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模板(10篇)

時間:2023-10-23 10:30:3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電影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篇1

與傳統式廣告相比,植入式廣告又是一種主動、深入、靈活、滲透式的營銷方式,能夠較快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價值、迅速傳達產品核心功能和新信息,廣告、品牌和節目幾乎沒有受到干擾,廣告意味淡化,觀眾易于接受。進入21世紀以來,植入式廣告在中國市場蓬勃發展,從最初的電影植入逐步擴展到電視節目、網絡游戲、交友網站、視頻網站、商業話劇等各個領域。

當前,廣告在電影中的植入已經從后期的植入轉向全程的植入,大部分客戶不但在影片中植入廣告、還在后期上映時候同步推出活動,以形成更大的效果。2018年以來。我國電影市場出現井噴行情,媒體市場的發展形成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植入式廣告成為廣告客戶的一致選擇,電影植入式廣告市場全面爆發。而隨著自制劇的出現,廣告植入成為電視臺盈利模式之一,其規模和專業性也在不斷提高。

近年來,網絡游戲平臺的媒體價值正被逐步挖掘,通過網絡游戲為媒介所投入的網游植入式廣告迎來發展契機。2018年中國游戲內置廣告市場規模1.3億元,同比增長116%,由于網游植入式廣告還處于萌芽期,因此在未來幾年間預計仍將維持較高增長水平。

篇2

核心聚焦

深化融合 全面創新

加快推進廣播影視轉型升級

3月22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田進出席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CCBN2017)主題報告會,并做了《深化融合 全面創新 加快推進廣播影視轉型升級》的主題發言。

田進指出,要充分把握當前廣播影視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國內國際科技創新形勢,著眼未來發展,繼續聚焦“融合創新、轉型升級”。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我國廣播影視同樣面臨動力轉化、方式轉變、結構調整的重大任務,需要實現融合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科技供給,深化廣播影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融合創新、轉型升級向更深層面、更寬維度、更高層次邁進。

田進強調,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聚焦四個方面工作:第一,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創新、轉型升級,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重點圍繞“中央廚房”建設這個龍頭工程,加快媒體融合、一體發展,逐步實現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產品融媒化,中央和省級廣電媒體要率先取得融合一體化的實質性飛躍;不斷提升制播技術質量,加快高清化、超高清化步伐,適應受眾對高質量音視頻的期待。第二,加快廣播影視傳輸覆蓋網絡融合創新、轉型升級,向天地一體、互聯互通、寬帶交互、智能協同方向發展。加快廣電網絡數字式寬帶式雙向化建設,加快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與互聯互通平臺建設,加快有線無線衛星智能協調一體化建設,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基礎信息網絡。第三,加快建設智能融合廣播影視監管體系,提升監測監管、安全保障能力。重點加快建設完善網絡化、協同化的廣播電視監測監管平臺,完善現代化電影監管系統,切實加強安全管理。第四,大力推進核心技術和關鍵標準研發應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做好融合媒體、廣電網絡、電影工業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及標準體系研發應用,引導產學研用緊密結合、上中下游有機銜接,為廣播影視轉型升級提供自主創新技術支撐。

觀點集萃

廣電媒體融合方向是智能化

廣電未來的發展必須走智慧化、智能化道路。中央和行業層面都已經充分認識到媒體發展的下一步是智能化。從決策層來說,政府正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包括大數據、云計算。目前,算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因為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必須依靠算法。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量的人工智能產品其實都是在跟媒體對接。

未來媒體發展的基本方向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共享化。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人都是網絡的主人,內容系統呈現開放狀態,共享化將會成為越來越多媒體的明顯特征。第二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問題已經擺在我們面前,這也是巨大挑戰。如果把兩個發展趨勢細分,應該有四個特征:一、用戶數據是核心;二、多元產品是基礎;三、多個終端是未來各種渠道的平臺;四、業態要創新。

互聯網業態發展基本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Web1.0時代(門戶流量時代),二是Web 2.0時代(社交數據時代),三是Web 3.0時代(智能化場景時代)。對廣電而言,自身發展要跟互聯網的業態匹配起來,隨后者進程而進步。傳統廣電在媒體融合的道路上也要經歷1.0、2.0、3.0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內容媒介階段,即進行內容集成,把內容放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不同的渠道和平臺上,但用戶群并沒有明顯拓展,只是流量轉化――從傳統媒體的流量轉到兩微一端的流量。第二階段是社交媒體階段,通過社交把用戶黏性聚集起來,進而掌握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喜好。第三階段是智能媒體階段,即把用戶價值(市場價值)跟內容價值高度匹配,充分現其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廣電全媒體未來發展方向為“四化”,即云端化、垂直化、場景化和智能化。真正走向智能化有三個關鍵:一是智能化媒體應用,二是智能化媒體場景,三是智能化媒體生態。

