~片結構尚疏松,外觀質量綜合評價為中偏下。竹臘煙中上部煙葉成熟度表現為熟、原煙葉色紫紅~棕褐色、油分尚油潤或較少、光澤尚鮮明~稍暗、身份稍薄、葉片結構疏松或尚疏松,外觀質量綜合評價為中或中下。六屯小黑煙中上部煙葉成熟度表現為成熟、原煙顏色紫紅、油分尚油潤、光澤稍暗~暗、身份適中或稍厚、葉片結構尚疏松,外觀質量綜合評價為中或中偏上。六屯火泡葉中上部煙葉成熟度表現為尚熟至成熟、原煙顏色棕褐至紫黑、油分較少或尚油潤、光澤稍暗至暗、身份適中或稍厚、葉片結構尚疏松,外觀質量綜合評價為較差以下。
3.2 煙葉物理性狀
2015年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對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和竹臘2個自然村組及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和塘坎3個自然村組的曬晾煙樣品進行物理性狀檢測,結果見表2。
3.3 煙葉化學成分
2015年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對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和竹臘2個自然村組及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和塘坎3個自然村組的曬晾煙樣品進行化學成分檢測,結果見表3。
3.4 煙葉感官質量評吸比較
2015年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對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水頭寨和竹臘2個自然村組及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格元和塘坎3個自然村組的曬晾煙樣品進行感官質量評吸比較,結果見表4。綜合評吸結果表明,六屯小黑煙中部、上部煙葉的感官質量檔次為較好,水頭寨煙中部煙葉和竹臘轉刀煙上部煙葉的感官質量檔次為中,水頭寨煙上部煙葉、竹臘轉刀煙中部煙葉、六屯火泡葉中部和上部煙葉的感官質量檔次為較差。
4 可龍煙的主要栽培品種
據烏當區新場鎮鄉可龍村大土組80歲煙農羅小琴介紹,大土組2010年以前有18戶煙農種植可龍煙,至2015年,種植可龍煙的農戶只有2~3戶。主要種植品種有轉刀煙、白花煙、紅花煙等。另據可龍村竹臘組69歲煙農唐忠孝介紹,竹臘組有1戶煙農近幾年種植可龍煙。再據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尖峰組76歲煙農何先杰介紹,他家有4代人種煙,該村5年前有41戶煙農種植曬晾煙,總面積8.2 hm2,近4年有33戶,總面積6.6 hm2,今年有21戶,總面積4.2 hm2,六屯鎮都堡村主要種植品種有小黑煙、大黑煙和火泡葉等。
4.1 轉刀煙
轉刀煙株型塔形(圖12),打頂株高52.0 cm,留葉數8~10片,上部倒三葉長58.2 cm、寬22.4 cm,葉形橢圓,葉尖漸尖,葉面較平,葉緣微波浪,葉色黃綠,葉片厚度適中,葉片組織較粗糙;花色淡紅,移栽至開花54 d。栽培行距80~90 cm、株距55~60 cm,平均密度1 370株/667 m2,平均產量44.83 kg/667 m2。
4.2 紅花煙
紅花煙株型筒形(圖13),打頂株高61.0 cm,留葉數8片,上部倒三葉長55.8 cm、寬33.6 cm,中部葉最大長度64.3 cm、寬37.8 m,葉形長卵圓,葉尖漸尖,葉面較平,葉緣全緣,葉色深綠,葉片厚度稍薄,葉片組織較細致;花色淡紅,移栽至開花50 d。栽培行距55 cm、株距55 cm,平均密度2 200株/667 m2,平均產量96.80 kg/667 m2。
4.3 小黑煙
小黑煙株型筒形(圖14),打頂株高73.2 cm,留葉數12片,上部倒三葉長51.1 cm、寬34.5 cm,中部葉最大長度60.6 cm、寬33.8 m,葉形長卵圓,葉尖漸尖,葉面較平,葉緣微波浪,葉色深綠,葉片厚度較厚,葉片組織較細致;花色淡紅,移栽至開花54 d。栽培行距105 cm、株距71 cm,平均密度894株/667 m2,平均產量100.63 kg/667 m2。
4.4 火泡葉
該品種最顯著的特點是葉面易起火泡斑。株型筒形(圖15),打頂株高47.4 cm,留葉數10片,上部倒三葉長48.7 cm、寬30.5 cm,中部葉最大長度54.7 cm、寬33.5 m,葉形長卵圓,葉尖漸尖,葉面較平,葉緣波浪,葉色綠,葉片厚度稍厚,葉片組織較粗糙;花色淡紅,移栽至開花56 d。栽培行距120 cm、株距72 cm,平均密度772株/667 m2,平均產量60.76 kg/667 m2。
5 可龍煙的栽培技術
5.1 育苗
當地種植戶把曬干的山草與適當的泥土混合,燃燒后用釘耙拉平即為苗床,苗床廂寬1.0~1.2 m、長5.0~8.0 m。播種時間一般在1月中下旬。播種前用草木灰與種子混合,均勻撒播在苗床上,然后用細土或草木灰覆蓋,用樹枝制作一個簡易遮陽棚蓋上薄膜,按照烤煙苗床管理要求進行常規管理,即完成可龍煙的育苗。
5.2 煙地選擇
一般用油砂夾黃泥土種煙較好,煙農選擇煙地主要是隔年荒地或玉米-曬晾煙輪作的土地,煙地的土壤肥力中等偏下,但必須向陽。
5.3 整地施肥
在4月上旬進行煙地翻耕,5月上旬起壟,壟高20 cm左右。育苗和大田期主要施農家肥,苗床期每隔7~10 d使用15 kg農家肥對清水8~10 kg的水肥進行淋灑。移栽期施水肥和草糞,每株用量0.5~1.0 kg,移栽后20、40 d及打頂前分別使用水肥澆淋,每667 m2共需要農家肥400~500 kg。
5.4 移栽
移栽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株距55~60 cm,行距80~90 cm,密度1 370株/667 m2左右。采用大窩栽煙,與常規烤煙移栽方法相似。