2017年計劃完成

2000萬臺TVOS智能終端部署

操作系統,或更廣義的說,系統軟件的標準化,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是一項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沒有成功案例可借鑒。一方面軟件需要標準化,另一方面軟件的標準化也需要適度,不能影響和妨礙軟件代碼的不斷優化。TVOS(智能電視操作系統)以17個專題組(500多人)為基礎開展技術攻關、以總體組為核心進行技術決策和協調,以分布與集中相結合的機制實施代碼開發,并通過云管理平臺(包含源代碼版本管理、代碼審核、自動編譯、項目管理和文檔管理等)采用Confluence和Jira軟件以github內部開源工作方式實現對技術文檔、開源代碼、質量的統一管理。TVOS的版本管理參考了開源社區的常用版本管理方式,分為開發分支(Dev)、穩定分支(Stable)和分支(Release)。

2016年10月,TVOS工作組會同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紹興廣播電視臺,以紹興為應用示范基地,進行了規模落地部署,目前規模大概10萬臺左右。、科技部和財政部將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VOS)產業化推進項目作為今年科技文化融合產業化重點項目,在上海、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山東、山西、內蒙古和貴州等10省(區市)的廣播電視網絡大規模部署和產業化推進,計劃完成2000萬臺TVOS智能終端部署。

廣電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路線圖

近幾年我國媒體融合取得很大進展,體現在兩方面:政策方面,這一年來總局采取積極政策,大力推動和促進廣電媒體融合發展,新規范的制定也體現了對全行業融合發展的思考;另一方面,廣電媒體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取得突破性進展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廣電媒體的融合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媒體融合已成為廣電產業增長反轉的最大力量;全國各廣電媒體的融合發展呈雁形,領先者經歷下滑之后,陸續觸底回升,發出積極信號。廣播電視服務業創收整體呈現增長態勢,變化幅度從前年的8.65%反轉到去年的11.35%;廣告收入2015年的負增長將近5%,到2016年突破7%;有線電視用戶的增長去年下降幅度較大,但屬于正常現象;網絡收入增幅從2014年的9.58%降到2015年的4.70%,到2016年為6.93%,預計今年觸底回升;從有線網絡的收入構成來看,隨著用戶下降,收視費收入下降最大,其他方面都在增長。由這些數據分析發現全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基本態勢比較清晰。

廣電媒體在執行重要政策的時候走什么樣的路線?我總結有十點:采制發融媒化、內容專業化、業務主流化、媒體平臺化、終端移動化、傳播智能化、受眾用戶化、服務特色化、營收多元化、體制混合化。

把握“實”要素、推動“真”融合

浙江廣播電視集團的媒體融合探索分為四個板塊,分別是新中心、新藍網、新媒體公司、好易購。最終形成了以“中國藍云”為依托,全業務融合解決方案,明確融合媒體中心的框架。這個框架主要有十個特點:快速、有效、聚合、聯動、智能化、安全、標準化、迭代、移動優先以及多元呈現。

浙江廣電集團的融合媒體建設總體目標是建設“中國藍云”和融合媒體中心框架。要實現建設總體目標,就要做到以下四方面:建設一個高效的生產和辦公統一平臺;建立一個面向運營的媒體服務平臺,能夠為用戶提供他所需要的數據和內容;建設符合媒體融合發展的支撐平臺,即“中國藍云”;建設基于大數據分析的輔助決策平臺。我認為媒體做這些工作的檢驗標準包括五個方面:傳播力、影響力、整合力、戰斗力以及綜合實力。

大數據下的IP價值評估

網絡文學發展經歷了探索期、啟動期、發展期和機遇期四個階段,現在正處在機遇期。網絡文學行業發展有以下幾個趨勢:首先,網絡文學用戶群體呈現年輕化和多元化特點;第二,閱讀習慣迅速向移動端轉移;第三,題材及形式更加豐富多元,泛娛樂化趨勢非常明顯;第四,用戶的消費意愿逐漸增強;第五,商業模式逐漸成熟,形成穩定的產業格局。但網絡文學的發展也存在眾所周知的問題:第一,數量大、質量低、產品多、精品少;第二,機械化模式生產普遍,精益求精創作不足;第三,資本聚集導致網絡文學IP過熱,炒作嚴重;第四,侵權屢打不絕,盜版層出不窮,成為制約原創網絡文學發展的主要障礙;第五,篩選、甄別難度加大。

網絡IP價值評估存在于行業趨勢分析、海量數據抓取、熱門作品即時排行、輿情分析與預警、IP作品評估以及版權交易等各方面。IP評估可以推動網絡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推動“全民閱讀”、凈化網絡文化環境、保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以及為IP投資提供商業價值。

2016年度中國廣電行業十大科技關鍵詞

CCBN2017主題報告會現場揭曉了“2016年度中國廣播電視行業十大科技關鍵詞”評選結果。

1媒體融合

2智慧廣電

3網絡安全

4廣電云平臺

5中國廣電

6大數據

7超高清

篇3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由英國于上世紀90年代提出。近年來創意產業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并且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在英國、美國、丹麥、新加坡等國家,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引領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我國創意產業起步雖然較晚,但卻越來越得到重視,特別是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對于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逐漸增強的中國城市經濟體來說,創意產業既能有效地解決經濟發展,又能規避在資源和環境方面的硬約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文章通過調研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創意產業發展的基本策略,以期提高對創意產業相關知識和問題的理性認識,并為我國發展創意產業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一、創意產業的內涵與界定

1.創意產業的內涵

創意產業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8年出臺的《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該文件明確提出,“所謂創意產業,就是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依據該定義,創意產業具有四大核心本質,即重點強調個人的創造力、受知識產權保護、具有文化內涵以及對財富的巨大創造能力。目前在國際上除創意產業這一提法外,還有“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創意經濟”(Creative Economy)與文化產業(Culture Industries)之說,但比較盛行還是創意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兩種說法,他們無論在內涵還是外延上都極為相近。我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創意產業統一定義,仍然沿用文化產業的概念。國內部分城市如上海更多地接受“創意產業”這一提法,并出臺了“十一五”期間《上海創意產業發展重點指南》。而北京則采用”文化創意產業“的說法,這種現狀顯然不利于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亟須統一其概念及含義。

2.創意產業的范疇

鑒于創意產業的概念比較寬泛,其本身具備多樣性,隨國家和地區不同,有關對創意產業的界定也不盡相同,因而所包含的產業種類、各行業類別的價值體系也各不相同。英國創意產業工作小組在1998年和2001年兩次的《英國文化創意產業路徑文件》中將創意產業劃分為廣告、建筑、藝術和古玩市場、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師、電影與錄像、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和廣播電視等13個行業。

由于我國目前沒有對創意產業進行統一定義,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分類體系,只有北京、上海、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等少數發達地區根據本區域文化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借鑒歐美、亞太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分類標準,制定了本區域創意產業分類體系(表1)。其他城市或地區尚未明確界定創意產業范疇,而是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方法統計這一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盡管分類體系不同,但所涵蓋的行業類型與英國創意產業的13個部門基本吻合。

二、我國創意產業發展現狀

1.創意設計人員區域及行業分布特征

我國創意設計行業人員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區和行業不平衡性。調查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創意設計從業人員占相對多數,這與這些城市創意產業的發展狀況是一致的。從區域分布來看(圖1),華北是我國創意設計人員所占比例最大的區域,占樣本總量的24%,其次是華東地區和華南地區,分別是22%和20%,華中地區從業者占總樣本量的14%,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所占比例均為8%,而西北地區的從業者最少,只占總數的4%,這與我國人口分布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相關。

從創意設計人員的行業分布來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計算機/互聯網業、教育業和廣告業,分別占樣本總數的23%、17.9%和15.8%(表2);專業設計制作公司占9.9%,餐飲娛樂業和公關咨詢業最少,只有0.4%和0.3%。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數字藝術設計的高等教育體系從90年代才開始建設,目前全國已經有200多所院校開設了動畫、數字媒體等專業,其他相關的教育培訓機構也招收了不少學生。因此有相當一部分(17.9%)從事數字創意設計的人群分布在教育業(含培訓)中。