5.5 田間管理
栽后20~30 d結合追肥進行田間管理,每株澆施清糞水肥0.5 kg左右,中耕培土2~3次,見蕾打頂,根據煙株長勢合理進行留葉,留葉數8~12片。發現壞死苗、病苗、蟲害苗后及時拔除或換苗,一般不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
6 調制技術
6.1 成熟采收
在移栽后60~70 d,待葉片發黃、葉尖卷曲、頂葉翻轉并呈黃斑時,從上向下分3次采收,每次砍收3~4片,下一次間隔7 d左右采收。通常是選擇晴天下午采收較好,采收時用鐮刀每片連莖一節一節割下,在陰涼處使用2根草繩相絞,以每扣2~3片煙葉、葉背相靠進行編制。
6.2 調制設施及方法
烏當區新場鄉可龍村的農戶種曬晾煙面積不大,沒有建造曬晾煙調制專用設施,主要在農家院子屋檐下或附近的牛圈等進行懸掛曬晾。修文縣六屯鎮都堡村農戶由于種煙面積較大,幾乎每家都在房屋前后搭建有曬晾煙調制專用棚架,曬煙架用豎、橫幾根木棒支起,釘(綁)在屋前椽柱或附近的樹木上,能穩固掛上煙浪、便于收曬即可。一般架高1.7~2.1 m、架寬4~5 m不等,視場地大小而定。也有用塑料薄膜覆蓋在木架上搭建的曬晾煙專用調制棚,既方便曬制又可防雨水,還可減少收曬用工。調制所用的草繩等編煙物資多為自家制作,調制設施見圖16。
方法上以3片煙葉為一束編制一扣,扣間距2~3 cm,一浪煙60~80扣,浪長度1.8~2.4 m。編好的煙浪先放在陰涼處晾1~2 d,使其發軟,再卷成螺旋狀堆放1 d左右,然后展開放在太陽下曬,直到煙筋曬干,再卷成螺旋狀曬拐頭直到干透,整個曬制過程需30 d左右。曬制狀況見圖17。
7 貯藏堆放及發酵
煙葉調制結束后,將煙浪卷成螺旋狀,用稻草包好,放在木柜里密封保存,或封閉存放于木樓等干燥的地方。這樣貯藏可以存放3~5年不壞,除自吸和待客使用外,多余的還可以分期分批拿到市場上出售。
參考文獻:
[1] 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貴州煙草栽培學[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2] 貴州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貴州省志?煙草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
[3] 唐遠駒.貴州煙草生產合理布局[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1995.
[4] 中國煙草西南農業試驗站,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所.貴州煙草品種資源(卷一)[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8.
[5] 訾天鎮,楊同升.曬晾煙栽培與調制[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二)銷售形勢
(三)成本與價格
二、政府及企業的促銷措施與效果
為了應對市場變化,今年各地政府和企業采取了多種措施促進茶葉銷售。調研顯示,近70%的地方加大公共品牌宣傳力度,近60%的產地通過具體茶事活動或資助企業參展來擴大本地茶葉銷售,47%的產地注重搭建產銷對接平臺。70%的產地表示這些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就不同措施的效果比較而言,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茶事活動和資助企業參展效果較為明顯,而公共品牌宣傳短期內效果尚不明顯。
圖1政府的促銷措施
從企業來看,66%的產區企業重點加大營銷力度,50%的產區的企業通過網上銷售開拓銷售渠道,48%的產區的企業通過簡化包裝降低成本以促進銷售。就企業采取的應對措施看,64%的企業反應上述營銷措施效果較好。比較而言,網上銷售效果最明顯,其次是簡化包裝和加大營銷推廣力度,其他措施效果一般。
圖2企業的促銷措施
三、前景展望與營銷建議
就體系經濟研究室對全國消費及生產形勢的判斷,國內市場整體需求潛力依然較大,預期消費量仍有3-5%的增長空間。當務之急是采取措施啟動大眾消費,我們建議要重點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一)提早謀劃布局面向大眾的流通渠道
順應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趨勢,積極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新型茶葉流通渠道。實體流通渠道構建上適當調整功能定位,無論裝修風格還是功能訴求上都要擯棄傳統高大上的定位策略,盡可能體現服務普通消費者的特色。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是面向中青年群體的流通渠道,當前電子商務也是傳統渠道的有益補充,對未來茶葉流通模式也將有重要影響。鑒于移動媒體的快速發展,建議茶葉企業要提早布局,搶抓以移動終端電子商務的先機,探索適合本企業的茶葉流通模式。
(二)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據調整產品結構
調研發現,產品結構調整成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的有效手段。建議部分企業扭轉以生產為中心的理念,以消費者需求為依據進行產品結構調整。要盡快建立企業的消費者跟蹤與分析系統數據庫,積極進行茶葉市場調研,結合自身優勢開發適合大眾消費特征的茶葉產品,特別是要集中優勢資源推出本企業的明星產品和主導產品。
(三)借助新興媒體采取精準化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