2.我國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在國際創意經濟的影響下,隨著自主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創意產業在我國的發展日益加快,已成為國內各大城市競相追逐的熱點。創意產業集群迅速以基地或園區的形式在全國眾多城市蓬勃發展起來。據不完全統計,除香港、臺灣地區以外,內地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長沙、青島等13個城市先后制訂了創意產業發展規劃,并逐步建立創意產業園區。總體上看,香港是我國創意產業發展最為成熟的地區,據“香港創意產業基線研究”表明,2001年香港創意產業對經濟貢獻460億港元,占GDP總值的3.8%,2002年全港創意產業企業達3萬多家,從業人員有17萬(表3),創意機構數目和就業人數年均增長率達6.1%,已成為香港經濟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注:數據來源于參考文獻

上海是我國內地創意產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據統計,2005年上海創意產業總值達756.84億元,占全市GDP的7.5%,目前已授牌36家“創意產業集聚區”,近40個國家和地區的800多家各類設計創意企業入駐在這些園區內,集聚了1萬多名創意人才①,預計2007年創意產業集聚區將達到70~80個,吸引創意設計企業4000~5000家。北京創意產業起步雖晚但進展很快。為促進北京創意產業發展,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文化創意產業領導小組”,并通過了《北京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提出“十一五”期間將制定支持創意產業發展的地方法規和優惠政策,將通過打造全國文藝中心、全國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中心、全國動漫和互聯網游戲研發制作中心,重點發展影視、出版、演出、藝術、經營、動漫和網絡游戲等六大創意產業,使創意產業總產值占到全市GDP的9%,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已形成石景山北京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長安街沿線文藝演出聚集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區、琉璃廠文化產業園區、高碑店傳統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百工坊傳統工藝美術區、大山子文化藝術區、通州宋莊“畫家村”、什剎海文化旅游區等10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深圳創意產業涉及動漫、網絡游戲、影視制作、設計(包括建筑設計、裝飾設計、服裝設計等)、出版等行業,并把“創意設計之都”定為城市發展目標。廣州的創意產業多年來一直以散亂的方式發展,雖遍地開花,但由于政府介入甚少一直未成規模,隨著“十一五”規劃出臺,廣州政府開始以全新的眼光規劃當地的創意產業,新成立的“廣州創意產業園”重點發展動漫畫制作、軟件開發與服務、網絡音樂創作、手機游戲設計、時尚設計、數字電視增值內容等領域,將其打造成為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創意產業品牌園區。

在創意產業先發地區的影響下,我國其他一些城市也積極推動本地區創意產業的發展。杭州創意產業的標志是該市最大的設計聯盟――LOFT49,這片運河邊近萬平方米的舊廠房匯聚了l7家藝術機構;青島市政府于2005年在《青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中首次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間發展創意產業,并于同年建立了青島創意文化街;長沙則以《超級女聲》的成功舉辦為契機,大力發展娛樂電視業。此外,南京、大連、成都、重慶等其他城市,也紛紛依托各自人才、區位及資源優勢,建設各具特色的創意產業基地或創意產業示范園區,積極推動創意產業的發展。

注:表中數據由參考文獻整理而來,“-”為未統計。

三、我國創意產業發展對策分析

我國創意產業的發展雖然已經具備一定的基礎,并且表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集中表現為在宏觀環境上戰略定位不明確、地區和行業發展不平衡,知識產權保護不到位;在微觀發展上還存在產業模式不完整、創意環境不濃、創意人才缺乏、文化與創意聯系不緊密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下發展對策。

1.制定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英國政府于1997年成立了“創意產業特別小組”,其主要任務是分析英國創意產業發展現狀并提出發展戰略;其他如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國家或地區也都由政府機構不斷跟蹤和規劃創意產業。這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創意產業的經驗值得借鑒,就是要制定創意產業發展規劃。我國地域遼闊,城市眾多,文化和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政府必須在先進理論支持下從整體性、功能性和前瞻性的角度制定國家層面的創意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明確我國創意經濟發展的戰略定位、方向、目標及發展框架。在此基礎上,各地方則要結合本地區的產業優勢和產業發展實際狀況,將創意產業納入城市發展戰略,確定重點扶持發展的行業和規劃創意產業園區布局,避免一哄而上造成資源浪費和盲目上馬造成的失敗風險。

2.加強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產業集群化日益明顯。作為新興產業,創意產業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集群化和規模化發展成為創意產業發展趨勢之一。如美國聞名于世的曼哈頓“蘇荷(SOHO)藝術聚集地”、好萊塢影視娛樂業、迪斯尼、時代華納等,都是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范例。我國創意產業剛剛起步,各地區或城市陸續建設創意產業基地和聚集區,但其規模和特色還不明顯。未來發展需要根據我國文化多元化和地區不平衡的特點,采用非均衡發展戰略,加強對特色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集中力量在這些經濟實力雄厚、創意資源豐富的地區或城市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世界級創意產業基地和園區,打造較為完整的創意產業鏈條,實現創意產業集群發展和產業規模效應的充分釋放,率先提升該地區或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并發揮其示范、集聚、輻射和推動作用,形成良性循環。

3.重視人力資源的培養和引進

發展創意產業,關鍵是人才。目前我國創意人才不僅在總量上相對缺乏,其結構、素質還不能夠適應產業快速發展的要求,這將是制約我國創意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當前的重點是引進一批海外從事創意產業的優秀人才,特別是那些既然有深厚文化底蘊同時又具有寬闊國際視野的海外留學人才。在人才培養方面,應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資源,在有條件的高校設立創意產業經營管理專業,培養相關人才,并組織社會各界開展創意培訓;其次要建立創意人才激勵機制和營造有利于發揮各類人才智能的工作生活環境,造就“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

4.建立并完善創意產業的政策支持體系和相關法律保障機制

發展創意產業雖然要以市場作用為主,但還需政府通過公共服務體系的完善和政策法規的制定,為創意產業營造一個適宜發展的環境。因此,政府需要做好兩方面的事情。一是從支持和扶持的角度制定相關的財政、融資及其他激勵政策,加大資金、稅收和投融資方面的扶持力度,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二是加強立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目前我國內地知識產權的受重視程度遠不及香港地區及其他發達國家,軟件、音像等行業的盜版現象十分嚴重,嚴重影響著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因此,在強化如《著作權法》、《知識產權法》、《出版管理條例》、《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等現有法律法規執行力度的同時,政府在文化執法中尤其要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嚴懲不貸,為創意產業的發展營造有利的法制環境。

四、結束語

創意產業在我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發達城市或地區已經蓬勃發展起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我國文化的多元性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我國內地創意產業發展也明顯表現出地區和行業不平衡性,因此,整體上我國創意產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對于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逐漸增強的中國經濟(尤其是大城市經濟體)來說,創意產業既能有效地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又能規避在資源和環境方面的硬約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因此,我們應該立足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廣泛吸收和借鑒國外發達地區和城市成功的經驗、理念和科技成果,通過加強政府積極引導,加大資金、政策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和引進各類創意人才,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措施,打造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創意產業發展之路,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宋冬英:創意產業研究綜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6,16(5):57~60

[2]褚勁風:世界創意產業的興起、特征與發展趨勢[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16~21

[3]王榮華王堅張止靜等:上海培育發展創意產業的探索與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4]彭際作冉小毅:創意產業的內涵、發展概況與趨勢分析[J].經濟論壇,2006(10):47~49

[5]2005年中國創意產業網絡與媒體消費行為調查研究報告摘要[z].視角中國,cimg.省略/biz/fun/ create_7_03.doc

[6]熊凌: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及經驗[J].發展研究,2004(3):43~44

[7]馬琨吳麗娟:深圳創意產業排行榜[J],2005(6):12~13

[8]王軍:發展青島創意產業的思考[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39~43

[9]新經濟導刊.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J].2006(10):82~84

[10]陳亞鷗楊再高陳來卿:大力發展創意產業,提高廣州城市綜合競爭力[J].珠江經濟.2006(3):79~85

[11]歷無畏:上海創意產業發展的思路與對策[J].上海經濟,2005(c00):66~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精品在线观看|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久久综合伊人77777|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v | 国产AV国片精品有毛|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一个人的突击队3电影在线观看| 日本大臿亚洲香蕉大片| 五月天婷婷亚洲| 欧美成人免费tv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精品视频|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又色|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国语对白刺激做受xxxxx在线| 一个人免费播放在线视频看片| 成年女人18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污视频在线看网站|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91刮伦脏话对白|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性xxxxbbbb| 中日韩美中文字幕| 日本欧美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樱花草视频www|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疯狂七十二小时打扑克|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视色|